具象研究

具象的視覺因素三 具象的視覺形式第三章 具象素描的研習一

內容介紹

全書針對現代繪畫和設計中的具象表現,將素描的研習構成了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視覺因素的分析與表現和視覺形式的分析與表現。後者包括寫實的表現,也包括構成的表現(具象形態的組合)。它不僅開闢了繪畫和設計用具象形態進行藝術創造的新生面,也為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構成學”和“繪畫基礎”架起了一座相互融合的橋樑。

前言
第一章 素描與設計
一 關於素描
二 設計與素描
三 表示與表現
四 形態觀點
五 自然研究
第二章 具象研究的基本理論
一 具象造型的形成與形式理論
二 具象的視覺因素
三 具象的視覺形式
第三章 具象素描的研習
一 視覺因素的分析與表現——分解性訓練
(一)結構因素的表現
分析
1.形體結構
2.解剖結構
3.空間結構
表現
1.結構因素的表現
(1)形態對象
(2)繪畫方法——線條
(3)單一形態的結構分析與表現
(4)多個形態的結構分析與表現
(二)表面因素的表現
分析Ⅰ
1.光
2.陰影
3.明暗調子
4.投影
分析Ⅱ
1.立體感
2.空間感
3.材質感
(1)材質的類型及視覺特徵
(2)材質感的形態意味
4.色彩感
表現
1.光與影
(1)不同種類光源下光與影的視覺效果
(2)不同方向光源下光與影的視覺效果
(3)投影的視覺效果
(4)物體自身發光的效果
2.立體感
(1)布光的選擇與體感的表現
(2)影調的概括與立體感的表現
3.空間感
(1)空間結構的經營
(2)明暗調子的經營
4.材質感
(1)材質感的表現形式
(2)材質感的視覺特徵分析與表現
(3)材質感的表現技法
5.色彩感
(1)物體的材質與固有色的特點
(2)物體明暗色調的特點
(3)色彩感的表現技法
二 視覺形式的分析與表現——綜合性訓練
(一)寫實的具象表現
1.一般的寫實表現
2.精密的寫實表現
3.單純化的寫實表現
(二)構成的具象表現
1.平面的構成表現
(1)非規律性的構成表現
(2)規律性的構成表現
2.超現實的構成表現
(1)形象的合成與變換
(2)矛盾空間
(3)錯視
(4)變形
3.運動與時間的構成表現
(1)形的動感表現
(2)勢的動感表現
(3)視點的動感表現

作者介紹

劉劍虹,1963年生於哈爾濱,198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講繪畫基礎及藝術史論等課程。從事教育十多年來,潛心於繪畫基礎與藝術史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具象研究》、《惡之花——異常與變態的西方藝術》;發表論文:《“美術”對藝術100年歷史的誤讀與偏離》、《造型藝術中的系統觀念》、《現代素描教學體系探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