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

中青聯發〔2003〕20號
幾年來,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廣大青年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緩解了適齡青年的升學壓力,推動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同時,由於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巨觀經濟結構處於調整時期以及就業觀念落後等原因,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出現暫時困難。但從總體來看,目前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與社會需求量相比還遠遠不足,在地區分布和專業結構上也不平衡,就業困難只是結構性的問題,但不解決好將會影響在校生的思想,影響社會穩定。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學聯組織,要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
一、意義
進一步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不僅是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更是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問題,對於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促進黨和國家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使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中更好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各級共青團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學聯組織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主要措施
1.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和成才觀。通過組織形勢報告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幫助畢業生全面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和正確分析就業形勢,轉變計畫經濟下畢業就業的陳舊觀念,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就業成才觀,鼓勵他們抓住西部大開發、小城鎮和城市社區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等契機,到西部就業,到中小城市和社區就業,到中小企業就業。樹立一批投身西部大開發、投身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建設、自主創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成長成才的畢業生的先進典型,宣傳一批支持子女正確擇業就業創業的畢業生家長的優秀事跡。要及時了解掌握應屆畢業生的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並為畢業生排憂解難,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2.切實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充分利用高校網路普及率高的優勢,建立網上就業服務體系,向畢業生提供就業政策指導和用人崗位信息,向社會用人單位提供高校畢業生信息,把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願望進行全方位對接。積極聯合其它有關部門組織專業人士進校園,為畢業生提供畢業就業設計諮詢服務,指導畢業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正確選擇就業方向。
要廣泛動員學校內部各個部門多渠道、多媒體向社會推薦優秀畢業生,形成積極的導向。同時,各級共青團組織要積極協調青聯組織、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等做好相應的工作。
3.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本領。要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通過職業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估體系、強化社會認同四個環節,幫助大學生在入校之初和在學期間就能樹立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從業目標,並圍繞這一目標在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全面素質培養。要把素質拓展的項目更有針對性地與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需求結合起來。
4.積極扶持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畢業生自主創辦科技性、服務性企業,既實現自我就業,還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是今後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要組織優秀青年企業家對有意向有條件的畢業生進行創業指導和輔導。要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多層次多渠道設立專門的風險投資基金,為大學畢業生創辦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繼續辦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畫競賽,積極推動學生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幫助大學生憑藉知識優勢自主創業。
5.努力開闢靈活、臨時的就業渠道。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出台相關政策,建立志願服務保障制度,借鑑已成功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畫”的經驗,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志願服務,到農村支教、支農、支醫、扶貧。
招募大學畢業生擔任鄉鎮和城市社區的專職團幹部,既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提高基層團幹部素質,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大學生就業壓力。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措施,作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途徑,作為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內容,共同抓緊做實做好。各地要努力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到位、保障有力,確保這項工作能夠順利、健康開展。
2.紮實推進。以辦事業的精神和項目化的方式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把幫助多少大學生實現就業作為衡量服務青年學生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努力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建立機制。立足於工作的長期開展,努力構建科學規範的運行機制,實現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措施與黨和國家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接軌。建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檢查評價體系,大力宣傳工作開展得好的單位和個人,推動此項工作向縱深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