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辨通

是書大旨謂六書假借,於義可通,為變而不失其正。 若是書所載漢《孟郁碑》借“舟”為“周”,《堯廟碑》雲“委曲舟匝”,亦借“舟”為“周”,是其例也。 而錫觀謂“周”借“舟”於義不通,漢碑“舟”字當“舟勹”字之誤,“舟勹”音周,匝遍也。

古籍簡介

《六書辨通》·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國朝楊錫觀撰。錫觀字容若,無錫人。是書大旨謂六書假借,於義可通,為變而不失其正。其不可通者,即不得不著辨以明之。因分韻編次,於每字之下,各標出處,並著本字之義,而於其誤通者則一一辨正。然古人假借,多取音同,不求義合。若是書所載漢《孟郁碑》借“舟”為“周”,《堯廟碑》雲“委曲舟匝”,亦借“舟”為“周”,是其例也。而錫觀謂“周”借“舟”於義不通,漢碑“舟”字當“{舟勹}”字之誤,“{舟勹}”音周,匝遍也。不知《經典釋文》“鶻舟?”之“舟?”與“雕”字通,《類篇》“五月鳴蜩”之“蜩”一作“?舟”,則周、舟二字本通,是其顯證。舟?、?舟非有周匝之義,豈亦得指為從{勹舟}耶?又如《家語》“望羊”、《左傳注》作“望陽”,《漢書》、《歐陽漢碑》則作“歐羊”之類,近在耳目之前,乃多失載,亦未為賅備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