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望

公望

公望,漢語辭彙。 拼音:gōng wàng , 釋義:1、可與三公的重要職位相稱的名望。2、公眾的希望;公眾中的聲望 《南史·謝舉傳》:“上曰:‘ 舉非止歷官已多,亦人倫儀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

出處與詳解

1、可與三公的重要職位相稱的名望。

①《南史·謝舉傳》:“上曰:‘ 舉非止歷官已多,亦人倫儀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

②唐·白居易《除許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某官許孟容才志甚大,言論甚高,在台閣間藹然公望。”

2、公眾的希望;公眾中的聲望。

①唐·韓愈《舉張正甫自代狀》:“﹝張正甫﹞久處散地,實非所宜,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②金·王若虛《贈昭毅大將軍高公墓碣》:“﹝節度﹞治聲甚美,公望甚重。”

③《金史·完顏素蘭傳》:“ 高琪 本無勳勞,亦無公望,向以畏死故擅誅 明沙虎 ,蓋出無聊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