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哲學第5卷:國家·人·公共性

公共哲學第5卷:國家·人·公共性

《公共哲學第5卷:國家·人·公共性》,作者是 (日)佐佐木毅 ,由 人民 出版社於 2009年出版。描述的是本書內容源於“將來世代國際財團·將來世代綜合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第23次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人在與國家關係中的地位和公共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源於“將來世代國際財團·將來世代綜合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第23次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人在與國家關係中的地位和公共性”。

目錄

前言論題一國民·皇民·公民1.“國民”意識的層次2.戰後日本的“國家”定位3.國家被相對化了嗎4.“日本人”和“日本國民”圍繞論題一的討論論題二人民1.從辭典中看到的問題所在2.“人民=thepeople”的激進自由派的脈絡3.日本馬克思主義史中的“階級”、“大眾”、“人民”、“國民”4.從階級性“人民”的重新定義到“普通民眾”圍繞論題二的討論論題三市民1.責任主體的確立2.關於憲法修改論3.國家主義和共和主義4.今後的政治圍繞論題三的討論論題四性1.英美思想史中“個人”觀念的成立2.現代憲法學中的個人概念3.公共性和性別圍繞論題四的討論論題五市民社會·市民·公共性1.新市民社會論2.現代日本的市民形象3.關於市民的公共性圍繞論題五的討論論題六國家·國民·公共性1.所謂“戰後日本”的問題2.圍繞“近代市民社會”的問題3.如何理解國家圍繞論題六的討論論題七在日外國人1.市場·公共性·共同體2.全球主義和國家的重組3.主權·領土·市民權和移民·外國人4.在日本全球主義是如何被談論的圍繞論題七的討論論題八世界主義者——全球一地域性的市民1.人的自我認同的履歷及其複合性2.國民的自我認同的重新建構3.國家的應有狀態:從城邦到世界城市4.“公”與“私”和公共性5.城邦式的愛國心和世界城市式的愛國心圍繞論題八的討論拓展一拓展二後記譯者後記

作者介紹

佐佐木毅(Sasaki Takeshi),1942年生,東京大學前校長,現為學習院大學教授,政治學家。主要著作:《馬基亞維利的政治思想》(岩波書店,1970年);《柏拉圖與政治》(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政治學講義》(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年)。

金泰昌(Kim Tea-Chang),1934年生,公共哲學共重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社會哲學、社會思想比較研究。抵日(1990年)後發表論文,論著:Creating a New History for Future Generations(Kyoto,Japan:Institute for the Integrated Study of Future Generations,1994);Seif and Future Generations(Camb rjdge,UK:The White Horse Press,1999);Co-creating Public Philosophy for Future Generations(UK:AdamantiBe Press Ltd.,19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