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十二樓好逑傳

《十二樓》是李漁的白話短篇小說集,由十二篇可獨立的以不同樓名為題的故事匯成。 清順治八年(1651),李漁來到杭州,一住十年。 著名的話本小說集《十二樓》就是此期間完成的。

內容介紹

《八段錦》是明末擬話本小說集,寫的是八段故事八種勸戒,即書目中所標明的:“懲貪色”、“戒懼內”、“賭妻子”、“對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婦”,等八個故事,實際上只是四戒:戒色慾、戒賭博、戒嗜酒、戒浪嘴。
《十二樓》是李漁的白話短篇小說集,由十二篇可獨立的以不同樓名為題的故事匯成。此書又名《覺世名言》,問世後流傳很廣。如《三與樓》講述了一個善讀詩書卻不會理財的高士虞素臣以全部家產辟園造樓,結果因財力不足而忍痛棄樓讓人,盡受富人勒索而卒,直至後來因兒子科舉中榜、衣錦還鄉才使先父嘔心瀝血所造的樓歸還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正是李漁在窮困中賣樓經歷的淒涼寫照。
《好逑傳》,清代中篇小說,又名《俠義風月傳》,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傳》,4卷18回。《好逑傳》的書名取自《詩經》第一篇《國風·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全書十八回講述的是鐵中玉和水冰心的愛情故事。二個在患難相助之中,互通情愫,卻又謹守禮義大防,最終御賜婚姻,終成“好逑”。清刊本題為“名教中人編次﹐遊方外客批評”。著者批者俱不詳。 此書18世紀傳入歐洲﹐有英﹑法﹑德文譯本﹐曾得到德國作家歌德的讚賞﹐目前外文譯本已達15種以上。

作者介紹

李漁(1611-1680),字笠翁,隨庵主人,新亭樵客等,原籍蘭溪(今浙江),生於千雉皋。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十九歲時父親去世,不久他回到原籍蘭溪,二十七歲中秀才,後屢試不利。清兵入浙之後。他家道衰落。順治八年左右,移居杭州,賣文為生。順治十五年左右又遷至南京,從事著述,並開書鋪芥子園,刻售圖書、畫譜、箋簡,都精絕一時。康熙十六年,李漁因境況日窘,歸隱杭州湖山,兩年後去世。他的小說代表作為話本集《無聲戲》和《十二樓》。
清順治八年(1651),李漁來到杭州,一住十年。在美麗的本子湖畔,他漁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高潮,寫作了大量的戲曲小說作品。著名的話本小說集《十二樓》就是此期間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