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的科學

《全球變暖的科學》主要講述了全球變暖研究中的科學問題,特別是氣候科學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尉,從大氣或大氣海洋擴展到地球系統,特別是加強了對過去研究較少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關注。氣候模式也從耦合模式發展到地球系統模式。因此,近10餘年是全球變暖研究發生本質性變化的時期。 《全球變暖的科學》除第1章講述氣候變暖的研究歷史外,後面5章集中討論了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氣候模式、氣候預估、2℃閾值、臨界點五個問題,重點介紹最新研究進展。儘管這些問題的討論有時超出了氣候學範疇,但是《全球變暖的科學》儘量從氣候學角度進行分析。

內容簡介

《全球變暖的科學》可供氣象學、氣候學、大氣科學、地理學、海洋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專業人士,以及對全球變暖問題有興趣的研究生、大學生參考,也可供希望深入了解全球變暖的普通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概論
1.1人類活動影響研究的歷史
1.2氣候變暖的認知
1.3人類活動影響的證據
1.4氣候變暖的爭議
1.5為減緩變暖而奮鬥
第二章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2.1碳循環動力學
2.2海洋生物碳泵
2.3海洋酸化
2.4甲烷水合物
2.5生態系統服務
2.6氣溶膠
2.7陸面生態變化
2.8野火
2.9人類排放的碳與火氣中CO2濃度變化的分歧
第三章氣候變暖的模擬
3.1氣候變暖的歸因研究
3.2氣候敏感度
3.3氣候模式
3.4古氣候模式
3.5近百年變暖的模擬
3.6近千年溫度變化的模擬
3.7PAGES2k
第四章氣候變暖的預估
4.1新一代溫室氣體排放方案
4.2新舊排放方案的比較
4.3CCSM4的氣候變化預估
4.4CMIP5與CMIP3的比較
4.5全球變暖預估的不確定性
4.6氣候變化承諾
4.7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超過過去1萬年
第五章2℃閾值
5.12℃閾值的提出
5.2工業化前
5.32℃閾值的意義
5.4達到2℃閾值的排放路徑
5.52℃閾值的成本
5.62℃閾值下2020年的排放
5.7氣候政策的影響
5.8碳捕獲及儲藏(CCS)
第六章地球系統的臨界點
6.1臨界成員
6.2北極海冰
6.3大陸冰蓋
6.4海平面
6.5大兩洋經向翻轉環流
6.6厄爾尼諾一南方濤動(ENSO)
6.7颱風與熱帶氣旋
6.8傘球季風
6.9海洋變化
6.10亞馬孫雨林
6.11快速行動
6.12發出求救信號
參考文獻
縮略語
關鍵字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