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讀本:朱元璋發跡史

朱元璋的崛起 朱元璋的勝利 其次,朱元璋是個打仗方面的天才。

圖書信息

作 者:姚堯
出 版 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27999
出版時間:2011-06-01
版 次:1
頁 數:23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內容簡介

元末是一個戰火燃燒的年代,天災和人禍輪流躁躪著神州大地,戰馬嘶鳴,刀光劍影,橫屍遍野。亂離人,不及太平犬,苦難與悲哀籠罩著元朝上空。一個人陰沉地注視著這一切,他就是朱元璋。當人們注意到他時,他已經是一頭龐大的怪獸,權力怪獸。這頭怪獸將對手一個個撕碎,最終建立起了強大的明帝國。江山如此多嬌,豈容他人有非分之想!最終,權力怪獸將血爪伸向了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帝國內部再次血雨腥風……《全民讀本:朱元璋發跡史》一書將為讀者揭秘朱元璋的發跡之路。

目錄

第一章 朱重八流浪記
這個放牛娃不一般
1344,災難的開始
和尚也很辛苦
流浪和尚
黑暗中的火種一明教
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邁出艱難的一步
第二章 從士兵到元帥
親兵朱元璋
營救大元帥
與主帥的矛盾
朱元璋的崛起
二十六歲的大元帥
善待岳父
第三章 夾縫中生存
解決孫德崖
南京!南京!
奪取王都
常遇春這個人
管理高手朱元璋
活在狼群之中
張士誠這個人
更可怕的野獸
陳友諒為什麼這么狠?
夾縫中自保
第四章 陳友諒,接招吧!
謀略高手劉基
雙雄對決
逃跑,還是拚命
陳友諒中計了
朱元璋的勝利
一次絕妙的機會
洪都!洪都!
一場殘酷的戰爭
鄱陽湖大戰
最後一搏
第五章 張士誠,該你了!
難以忍受的背叛
朱文正的命運
為張士誠拔毛
最後的屏障
一個有骨氣的失敗者
第六章 蒙古人的噩夢
局勢漸漸明朗
忠於元朝的硬漢
統一江南,出兵攻夏
四分五裂的元朝
北伐之前
波瀾壯闊的北伐
第七章 對窮寇趕盡殺絕
蒙古人最後的王牌
高手對決
最後的出征
王保保雪恥
徐達的騷擾戰術
肅清北元
三路軍三種命運
第八章 鐵血皇帝朱元璋
“真龍天子”為何定都南京寧
選擇國號
讀書其實也挺難的
李善長與淮西集團
兩個厚黑大師的對話錄
拿胡惟庸開刀
殺胡黨,廢丞相
檢校
錦衣衛
靈活外交
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第九章 皇帝與官員的血腥遊戲
官員的痛苦
剝皮反貪
越反越貪
空印案:一場波及全國的冤案
批量殺貪官,裝瘋成時髦
不得善終的李善長
蒸鵝:屠殺武將的信號
第十章 最後的元帥,最大的慘案
藍玉這個人
名將的風采
藍玉案——一場預謀已久的案件
誅殺藍玉的真正動機
朱元璋為何這么喜歡殺人?
結語 朱元璋變態心理探秘

前言

雙面朱元璋中國歷史不乏奇蹟,朱元璋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從社會最底層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國的皇帝寶座。中間的秘辛固然數不勝數,但這種成功足以激勵後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殺戮的一生。
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隨著血腥,謀略混雜著陰暗,理性之中夾雜著瘋狂……如何解讀朱元璋這個人,是現代人樂此不疲的話題,朱元璋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讓人唾棄的地方。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大動盪時期,這一時期明教在民間星火燎原,中原大地豪傑四起,大家紛紛揭竿而起,反對暴元的統治。生活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朱元璋度過貧苦的童年,饑寒交迫的青年,可以說困難伴隨著朱元璋的上半生。
那個時代剝奪了朱元璋的一切,朱元璋又從那個時代奪回一切,連本帶利。
朱元璋的偶像是劉邦,他跟劉邦一樣,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傳奇皇帝。當然,朱元璋的出身比劉邦更苦,受的磨難也遠遠不是劉邦可比的。朱元璋青年時期,家鄉發生旱災,瘟疫奪走了他父母兄弟的性命。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朱元璋選擇出家。
投奔紅巾軍後,朱元璋憑著自己紮實的敬業精神,讓領導郭子興刮目相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朱元璋在軍營里的出色表現漸漸讓郭子興疑忌,雖然朱元璋很敬業也很尊重領導,但郭子興還是要置他於死地。這時候,多虧了朱元璋的好媳婦馬皇后,她不顧危險偷偷給關進牢里的朱元璋送饅頭,據說還因此燙傷了乳房。這種付出是值得的,郭子興最終沒有殺掉朱元璋,而是把他支走。
朱元璋辭別郭子興的時候,只帶了二十四個人,這二十四個人全是他精挑細選的,後來全部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勛。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在用人方面確實很有眼光。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迅速崛起,先後挫敗強大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一統江南,最終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元軍打得落荒而逃。大明帝國建立後,朱元璋一改唐朝以後國威不振的局面,揚威四海,周邊國家皆奉大明為天朝上國。
當然,作為傳統專制國家的政治強人,朱元璋的一生是權謀的一生,是厚黑的一生。他當上皇帝之後,對於功臣宿將幾乎是趕盡殺絕,為歷史所罕見。在朱元璋身上有兩面,一種是秦皇漢武的雄才大略,一種是桀紂的殘暴與變態。這兩面在他身上結合得天衣無縫,在老百姓眼裡,朱元璋或許是明王的化身,在許多士大夫眼裡,他又幾乎是個惡魔般的人物。
殺人歸殺人,但朱元璋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如果有人非要說朱元璋是個屠夫的話,那我們不妨在前面加上一個限定詞:朱元璋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屠夫。
朱元璋二十四歲投軍,僅僅通過十七年的時間,就當上了中國皇帝。朱元璋憑什麼發跡這么快呢?首先,時勢造英雄,時勢最重要,元末正逢亂世,所以才給朱元璋一個翻江倒海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朱元璋再牛也不行。
其次,朱元璋是個打仗方面的天才。可以說是統帥中的統帥,不僅是戰略高手,也是戰術高手。在亂世中,會打仗那是最好的一門手藝,比什麼都靠譜。
再次,朱元璋非常善於用人,在他手下謀士如雲,將星雲集。這么多天才式的人物聚集在一起,又不是開座談會,要用好他們,處理好各種關係,非常難。朱元璋做到了,所以才能打敗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對手。朱元璋的對手都不是省油的燈,有的資金雄厚,如張士誠,有的強勢勇猛,如陳友諒,有的坐擁天下,如元朝皇帝。但這些人在朱元璋面前一個個都趴下了,為什麼?因為朱元璋會打仗,會用人,會管理。
最後,朱元璋精於權術,是古往今來厚黑學的集大成者。縱觀朱元璋的一生,城府老練,殺人不用刀子。羽翼不全時韜光養晦,儘量八面玲瓏,甚至私下裡和元廷勾結,堅決不稱王。等到勢力壯大時,乾淨利索地收拾陳友諒、張士誠這樣的大頭,直到最後將元朝連根拔起。當上皇帝威加四海後,朱元璋又不動聲色地將功臣宿將一個個滅掉。又巧妙地撤銷丞相這個延續了二千多年的制度,將全國軍政大權攬於自己一人的手中,成為一個權力無限的大獨裁者。
朱元璋雖然做了許多讓讀者們寒心的事情,但他的功績也是不能否定的。我們可以說說朱元璋對歷史有哪些重大的推動作用:首先,他趕走蒙古統治者,消滅群雄,統一全國,收復了遺失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再次將中國改造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這一點是不能不佩服的,這四百多年來,漢族飽受外族欺負,宋朝許多皇帝像落水狗一樣被遊牧民族的鐵蹄追趕。朱元璋徹底扭轉了這種恥辱的歷史,所以雖然他是個暴虐的皇帝,但也是非常名正言順地當上皇帝的,因為正是他,領導著中原百姓,趕走蒙古統治者。
其次,在元朝時,漢人和南人都是最低等的國民,地位跟奴隸差不多,漢族老百姓新娶的媳婦的初夜權要交給蒙古保長,普通百姓連個名字都沒有,只能取什麼五四、九四、百六、重八等等這些數字代號。在這樣的統治氣氛下,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日趨邊緣化,漢人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擊。朱元璋改變了這一切,打敗蒙古統治者,重新確立起漢族文化的自尊心,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再次,朱元璋在制度上作了很多改進和創新,加強了皇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這些制度不僅保證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國祚,還直接影響了清朝的體制。朱元璋上台以後,首先是重視農民,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的發展。此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取消丞相,取而代之的是內閣制,這項制度對清朝,甚至近現代都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朱元璋打擊腐敗的決心和力度是空前絕後的,雖然他沒有從源頭上根除腐敗,卻為後世提供了一個標本,至少告誡後人,腐敗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危險。朱元璋反腐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反腐的思想和決心深刻地影響著後人。
說到這裡,也許我們對朱元璋這個人感覺會很複雜,也許我們會感嘆一句:老朱真是一個鐵腕強人!確實,除了強人,我們很難找出更好的詞語形容他。讓我們看看這個強人是如何發跡的吧!

精彩書摘

我們可以想像朱重八的童年,吃不飽穿不暖,別人有的他沒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沒有。通過後來的經歷,我們知道朱重八是個占有欲望很強的人,這些經歷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沒辦法,痛苦也只能忍受,誰讓你出生在世代貧農的家庭。
小時候,朱重八很想上學,這個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朱重八來說很不現實,就像一個打工仔想在北京、上海買房一樣。由於沒有受到正規教育,加上出身低賤,朱重八有一種自卑心理,這導致他後來非常嫉妒那些有學問的人,動不動就挑刺搞文字獄。但是當時,朱重八沒有選擇,掙扎了一段時間,最後接受現實,老老實實做一個放牛娃。生活是無奈的,對朱重八也不例外。
朱重八一定覺得生活太殘酷了,面對這種殘酷他沒有像林妹妹那樣整天抹鼻子,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戰。
值得欣慰的是,朱重八有一個了不起的外祖父,我們不知道這個老人的名字,姑且稱之為陳公。
陳公是一個鬚髮蒼蒼的和尚,經常戴著一個竹子編織的帽子,披著一件破舊的袈裟。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老人,五十多年前,陳公是宋朝大將張世傑的親兵。蒙古鐵騎攻入中原後,文天祥被俘,張世傑帶著宋朝小皇帝逃到崖山,這地方位於現在的廣東省新會縣。這么說,陳公應該是見過宋朝小皇帝的,當時那種悽慘的光景讓人忍不住落淚,忠心耿耿的大將背著亡國之君逃難。
雖然明知無力回天,張世傑還是糾集了一千艘大船,和蒙古在崖山大戰一場。這場仗打得非常慘烈,眼見蒙古兵攻了過來,丞相陸秀夫用。劍逼著妻子兒女跳海,然後含淚背著小皇帝一起跳海自殺。當時是怎樣的悽慘場景簡直無法想像,就算老天也會被感動,但是冷血無情的蒙古兵沒有絲毫憐憫。
張世傑帶領著一支敢死隊準備衝出重圍,期待有一天重立趙氏子孫,收復河山。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船隻在海上被颶風掀翻,張世傑身亡。英雄隕歿,令人扼腕。
朱重八的外祖父陳公也掉進海里,僥倖被漁夫救起,九死一生才回到家裡,從此落髮為僧,靠著算卦餬口。陳公經常跟女兒和朱重八講述自己的這段經歷,很可能是在晚上,大家吃飯的時候,光天化日之下他是不敢講的,因為這時蒙古人已經征服了中國。
陳公的這些經歷對於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朱重八來說,算是最早的啟蒙教育了。
正是這段說書式的教育培養了朱重八心裡的某種使命感,朱重八希望有一天像外祖父一樣,馳騁沙場,做個大英雄。雖然實際情況可能是:蒙古人追著他外祖父砍。
這個陳公活了九十九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的一點也沒錯。老人不光長壽,還有一個當皇帝的外甥,真是幸運。
還是把鏡頭對準我們的主角朱重八吧,從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朱重八小朋友不高興。為啥呢?讀不起書,只能幫別人放牛。朱重八小朋友,別傷心,長大後你就知道,不能上學未必是壞事,社會,只有社會才是最好的學校。你雖然失去了一些,將來會收穫更多,安心放牛吧! 朱重八幫一個叫做劉德的地主放了十二年的牛,這十二年的時間我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許在想,我什麼時候能吃飽飯,什麼時候能有一頭自己的牛——這個夢想太遙遠了,遙遠到朱重八自己都覺得不切實際。
從朱重八的夢想中,可以看出當時元朝有多腐敗,擁有一頭自己的牛就像現在擁有一輛寶馬一樣。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企圖馬上治理天下,蒙古統治者將帝國的人分為四等,南人是最低等的。他們甚至打算把在神州大地上生活了幾千年的炎黃子孫全部殺掉,用來做牧場,這個想法非常瘋狂,幸虧被宰相脫脫阻止了。
放牛娃的日子雖然吃不飽穿不飽,但也有不少快樂的回憶。小孩都愛玩,朱重八也不例外,朱重八最喜歡玩的遊戲是裝皇帝。他經常帶著一幫小孩來到山上,然後讓牛自己吃草,朱重八最喜歡當皇上。他常常把棕櫚葉子撕成絲狀,粘在嘴上當鬍鬚,再把一塊木板頂在頭上,當作是王冠。這些小朋友們也非常聽話,朱重八坐在一個墓碑上,他們齊刷刷地跪下,三跪九磕頭,高呼萬歲。
過完皇帝癮後,朱重八還是一個放牛娃,連個像樣的鞋子也沒有。
在朱重八的放牛娃生涯中,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朱重八確實是個不一般的少年。
有一天,大家在外面放牛,打打鬧鬧,肚子餓了。但是時間還早,又不敢回去吃飯,怕被地主用鞭子抽。徐達、湯和、周德興這些人叫苦連天,肚子咕嚕嚕地叫,徐達說要是這時候有人能變出一碗麵來就好了,湯和說面算什麼,要是能有一鍋肉就爽了。周德興忙說,你們這些人真是異想天開,肉哪是我們吃的,只有地主才配吃肉。
他這么一說,更勾起了大家的食慾,大家都沒吃過肉,紛紛幻想肉到底是什麼味道。朱重八在一旁聽著,嘴裡也流口水,朱重八是個敢想敢做的人
他大聲說:“我們有現成的肉,幹嘛不吃呢!” 大家聽了,當朱重八開玩笑,也確實是開玩笑,天上不會掉肉,地下也不會長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