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從1984年開始,我國正式舉辦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到2011年已舉行了八屆,每四年一次的綜合性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已形成制度。除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以外,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的殘疾人運動會每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部分省、市、自治區定期舉行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運動會。

基本信息

概述

有的省、市、自治區在舉行全民運動會時,還規定了沒有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不列總成績的做法,實行“1票否決權”。全面開展殘疾人體育活動,為提高全民素質,奠定我國體育大國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舉辦情況

第1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84年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
第2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87年08月23日~09月0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
第3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92年03月18日~03月23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
第4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1996年05月09日~05月16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
第5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00年05月06日~05月14日在上海市舉行。
第6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03年09月16日~在江蘇省南京開幕。
第7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07年5月12日~在雲南省昆明市開幕
第8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11年10月11日~10月1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
第9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2015年將在9月在四川省開幕。

第1屆

1983年10月,天津市市委、民政局、體委、紅十字協會聯合發起並舉辦了傷殘人體育邀請賽,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名盲人和截肢運動員參加了此次比賽。這是建國以來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殘疾人運動會,是舉辦全國殘疾人綜合性運動會的前奏。隨後,中央和地方各級殘疾人體育協會紛紛成立,殘疾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為舉辦全國的綜合性殘疾人運動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84年10月,中國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安徽合肥舉行,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共30個代表團,5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參加了這屆運動會。這是我國體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殘疾人運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運動會設田徑、游泳、桌球3個大項目,比賽中破兩項世界紀錄。

第2屆

1987年08月23日~09月0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地區的32個代表隊共9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殘運會。選手們在田徑、游泳、輪椅籃球、輪椅競速、桌球5個項目角逐中,共打破6項世界殘疾人紀錄,刷新197項全國殘疾人紀錄。

第3屆

概況

1992年03月18日~03月23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地區的34個代表團,約2000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工作人員參加了本屆運動會,另有約2000人前往觀摩。運動會共設有田徑、游泳、桌球、射擊、舉重、輪椅籃球6個競賽項目。
本屆運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公布施行後的第1次全國殘疾人體育盛會。全國除台灣省外、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和東道主廣州市都派出了代表團,其中有19個代表團的團長由副省長級以上領導幹部擔任。參賽運動員1153人,分別來自漢、僮、蒙、藏、維吾爾、黎、苗、白、京、瑤、布依、土家、哈薩克、塔吉克、錫伯、朝鮮等16個民族。年齡最大的59歲,最小的10歲。各代表團教練員及工作人員359人。本屆運動會總人數及廣泛性均超過前兩屆。
中央領導同志及有關領導部門對本屆運動會高度重視.國家副主席王震任組織委員會名譽主席,主辦單位民政部、國家體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殘疾人體育協會的主要領導同志擔任正副主席、第1次辦公會議便確定了“平等、參與、自強、奮進”為本屆運動會宗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李瑞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國務委員陳俊生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了各代表團團長及運動員代表。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王忍之、伍紹祖、閻明復、錢信忠、鄧朴方、陳敏章、徐志堅等也專程參加運動會。國際殘疾人奧委會主席羅伯特·斯特德沃德,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執委會成員,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代表、裁判培訓班代表,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醫學分級培訓班人員,以及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100餘名貴賓,應邀前來觀摩.

運動成績

取得了優異的運動成績,充分展示了殘疾健兒良好的精神風貌。
本屆運動會超、創紀錄大大超過前兩屆。在田徑、游泳、舉重、射擊、桌球、輪椅籃球6個項目的比賽中,田徑、舉重賽有22人44次超28項殘疾人世界紀錄;田徑、舉重、游泳、射擊賽有136人238次超103項殘疾人全國最高成績。超、創紀錄的人數和項次為前兩屆總和的3倍半。來自黑龍江的34歲的截肢女選手劉玉坤,5次超女子A3A9級標槍、鉛球、鐵餅3項世界紀錄,廣東33歲的52公斤級舉重選手全永昌2次超臥推世界紀錄。他推舉起140公斤的重量,對正常人來說也極為不易。在LAF6級男子鐵餅比賽中,超世界紀錄的便有14人之多,河南選手趙學恩成績最佳,比原紀錄高出10米多。

成績進步

經濟發達地區與邊遠地區的運動成績差距在縮小,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廣西、雲南、內蒙古、新疆等地的運動水平有長足進步。本屆運動會共決出金牌331枚,銀牌253枚,銅牌250枚。團體總分前8名的代表團為廣西(371分)、北京(312分)、雲南(303分),湖南(250分)、遼寧(236)、江西(213分)、天津(212分)、江蘇(210.5分)。經70個新聞單位的100名記者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我國首批殘疾人十佳運動員,他們是趙繼紅(上海)、全永昌(廣州)、趙體良(北京)、張輝(陝西)、劉玉坤(黑龍江)、趙斌(江蘇)、李梅(雲南)、肖海鷹(湖南)、葉瑞林(香港)、刻傑(天津)。還選出了十佳教練員:吳國祥、蘇金城、楊溥、朱力、王野、張萬康、張鴻鵠、周小平、黃文華、鄧宇明。

體育風尚

各代表團及廣大運動員表現了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充分表現出殘疾人自薦、自信、自立、自強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各個賽場感人事跡層出不窮。田徑場上,上海23歲女盲B3級選手趙繼紅,100米跑出13秒17,國際殘疾人奧運會主席羅伯特為她掛上本屆運動會的第1枚金牌.她的成績比1984年取得殘疾人奧運會金牌時的成績又快了0.1秒。全場6萬觀眾為這位先天性白內障、視力不到0.1的姑娘鼓掌歡呼,為她的自強不息、不斷進步的精神讚嘆不已,在舉重場上,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給超世界紀錄的廣州選手全永昌獻花致賀。熟悉全永昌的廣州觀眾,更為這位個體戶店主不惜把雜貨鋪關掉而受到經濟損失,1心1意投入訓練,實現10多年前立下的為國爭光、為殘疾人爭氣的決心的高尚思想而鼓掌喝彩。在游泳館裡,儘管雲南選手武雲虎沒有奪得金牌,但當場上解說員介紹了這位原是解放軍邊防戰士,在1次執行任務中被炸掉雙腿、仍頑強地參加游泳訓練的經歷後,觀眾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經各代表團,各項目競賽委員會、組委會有關部門以及接待單位投票推薦,廣州、北京、廣東、上海、廣西、西藏、內蒙古、陝西8個代表團獲體育道德風尚獎,有20個運動隊和176名運動員、28名裁判員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開幕式

本屆運動會開幕式團體操“太陽神”·《生命之歌》”創編演出非常成功。為搞好本屆運動會開幕式,參加過全國六運會團體操創編的廣州地區創作人員聚集在1起,根據本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室內舉行,以及殘疾人體育的特點,集思廣益,以歌頌殘疾人熱愛生活、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和全國人民對殘疾人傾注的愛心為主題,融藝術、體育於1體,創編了由464名傷健人士同台表演的、歷時53分10秒的四場團體操“太陽神《生命之歌》”(第1場·命運的強音,2場·光明的天使,第3場·翱翔的海燕,第四場·永恆的情愛)。經過8場彩排,藝術質量不斷提高。開幕式演出後,受到1致好評。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本屆運動會組委會主席鄧朴方在接見創編人員時說:“團體操《生命之歌》是情與愛的精華所在,充分展示了全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和愛護,對全國殘疾同胞是1個極大的鼓舞,對宣傳我國的社會主義人權有著重要的影響。”

社會效應

本屆運動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社會效應,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成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力量。本屆運動會觀眾人數創空前紀錄。據統計,共有634284人次進場觀看開、閉幕式和各項比賽,場場滿座,氣氛熱烈。舉行田徑賽的天河體育中心體育場,座位60343席,9場比賽都坐滿。20、21日遇雨,全場觀眾冒雨為運動員鼓掌、加油、喝彩、直至比賽結束,其盛況超過“六運會”。各代表團以及前往賽場為優勝運動員頒獎的中央領導同志,無不稱讚觀眾踴躍,秩序良好,情緒高漲,是對殘疾人事業的理解和支持。鄧朴方還一再向觀眾拱手作揖致謝。羅伯特·斯特德沃德感觸地對《中國體育報》記者說:“好些國際、洲際殘疾人運動會都是看台空蕩蕩的,你們的看台都是滿滿的。看來,這不僅是殘疾人運動會,是人和人的交流,人對人的尊重,人與人的親情!”廣州市各單位把觀看殘疾人比賽作為進行思想教育、培養紀律作風的良好機會。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通過觀看比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廣州師範學院中文系4年級女生廖秀欣說,過去我是反對辦殘疾人運動會的,認為把錢用來為他們辦實事更合適。運動會的事實教育了我,使我看到了我們民族的力量,對我們祖國的前途更加有信心。本屆運動會社會宣傳工作廣泛、深入、持久、影響力大,把運動會的良好效應擴展到全國以至世界。早在運動會開幕前,廣州地區報刊就報導了有關殘疾人的文章340篇,電視播出有關節目834次,印發宣傳畫9款10萬張,下發宣傳提綱3萬份,基本上做到男女老少家喻戶曉。運動會開幕後,全國有32個新聞單位派出431名記者來採訪,進1步掀起宣傳報導熱潮。僅通過大會新聞中心發出稿件與照片就達1480件(不含記者自攜電傳機發稿數),已在《人民日報》、《中國體育報》以及廣州地區的《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發表的文稿與照片就有217件。《羊城晚報》與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太陽神《生命之光》全國殘疾人有獎徵文活動,將持續至6月底,以擴大本屆運動會的社會影響。

接待服務

本屆運動會接待服務熱情周到,無微不至,充分體現了“愛心滿花城”的濃烈感情。廣州火車站破例準許接殘疾人運動員的小汽車駛進站台,從列車長到列車員都動員起來,為運動員搬運行李器械,攜扶行動不便的運動員上下車。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組織16個小分隊由250名團員組成的義務工作隊,身披“團徽在羊城閃耀光彩”的綬帶,在車站、賓館、賽場,把乘坐輪椅的運動員連人帶椅抬上抬下交通車。接待各代團和運動員、工作人員的廣州軍區華泰賓館,想方設法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適應各方需求.還專門為3月19日至23日生辰的23名運動員舉行了生日晚會,賓館總經理、黨委書記贈給他們生日蛋糕與生日卡,向他們致辭祝賀。20日晚,賓館還為在比賽中失利的12個代表團的28名運動員召開座談會,贈給他們鮮花和館徽,激勵他們“敗不氣餒,繼續拼搏”的鬥志.參加過邊境自衛戰的山東運動員高俊忠拭著滿頰的淚水說:“我作戰負傷時,沒哭.做截肢手術時,沒哭;這次來廣州,我哭了!”

各界支持

本屆運動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取得圓滿成功的關鍵。如社會各界和港澳台胞在較短時間內共為運動會籌集人民幣780多萬元,港幣596萬多元,以及1批飲料等實物.捐款的單位和個人共466個,其中捐款萬元以上的單位68個,個人16人,連光孝寺僧人也捐來人民幣11萬元.市政府除開表彰會外,還在天河體育中心建立捐資紀念碑銘記。

比賽冠名

本屆運動會各比賽項目冠以捐資企業的杯名,這在以往的全國綜合性運動中是從未有過的。南方大廈股份集團公司資助田徑比賽的“南大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資助桌球比賽的“開發杯”,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資助輪椅籃球比賽的“城總杯”,以及“珠江杯”、“香滿樓杯”、“醫藥杯”等。為辦好本屆運動會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廣州市還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完成了152項無障礙設施的興建和改建工程,在市內各馬路樹立和裝掛起方便殘疾人的輪椅通行標誌牌500多個。

外界評價

本屆運動會受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為黨和國家爭得了榮譽,對我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起到了促進作用。
李瑞環、李鐵映、陳俊生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各代表團領導和運動員代表時,對本屆運動會的籌備工作給予了讚揚。李瑞環說:“1個國家、一個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關心程度,是這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表現。殘疾人運動會,又是殘疾人事業的集中表現。當前,在我國進1步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舉辦第3屆殘疾人運動會,對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將起到推動作用。”
鄧朴方同志對運動會的組織工作很滿意,在閉幕詞中指出:“這次運動會的成功舉辦,是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經過社會各方面努力的結果。特別是與廣州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細緻、周到、紮實、高效的籌備、接待工作是分不開的。幾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殘疾人和各方面的同志們,沉浸在愛心滿花城的節日氣氛中。大家深深感受到:“社會主義好,祖國處處是親人!”
國家體委副主任袁偉民,觀看輪椅籃球決賽時說:“這次殘疾人的運動會組織得比正常人的全國比賽還要好。”
羅伯特·斯特德沃德會見鄧朴方時說:“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雖然起步較晚。但進步迅猛。中國極其重視殘疾人事業,給予殘疾人教育、運動、就業的機會。參加中國第3屆殘疾人運動會,我感到非常高興。中國正在申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我希望也能在中國舉辦2000年殘疾人奧運會。”19日上午他觀看田徑比賽,為榮獲本屆運動會第1枚金牌的上海趙繼紅頒獎後,面對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他興奮地說:“中國完全具備舉辦殘疾人奧運會的條件。”

第4屆

1996年05月09日~05月16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地區的33個體育代表團共1102名運動員參加了各項比賽,台灣省也派出了觀摩員。運動會設田徑、游泳、桌球、射擊、舉重、盲人柔道、輪椅籃球、盲人門球8個大項395個小項。運動員按殘疾情況分為截肢與其他殘疾、脊髓損傷、腦癱、盲人、聾人5類。江澤民主席為本屆運動會題詞:“平等、參與、自強、共進”。這也是在《中國殘疾人事業“95”計畫綱要》、《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奧運爭光計畫綱要》以及《體育法》頒布實施後舉行的1次殘疾人體育盛會。國務院委員李鐵映、彭雲同志擔任本屆運動會名譽主席。本屆運動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為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參加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十屆殘奧會做了全面的準備。

第5屆

第五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於2000年5月6日至14日在上海舉行。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34個代表團的18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桌球、射擊、舉重、羽毛球、盲人柔道、輪椅網球、盲人門球、輪椅籃球、坐式排球11個大項的比賽,比賽項目比上屆增加3項,參賽運動員比上屆增加600人,其中智力殘疾運動員首次參加殘運會。本屆殘運會,為中國參加2000年10月在悉尼舉行的第十一屆殘奧會做了全面的準備。

第6屆

2003年09月16日在南京開幕,09月17日至09月23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常州、揚州3市進行了比賽。這是全國殘運會第1次由1個省承辦、第1次不在同1城市舉行。本屆殘運會作為新世紀首次殘疾人綜合性體育盛會,充分體現了“平等、參與、共享”的主題,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5個代表團參加了比賽。本屆殘運會共設田徑、游泳、舉重、射擊、射箭、桌球、羽毛球、腳踏車、盲人柔道、盲人門球、坐式排球、輪椅網球、籃球(輪椅、聾人)、輪椅擊劍等14個比賽項目,共有2229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比賽,與會總人數超過7千人,參賽運動員總數、與會人員總數和比賽設項數均創全國殘運會新紀錄。在全部比賽中,共有78人超95項次世界紀錄,3人平3項次世界紀錄,269人破447項次全國紀錄。

第7屆

2007年05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7屆殘疾人運動會在雲南昆明開幕。本屆殘運會共設20個競賽項目,前後有147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媒體記者和中外來賓參與其中,其規模創下歷屆之最;主會場昆明、分會場玉溪前後組織35萬市民走入各大場館為運動員加油助威,這也創造了歷屆觀眾人數之最;賽前,近6萬人報名、最後近60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也是歷屆報名、參與人數最多的1次;開賽以來,各隊運動員頑強拼搏、奮發向上,共產生815枚金牌,打破336項全國紀錄,超91項世界紀錄,平兩項世界紀錄。

第8屆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8thNationalGamesofDisabledPersonsPeaple'sofChina)於2011年10月1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主會場設在杭州,在嘉興、紹興、湖州設立分會場。全國殘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本次殘運會是繼2008年北京殘奧會之後舉行的一次全國綜合性殘疾人體育賽事,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共設18個比賽大項。屆時,將有全國32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的36個代表團參加,參賽運動員5000名左右,還有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來賓、代表團、工作團、觀摩團、裁判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等,預計總人數將超過16000人。

第9屆

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將於2015年在四川省舉行。
10月19日,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落下帷幕。四川省副省長、第八屆全國殘運會四川代表團團長曲木史哈從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第八屆全國殘運會組委會主席王新憲手中接過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會旗——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將於2015年在四川省舉行。
“同心抗震,四川感謝您;共享體育,四川歡迎您”,這是四川人民的真情告白,也是四川的承辦理念。曲木史哈說,四川省委、省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將通過承辦全國殘運會,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推動中華民族文明進步,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