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

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

在中國面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型的歷史時期,“中國製造2025”已成為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根據2011年2月由教育部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以下簡稱”自動化教指委”)、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門子”)和中國系統仿真學會(以下簡稱"仿真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是針對智慧型製造發展所需的技術及創新人才進行培養及選拔的學生競賽。競賽根據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的要求,於2012年獲得教育部質量工程的資助,是中歐工程教育合作內容之一。大賽秘書處設在北京化工大學。 競賽面向全國自動化、機電、電氣、電子、計算機、通訊及物聯網等製造業相關的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和高職高專學生,並鼓勵機械、化工、生物、能源等相關套用專業學生與此類專業學生聯合組隊參加。賽項涉及邏輯控制、過程控制、運動控制、工業通訊、硬體研發及產品設計等領域,針對套用型、設計型、研髮型及創新型等高端人才進行培養的引導。

介紹

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的前身是"西門子杯"全國大學生控制仿真挑戰賽,是由西門子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於2006年發起創辦,並由中國系統仿真學會領導的面向自動化領域工程人才培養的競賽,已成功舉辦十屆。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教授與趙沁平院士曾七次親臨競賽現場指導工作並頒發獲獎證書。

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競賽模式。針對工程套用與設計類賽項,它從工業領域的實際需求抽象成一個工程項目作為競賽對象,大賽組委會充當甲方角色,而參賽隊伍以團隊的形式充當乙方角色,通過分析、設計、競標、實施、排錯、最佳化、移交等多個實際環節完成競賽。參賽隊伍應在工業對象的深入分析基礎上,完成自動化系統的設計,並在真實的工業控制器和仿真的工業對象環境下完成實施與調試。同時運用智慧型技術兼顧節能、效率等最佳化目標,以實際效果來決定名次。

針對研發及創新類賽項,競賽要求參賽隊伍以創新創業團隊的角色,在競賽主題範圍內進行自主選題,完成產品或系統從創意、分析、設計、研發、樣機測試、規模生產等環節的研發工作。以所完成工作的創新性、技術難度、工程嚴謹及市場推廣前景為評價依據。

大賽照片 大賽照片

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不僅是各院校師生之間的交流平台,也是相關專業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橋樑,從人才角度促進傳統工業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兩化融合。大賽環節的設計依據是西門子卓越工程師的能力模型和70餘年積累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模型,將卓越工程人才的具體要求在競賽環節中得以體現,從而引導優秀工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比賽競爭之餘,大賽更希望成為幫助有 志於工程領域發展的學生成長為卓越工程人才的平台。

我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參賽的學生能夠更加熱愛自動化等相關工程技術,能夠認同嚴謹和追求卓越的工程師文化。當然,也希望每一位參賽學生為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卓越工程師而感到驕傲。

因為,正是工程師造就了這個世界!

Engineers Shaped World!

競賽主辦方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系統仿真學會

競賽賽項

ITEM1過程控制賽項

ITEM2邏輯控制賽項

ITEM3運動控制賽項

ITEM4工程創新賽項

ITEM5硬體研發賽項

ITEM6工業網路賽項

說明:過程控制和邏輯控制賽項分為高校組和高職組;其他賽項不分組別,高校與高職參賽隊同場競賽。

全國分賽區

大賽在全國招募並設立各分賽區,2016年分賽區名單:

東北賽區遼寧科技大學
華北一賽區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華北二賽區青島科技大學
西部賽區太原理工大學
華東一賽區上海套用技術大學
華東二賽區蘇州市職業大學
華東三賽區安徽工業大學
華中賽區三峽大學
華南賽區東莞理工學院
過程控制高職組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邏輯控制高職組蘇州市職業大學

競賽流程

a) 報名階段(2017-3-1~2017-5-31)

參賽者直接登錄官方網站提交個人信息並組隊報名參賽。

b) 提交參賽方案階段(2017-4-1~2017-6-30)

參賽隊伍撰寫參賽方案並準備參賽作品,通過官方網站提交。

說明:工業硬體研發賽項和工業軟體研發賽項(試)方案提交截止於7月15日,其他賽項都截止於6月30日。

c) 分賽區初賽(2017-7-1~2017-7-31)

參賽隊伍按照指定的時間和賽區參加初賽,比賽結果和評分記錄在案。(具體比賽時間請關注分賽區賽前發布的初賽通知。)比賽後按照評獎規則評選獲獎名單並頒獎。

d) 宣布決賽入圍名單(2017-8-1)

根據初賽評分決出總決賽晉級名單,全國競賽秘書處審查後統一公布。

e) 全國總決賽(2017-8-1~2017-8-31)

晉級隊伍按照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總決賽,比賽結果和評分記錄在案。(具體比賽時間請關注在賽前發布的總決賽通知。)比賽後按照競賽章程規定的評獎規則與比例選拔獲獎名單並頒獎。

參賽報名

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面向全國所有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高專在校學生,競賽不設報名費,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報名參賽。推薦參賽專業:自動化、機電、電氣、電子、計算機、通訊、物聯網、機械、智慧型製造等專業,鼓勵同學們跨專業組隊參賽。

所有參賽教師和學生均需要通過大賽官網的【報名參賽】入口進行報名,賽隊所有成員填寫個人信息註冊成功之後進行組隊,組隊成功之後下載報名表,將報名表進行列印、簽字、蓋章,再提交進入報名系統。大賽組委會會在報名截止後分批次對參賽報名表進行審核,並確保在報名截止日期之後一周內向各個參賽隊伍發布審核結果。

參賽具體要求說明:

參賽學生僅限於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類院校在校全日制學生。

以參賽隊為基本單元,每位同學只能參加1支參賽隊,每支參賽隊只能選擇1個賽項。

除工程創新賽項外,所有賽項的參賽隊均由1名指導教師與不超過3名參賽選手共同組隊。其中,工程創新賽項,每支隊伍最多允許設不同學科的指導教師2名,參賽選手不超過3名。

工程創新和硬體研發賽項每隊最多允許2名研究生,其他賽項最多允許1名研究生。

指導教師可以在正式比賽前及上機練習環節對參賽學生進行指導,但不得直接參與比賽各個環節。

全國競賽組委會與競賽秘書處成員不得擔任所在學校參賽隊伍的指導教師,不得泄露有失競賽公允的相關信息。

報名成功後,請務必牢記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便於以後自助登錄、查詢。

參加工程創新、硬體研發賽項的參賽選手,在註冊前請仔細閱讀官網的法律聲明。

1.

參賽學生僅限於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類院校在校全日制學生。

2.

以參賽隊為基本單元,每位同學只能參加1支參賽隊,每支參賽隊只能選擇1個賽項。

3.

除工程創新賽項外,所有賽項的參賽隊均由1名指導教師與不超過3名參賽選手共同組隊。其中,工程創新賽項,每支隊伍最多允許設不同學科的指導教師2名,參賽選手不超過3名。

4.

工程創新和硬體研發賽項每隊最多允許2名研究生,其他賽項最多允許1名研究生。

5.

指導教師可以在正式比賽前及上機練習環節對參賽學生進行指導,但不得直接參與比賽各個環節。

6.

全國競賽組委會與競賽秘書處成員不得擔任所在學校參賽隊伍的指導教師,不得泄露有失競賽公允的相關信息。

7.

報名成功後,請務必牢記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便於以後自助登錄、查詢。

8.

參加工程創新、硬體研發賽項的參賽選手,在註冊前請仔細閱讀官網的法律聲明。

1. 設計開發類

1) 連續過程設計開發賽項(原過程控制賽項)

2) 邏輯控制設計開發賽項(原邏輯控制賽項)

3) 運動系統設計開發賽項(原運動控制賽項)

4) 工業信息設計開發賽項(原工業網路賽項)

2. 套用實施類

1) 連續過程套用實施賽項(原過程控制賽項)

2) 邏輯控制套用實施賽項(原邏輯控制賽項)

3. 創新研發類

1) 智慧型創新研發賽項(原工程創新賽項)

2) 工業硬體研發賽項(原硬體研發賽項)

3) 工業軟體研發賽項(新試運行賽項)

該賽項以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中某個連續生產過程的升級改造為背景,參賽隊以乙方角色參與連續生產過程的升級改造過程,重點考察參賽隊員的工藝分析、生產最佳化、智慧型算法開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能力,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連續過程行業工藝設計、最佳化、算法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綜合能力的設計、開發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根據提供的工藝過程,通過分析工藝流程及對象的特性,對該工藝過程進行生產最佳化、開車步驟設計、智慧型算法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的工作。

參賽隊需要完成:工藝分析、工藝最佳化(含開車步驟設計)、儀表選型、智慧型算法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安全聯鎖系統設計、現場接線(總決賽)、控制方案實施(自動開車)、異常處理(抗擾動測試總決賽)、方案答辯(總決賽)。

該賽項以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中某個連續生產過程為背景,參賽隊以乙方角色參與連續生產過程的投產運行過程,重點考察參賽隊員的需求分析、控制系統設計、實施、動手能力以及異常處理能力,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連續過程行業需求分析、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能力的套用、實施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根據提供的工藝過程,通過分析工藝流程及對象的特性,對該工藝過程進行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的工作。

參賽隊需要完成:工藝分析、儀表選型、控制系統設計、控制方案實施(自動開車)、現場接線、異常處理(抗擾動測試總決賽)。

該賽項以電梯行業為套用背景,參賽隊以乙方的角色參與到電梯行業中。重點考察對這類系統的綜合分析、生產最佳化、智慧型調度算法開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及異常處理能力,強調工程方法的嚴謹性和控制系統套用的完整性,在控制最佳化、調度方面鼓勵創新。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流程分析、設計、最佳化、算法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綜合能力的設計、研發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以電梯行業為套用背景,參賽隊員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完成系統分析、設計、最佳化、算法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工作。

參賽隊需要完成:綜合分析、生產最佳化、智慧型調度算法研發、控制方案設計、控制方案實施、異常處理、答辯(總決賽)。

該賽項以電梯行業為套用背景,參賽隊以乙方的角色參與到電梯行業中。重點考察對這類系統的綜合分析、實施及異常處理能力,強調工程方法的嚴謹性和控制系統套用的完整性。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離流程分析、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能力的套用、實施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以電梯行業為套用背景,參賽隊員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完成系統分析、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工作。

參賽隊需要完成:綜合分析、控制方案設計、控制方案實施、異常處理。

該賽項以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中運動系統為套用背景,參賽隊以項目乙方的角色參與競賽,重點考察參賽選手對運動控制系統的綜合分析、智慧型算法開發、控制方案設計、實施、模組開發及異常處理能力,鼓勵在控制方案及算法方面的創新。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運動系統分析、最佳化、智慧型算法開發、模組研發、控制系統設計、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綜合能力的設計、研發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賽項分為抽象實驗對象與實際生產對象兩類,均為實物對象。其中,抽象對象(圓盤同步)考察選手對基礎運動控制系統的開發能力。實際生產對象來源於在造紙、印刷等行業中有著廣泛套用的物料卷繞系統。

參賽隊需要完成:對象特性及控制需求分析、控制算法設計、最佳化、控制系統設計、選型與調試、模組開發、控制系統實施、異常情況處理等。

該賽項以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中實際工業通信網路為套用背景,重點考察參賽選手面向實際工業生產通信網路的需求分析、通訊算法研發、網路結構設計、最佳化、實施及故障處理能力,鼓勵在滿足通信需求的條件下在網路結構設計與網路功能實現方面的創新。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具備信息網路系統分析、最佳化、實施以及異常處理等綜合能力的設計、研發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工業信息設計開發賽項的競賽設備以工業4.0數位化工廠骨幹網路為套用背景,體現工業生產下的高速實時網路需求,涉及工業現場常用的虛擬網路VLAN、路由、實時通信、無線通信、冗餘網路等功能。參賽隊需要根據所提供的工廠描述和具體通信技術需求完成:廠區布局分析、通信需求分析、網路結構設計、最佳化、設備選型、網路結構實施、網路功能實現、通信驗證等。

該賽項以智慧型製造領域的一項智慧型產品、 智慧型裝備、智慧型服務解決方案或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某個環節智慧型設備的研發過程為背景,參賽隊以創新創業團隊的角色參與比賽,主要考察選手在產品創意、設計、開發過程中技術與商業的結合能力,鍛鍊其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術的能力,目的是培養 具備商業意識、紮實理論、技術知識的創新、研發類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在智慧型產品、智慧型裝備、智慧型服務、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等領域包括但不限於環境監測、健康及康復、智慧型家居、機械手等,參賽隊員在範圍內選擇研發一款智慧型機器人,完成產品市場調研、創意設計、開發、原型機製作等。考核具體流程包括:產品市場調研、創意設計、產品設計(撰寫方案、採用 Solid Edge 軟體實現並進行仿真測試)、樣機製作開發、原型機展示、評測、答辯等。

該賽項以智慧型製造領域的一項智慧型產品、智慧型裝備、智慧型服務解決方案或者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某個環節智慧型設備的研發過程為背景,由企業專家指定一項相關智慧型硬體設備的研發為題目,參賽隊根據題目要求,自由選擇所需硬體、軟體,完成硬體開發,主要考察選手硬體研發過程中的技術水平、工作方法和工程能力,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智慧型硬體設計、研發類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針對某離散製造流程研究、開發一款具備機器視覺的感測器,該感測器能夠識別產品的形狀、顏色等信息,並能夠將識別的結果信息以某種形式顯示出來。具體要求如下:

該賽項以智慧型製造領域的一項智慧型產品、智慧型裝備、智慧型服務解決方案或者智慧型工廠、智慧型車間、智慧型產線某個環節相關軟體的研發過程為背景,由企業專家指定一項相關軟體設備的研發為題目,參賽隊根據題目要求,自由選擇所需開發語言、設備,完成軟體開發,主要考察選手軟體研發過程中的軟體設計能力、開發能力和良好規範的開發習慣,目的是培養一流的 工業軟體設計、研發類人才。

2017年賽題思路:針對某離散製造流程研究、開發一套智慧型排產系統,該系統能夠根據計畫的各個訂單,統一規劃生產計畫,以達到最合理、最優的生產計畫。具體要求如下:

註:上述所有賽項的賽題思路僅是比賽考核的示例,具體以官網正式發布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