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資政

內閣資政

內閣資政(Minister Mentor)是新加坡政府獨有的內閣席位,於2004年設立。首位也是截止目前唯一的內閣資政為李光耀。

簡介

新加坡特有的一種政府協助機制。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於1990年從總理職位退下來後,繼任總理吳作棟為了繼續發揮李光耀在內政外交上的才華和經驗,設立了新加坡內閣資政一職,以使李光耀繼續留在內閣中做一些政策諮詢。吳作棟從總理職位退下來後,現在是新加坡的國務資政。所以新加坡現在共有兩位資政。
雖然內閣資政不是實職,但在新加坡政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李光耀經常穿梭於國際外交中,為新加坡外交出謀劃策。內閣資政實際上有點類似於政策顧問或者是智囊。
胡錦濤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內閣資政(Minister Mentor)是新加坡政府獨有的內閣席位,於2004年成立。
首位也是截止目前唯一的內閣資政為華人李光耀,他於2004年8月12日起出任,他曾擔任新加坡總理(1959年—1990年)及國務資政(1990年—2004年)。李光耀於2011年新加坡大選結束後宣布,與國務資政兼前總理華人吳作棟一同辭去內閣職務。

國務資政與內閣資政的區別

內閣資政是負責指導那些年輕的部長們。而國務資政是協助國務方面的。

有關內閣資政的文章

上一次大明天子駕幸南都,還要追溯到三十年前,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御駕親征謀逆造反的寧王朱宸濠,曾在這裡駐蹕長達一年之久,最後駕崩,也是因為在回京的途中失足落水染病的緣故。因此,對於本次接駕,派駐南京的官員們顯得十分激動且緊張,上至被派駐江南總領諸省政務的內閣資政夏言,下到各衙署的吏目差役,從五月份接到朝廷邸報,得知聖駕即將駕幸南都的那天起,一直到眼下七月份,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都是忙得腳不沾地,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這固然是因為恭迎聖駕,是他們這些食君之祿的臣子份內的責任和難得的榮幸;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如今南都的官員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由於被定為留都,南京這邊一直保留著除內閣之外的一整套的政府班底。不過,北京政府管的是實事,而南京這邊,除了兵部守備、總督江南糧儲的戶部右侍郎、掌管後湖黃冊的戶科給事中這樣為數不多的幾個要職之外,大部分的官位都形同虛設。由於實際的**權力都在北京政府手中,南京的政府官員,大都是仕途失意之人,或是為了照顧級別,北京那邊卻沒有空位,不得已到南京來當一個“養鳥尚書”、“蒔花御史”。儘管兩府級別一樣,但是,同樣品秩的官員,由北京調往南京就是一種貶謫,由南京調往北京則被視為可喜可賀的升遷。因此,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而始,一百多年來,總有一大批受到排擠或沒有靠山的官員聚集在南京,盡情享受留都官員遠離**風暴的那一份閒情逸緻。
享受閒情逸緻,出門有禪客書童,進屋有佳肴美妾,對月彈琴,掃雪烹茶,名士斗韻,佳人佐酒,應該說不失為人世間第一等的樂事。但是,既入官場,除了白髮催人晉升無望,或疾病纏身心志頹唐,一般的人,又有誰不想步步升遷、高歌猛進呢?公務之暇,照樣可以由著性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且,當官若是沒有撈到一個肥缺或掌握莫大權力,以那么微薄的一點俸祿,又哪有本錢玩得痛快?就為著這一層,南京政府裡頭的官員,大都削尖腦袋,使出渾身解數,鑽門路撞木鐘巴結北京政府那些有權有勢的當道大僚,以圖在省察考核之時,有人能幫著說幾句好話。常言道人在朝中好做官,椅子背後有人,就不愁沒有時來運轉,轉調北京升官得肥缺的機會。
不過,嘉靖二十三年的那場江南叛亂,堪稱國朝定鼎以來最大的一場浩劫,首當其衝的,便是南京政府的官員們——那些不肯附逆倡亂的官員,固然逃不脫被殺害的禍事;即便是那些參與叛亂,有意要渾水摸魚,撈取**利益的野心家,大都也在“楚”“漢”之爭、“益”“遼”之爭等等接二連三的內訌中慘遭亂兵屠戮,真可謂是天街塌盡公卿骨,金陵自此王氣盡散。即便是那些僥倖活下來的官員,也在一年之後王師平定江南叛亂、克復南都之後,被檻送京師,依律論罪。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被他們視為貪婪成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