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視觀想

內視觀想

內視觀想,又稱“觀察自我法”或“洞察自我法”,是一種心理矯治方法,由日本學者1953年提出,其本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君子日三省吾身”相似,主要指在獨立密閉的空間內,對人生經歷進行系統的回憶和反思,經過自我剖析最終達到淨化心理的作用。內視觀想提出後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發展,在日本、歐美等地頗受歡迎。

簡介

服刑人員在面接師引導下進行集體內觀服刑人員在面接師引導下進行集體內觀

內視觀想,由日本學者於1953年提出,其本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君子日三省吾身”相似,在日本、歐美等地頗受歡迎。

參與者在心理諮詢師的指導下,在獨立密閉的空間內,對人生經歷進行系統回憶和反思,通過這種深入的自我觀察進而調整心態。

目前(2013年)中國只有北京市監獄引進這一新型心理矯治方法。

北京市監獄引進

北京市監獄心理矯治室從2012年8月開展“內視觀想”體驗活動, “內視觀想”是內觀者(服刑人員)在內觀師(幹警)的指導下,在獨立密閉的空間內,對人生經歷中重要的人和事進行系統的回憶和反思,在回顧人生的過程中獲得對自己心理、性格、人際等多方面的思考,經過深入的自我剖析,換起“醒”與“悟”的念頭,最終達到淨化心理的一種心理矯治模式。

具體流程

內視觀想內視觀想

體驗活動一般為7天,每期參與體驗的服刑人員在獨立的房間內,完全與外界隔離,不得與內觀師以外的任何人有語言、手勢甚至眼神的交流。

內觀師根據體驗者的實際情況,要求他們圍繞:他們(父母、妻子等)為我做了什麼?我為他們做了什麼?我給他們添了什麼麻煩?三個問題進行回顧和反思,回顧的內容包括自己和周圍人的關係、父母的養育、自我的審視等。

每隔1小時左右內觀師會對於參與者的回顧情況進行詢問,同時對於下一階段的回顧內容進行指導。體驗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記錄下自己反思的內容,而記錄的內容內觀師不得查看和干涉。

實施效果

據了解,目前(2013年)北京市監獄已開展六期“內視觀想”體驗活動,共40名服刑人員參與體驗、治療,大部分體驗者都表示,參加活動後“有重走人生的感覺”,而且三分之二的體驗者願意參加第二次體驗治療。

心理專家解讀

心理學專家魏世偉認為:不僅是監獄裡的罪犯,社會上的人每天奔波勞碌,同樣缺乏對自己的反思。人人都知道“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說法,“內視觀想”就是訓練人們體會、理解、運用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一種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