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學院現有教師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占教師總數的54.76%。 學院建有7個實驗室和1個校內實習基地。

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設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3個本科專業和預防獸醫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兩個碩士點;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點動物養殖方向已經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准。預防獸醫學被學校列為擬建博士點學科,被自治區評為重點培育學科;學院正在建設“動物疾病監控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已建成自治區“精品課程”1門、校級優秀課程4門。
學院現有教師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占教師總數的54.76%。博士、碩士26人,占總數的61.90%。2人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深入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稱號,1人入選自治區“321人才工程”2層次人選,6人分別獲優秀教師等各種獎勵。
學院建有7個實驗室和1個校內實習基地。擁有電子顯微鏡、PCR儀、紫外分光光度儀、超音波診斷儀等儀器設備1500餘台件,總價值745萬元。實驗室和校內實習基地面積4200m2。3個實驗室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基礎課條件合格實驗室。
2001年以來,全院教師共承擔國家、省、市、校科研課題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教育部、國家民委項目3項,自治區資助項目12項,橫向課題10項;科研經費241萬元。發表論文論著228篇,其中SCI收錄11篇;出版著作9部;取得16項科研成果,獲得4項省級獎勵,獲得1項國家專利。獲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學院在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推動當地畜牧業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H5N1型禽流感的臨床病理學及防制研究”、“科爾沁牛產奶性能的綜合開發”、“日光暖棚畜舍的設計及配套技術的研究”等項目,解決了生產中的難題,受到社會的關注。近年來發生在本地及鄰省的“藍耳病”、禽流感、肉雞猝死征等十幾種新病,都是學院專家首先做出診斷並提出防制措施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