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源性抑鬱

1、藥物治療。 2、物理治療。 4、心理治療。

基本介紹

內源性抑鬱(endogenous depression )一般指在體質基礎上產生的抑鬱狀態,不能證實與器質性病因或與心理應激的因果聯繫。其特徵是對外界刺激缺乏反應的抑鬱心境、晝夜波動、遲鈍、無精力、以早醒為主的睡眠紊亂和有危及生命危險的抑鬱跡象。部分病人出現激越、抑鬱性妄想和幻覺。

臨床表現

內源性抑鬱症根據其病程特點可分為雙相障礙和單相障礙。雙相障礙具有躁狂和抑鬱兩種發作期。躁狂發作期患者表現情感高漲、輕鬆、愉快、自我感覺良好、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往往過高評價自己的才能、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現誇大觀念。單相抑鬱是指病史中只有抑鬱發作期,沒有任何躁狂和躁狂發作史。臨床中見到的內源性抑鬱症絕大部分屬於此類,故下面主要介紹抑鬱發作的臨床表現。
1、情緒症狀。主要特點為情緒低落,可從輕度的心情不佳到憂傷、壓抑、苦悶,甚至悲觀、絕望。患者常感到心情沉重,失去對生活和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前途悲觀失望,找不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覺得"活著不如死了好",並伴有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以消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思維改變。思維明顯遲鈍,感到思考問題困難,常訴"腦子變笨了","不會想問題了"。說話聲低微、緩慢,語量少,對過去和將來存有歪曲的認知,過分貶低自己,總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隨著症狀加重,有的會在自責、內疚觀念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自罪妄想,認為自己罪孽深重,將受到懲罰。也可有貧窮、疑病和虛無妄想。
3、行為改變。活動減少,主觀感到精力不足,疲乏無力,日常活動雖然繼續進行,但機械被動。生活中的他們多遠離熱鬧場景,喜歡安靜獨處。嚴重者可不語不動,拒絕進食,無法完成日常生活。
4、軀體症狀。多數患者伴有睡眠障礙、食慾減退、消化功能不良、體重減輕、口乾、便秘、性慾減退及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感,如心慌、胸悶、憋氣、噁心等。

治療

治療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藥物治療、電休克治療及心理治療等。可根據不同的抑鬱情況,合理選擇使用。
1、藥物治療。
目前仍把三環類抗抑鬱藥作為治療抑鬱症的一線藥。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鬱藥為第二線藥。各種三環類抗抑鬱藥療效不相上下,臨床可根據抑鬱及鎮靜作用強弱、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情況進行選擇。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鎮靜作用弱,適用於精神運動性遲滯的抑鬱患者。阿米替林、多慮平鎮靜作用較強,可適用於焦慮、激越和失眠患者。但三環類藥物抗膽鹼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較大,套用時需注意。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鬱劑種類很多,以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其套用較廣,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較好,有利用長期維持治療。
雙相抑鬱的治療和單相抑鬱一樣,但雙相患者套用抗抑鬱藥有可能轉為輕躁狂,故常將抗郁藥和碳酸鋰合作套用。
對於伴有幻覺、妄想的抑鬱症患者,往往需合用抗精神病藥,如奮乃靜、舒必利等。
2、物理治療。
通過提高5-HT的分泌量,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強神經細胞活動的興奮性,從而起到緩解個體抑鬱情緒的效果。通過促進分泌具有鎮靜作用的內啡肽,能夠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適的精神狀態,有利於更好地緩解之前消極、沮喪的情緒狀態。另外通過對患者腦電波的改善和各項生理指標的改善,起到對抑鬱患者的各項軀體症狀的改善作用。
目前,物理治療上國外比較成熟的方法是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簡稱CES)。有alpha-stim、fisherwallace、healthpax等。目前國內只引進了alpha-stimscs(中文:安思定)
3、電休克治療
。抑鬱症患者應嚴防自傷和自殺,對於自殺觀念強烈者套用電休克可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待病情穩定後再用藥物和鞏固。
4、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在本病治療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通常採用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其具體方法與步驟可參見本書有關內容。

危害

1、功能下降:通常表現為思維困難,腦力勞動的效率明顯下降。如一向思維敏捷的科技人員或白領人士患抑鬱症後,很難勝任日常工作,更談不上有創造性;平時學習優秀的學生成績明顯下降等。
2、情緒抑鬱:持續性情緒低落、憂鬱、心境惡劣是所有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危害之一。這類情緒低落的壓抑狀態是原發性的、內源性的,即無明顯外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病人呈面特殊的哭喪面容,兩眉緊閉、愁眉苦臉、雙凝視、面無表情等。
3、焦慮和激越:焦慮和抑鬱相伴出現,常見的如坐立不安、心神不寧,出現莫名其妙的驚恐、多慮和焦躁不安,是一種病理性的緊張、恐怖狀態,還可出現易激化、易發怒。

家庭護理

1、娛樂、休閒
對病情較輕的病人,應鼓勵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當病人能完成某項任務時,則給予鼓勵,以增強他們的生活信心,使之感到自己仍是一個有用的人。也可以在平時多聽輕鬆、快樂的音樂,或是跳跳舞等,也可帶病人到公園散步,到郊外活動,這些活動對改善病人的抑鬱症狀,是很有好處的。
2、睡眠護理
失眠是抑鬱症的典型表現之一,家人應多在起身邊陪伴、安慰及勸導,這樣能使病人產生一定的安全感,焦慮情緒也較易消除,對病人的睡眠也會有幫助。抑鬱症患者常伴有早醒,自殺的時間多在清晨時分,所以對早醒的病人一定要及時的服用中藥來控制,延長其睡眠時間。
3、改善關係,去除不良的刺激因素
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可以構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復發的形成。所以應該讓家庭成員一起分析、尋找病人發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這是抑鬱症病人家庭治療及護理的關鍵。
4、加強心理護理,防止病人自殺
患有抑鬱症的病人往往都會出現自殺念頭,必須留有人陪伴。陪伴必須是較能體貼、關心患者並能體會病人的心境,通過與病人的交談,從中誘導病人傾吐內心的隱秘或痛苦,了解知道病人最關心的,最需要的,最擔心的是什麼,從而儘量給予幫助解決。
5、飲食、生活護理
食慾下降同樣也是主要表現之一,還有些病人想通過拒食來達到消極身亡的目的,所以應注意加強病人的飲食護理。另一方面,病人由於情緒抑鬱,常臥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其起床活動。督促及協助病人自理個人衛生,因為適當的個人衛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