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因性葡萄膜炎

內因性葡萄膜炎是一種與全身性疾病有關的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炎病變。屬於中醫“瞳神緊小”、“瞳神幹缺”範疇。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肝經風熱或肝膽火邪攻目,或風濕熱邪,上犯清竅,或勞傷肝腎,熱病傷陰,虛火上炎,均可導致邪熱灼傷黃仁,瞳神緊小,火盛水衰,陰精耗澀,瞳神失去濡養而幹缺不圓。

內因性葡萄膜炎內因性葡萄膜炎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全身性疾病有關,如結核、梅素、麻風、風濕、類風濕、寄生蟲、病毒感染、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當處於致敏狀態的葡萄膜組織,再次接觸到同樣的致敏原時,即產生抗原—抗體反應。本病的發生大多是自身或外來的抗原所導致的免疫反應。

治療

(一)普通康復療法
尋查病因,積極治療與眼病有關的全身病,如抗風濕、抗結核、抗梅毒、抗感染、驅寄生蟲等。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肝經風熱
起病較急,目珠墜痛,羞明流淚,視物模糊,抱輪紅赤,瞳神緊小,神水混濁,黃仁晦暗,紋理不清。全身可兼有頭痛、發熱,口乾,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祛風清熱.
[方藥]新制柴連湯加減:柴胡12克,黃芩12克,黃連7克,梔子12克,龍膽草7克,木通12克,赤芍12克,蔓荊子12克,荊芥7克,防風7克,青葙子16克,茺蔚子12克。
2.肝膽濕熱
瞳神甚小,目痛拒按,白睛混赤,神水混濁,甚者黃液上沖,全身多見口苦咽乾,小便黃赤,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瀉肝膽.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2克,黃芩12克,梔子12克,柴胡12克,生地16克,赤芍12克,木通12克,車前子16克(布包煎),生大黃12克(後下),茺蔚子12克,青葙子16克。若兼黃液上沖者,加生石膏35克、知毒12克,以清泄陽明;赤痛較甚或血灌瞳孔者;加丹皮12克、紫草12克,以涼血散瘀。
(三)現代西醫治療

(1)散瞳劑:初期即應迅速散瞳,即可防止虹膜後粘連,又可解除或減少虹腆和睫狀肌的痙攣,緩解疼痛,且還能促進睫狀體血管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病情恢復。常用l%阿托品液點眼,每口1—3次。如瞳孔散大不充分,可加用1%一2.5%苯腎上腺素點眼。甚者,可在近角膜緣球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o.1一o.2毫升(1%阿托品、4%古柯鹼和o.1%腎上腺素等量混合液),中老年人前房較淺者,可用1%~2%後馬托品液散瞳,以策安全。
(2)皮質類固醇:前葡萄膜炎者,一般採用局部用藥,點用o.5%醋酸可的松眼藥水,或結膜下注射強的松龍o.3~o.5毫升,或地塞米松2,5毫克。後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常配合全身套用。口服強的松片30—60毫克,每日1次晨服,隨病情改善逐漸減量。病情嚴重者,也可用地塞米松每日lo毫克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
(3)非甾體激素抗炎藥:常用消炎痛25毫克,每日2~3次;或阿司匹林o.5克,每日3次。
(4)免疫抑制劑;對於嚴重性病變,使用皮質類固醇療法無效或禁用時可考慮試用免疫抑制劑:①環磷醯胺,常用口服量為50~100毫克,每日早飯前1小時內服或分早晚兩次服用,—般連服2周為1療程。最常見的副作用有脫髮、噁心、嘔吐,能抑制造血功能,故應定時檢查血常規:②瘤可寧:口服量每日2—10毫克,能輕度抑制造血功能,偶有噁心、嘔吐及食欲不振。一般開始每日2毫克,逐漸加量:③疾寧(簡稱6—MP);每日50~100毫克,分2~3次服用。可有減少白細胞及血小板,偶有口腔炎、腹瀉和胃腸不適等副作用,④硫唑嘌呤:口服每日50~100毫克,10天無效則停用。肝腎功能不全者、孕婦應慎用或禁用。
(四)局部熱敷療法
常用熱水或內服中藥藥渣煎水作濕熱敷,以退赤止痛。
(五)中藥製劑點眼療法
可選用lo%黃芩眼藥水或10%~50%千里光眼藥水點眼,每日4-6次。
(六)針刺穴位療法
常用穴可選睛明、攢竹,瞳子髎、絲竹空、肝俞,足三里,合谷,每次取局部2穴,遠端配l-2穴,耳針可取耳尖、神門、眼等穴。

預防與護理

(1)積極治療原發病。
(2)提高機本免疫力,加強營養,適量運動,不過食膏梁厚味
(3)注意面部清潔衛生。

嚴防葡萄膜炎危害及早正確診治是關鍵
專家指出,葡萄膜炎會誘發眼睛發紅,疼痛;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狀,必須及早正確治療。
1、明確診斷。葡萄膜炎的種類多達上百種,而查清其種類和了解其與全身疾病的關係,對於治療至關重要。
2、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葡萄膜炎患者的情況千差萬別,因此不能對所有患者都採用一種治療方案,有的需要套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有的需要注射治療,有的只點眼藥就可以了。
3、中西醫結合治療。採用西藥針對眼症治療,選用中藥調理全身機能,如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狀況等,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4、適時手術。對合併青光眼、白內障的病人,在患者症狀得到控制後進行手術效果良好,不易復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