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即化:巫昂的美食天涯

入口即化:巫昂的美食天涯

此書是巫昂最新美食文章的結集。書中頻出金句,訴及愛情、親情、理想、事業,將童年、往事、人生的感慨擁攬入懷,讓你愛上吃,愛上這酸甜苦辣如美食般的人生。 “飲食是可疏淡可濃烈可刺激可酸辣的,一般吃得越複雜,越明白活著的一點兒淺顯的道理:你的心可以像酸湯一樣濃,但情緒大可以跟添入的水一樣無味……很多人在說,自己活得輕飄飄的,活著沒什麼目的,也沒什麼核心,表面上也有份工作,有個婚姻,但存在感弱得跟一坨小屎差不多,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我細著想想,也許他們從來沒有真的熱愛過什麼,除了愛一個具體的人,對某樣事物的愛都好像雞毛撣子撫過落灰的家具。熱愛是每個細胞都深入,注意力專注,熱愛到連自己的喜怒哀樂好啊壞啊,都忘掉。對一根肉絲,對一滴香油,對一口湯,倘若熱愛至此,存在感就在味蕾上紮根了。” 巫昂的美食文章就是這樣鞭辟入心,讓你吃到感動落淚,吃到覺得活著真好。

作者簡介

巫昂:詩人、作家、專欄作者、編劇、淘寶店主。先後就讀復旦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曾為《三聯生活周刊》記者,在《南方周末》、《新周刊》、《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東方早報》等媒體開設專欄,包括文娛、美食、生活、心理信箱等系列,並持續創作詩歌與小說。旅行各地,時居北京,已出版《正午的巫昂》、《從親人開始糟蹋》、《愛情備胎》、《誰都是情聖》等作品。她的美食文章理論結合實踐,一邊博識著,一邊幽默著,還記錄了巫昂與張越、小寬等朋友一起尋吃的故事,從吃出感動和熱愛,吃出食物和生活的萬千滋味。

出版推薦

名家推薦

光看目錄就饞得我喉管直跳!然而,這本書里,入口即化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別的。

——台灣著名演員趙文瑄

一飲一啄,都有故事。

——著名作家沈宏非

巫昂的詩我特別喜歡,小說也寫得地道,沒想到美食的文章會如此精美,讓我口舌生津,書中所寫美味,都值得品嘗,正如閱讀她的毎一篇文字。

——著名作家李西閩

編輯推薦

你可以在這本書里讀到好吃好喝的門道,也可以讀到真正吃貨的生活精神。巫昂用美食天涯丈量腳下走過的路、遇見的人,讓你的口腔迅速分泌出饞蟲的口水,愛上一蔬一飯的繽紛滋味;也讓你去見識她見識的那些人,聽說過的那些需要好胃口來消化的故事……她的理解與安慰、溫柔與鼓勵都是具體的、俏皮的、絕不世故的。她讓你重新燃起對生活的愛,對人世的愛。

她說,吃到了好吃的東西你還捨得去死嗎?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巫昂。

目錄

各種各樣的食堂 ................. 001

巴塞隆納的海鮮飯 ............... 003

想去墨西哥吃點什麼嗎 ........... 005

尼泊爾食者 .................... 007

最後的晚餐 .................... 009

世界盃的夜宵 ................... 011

母親般的自助餐 ................. 013

熱乾麵之戀 ..................... 015

此物最涼 ....................... 018

粽有千古風情 ................... 020

有魚有竹就不俗 ................. 022

那些能吃很多東西的人 ........... 025

腸情播報 ...................... 027

鹹飯聖經 ...................... 030

臭臉女招待 .................... 032

愛吃鬼迷失於泉州 ........... 035

麵包房情史 ........... 037

廈門閒仙 ........... 040

貴陽食界私家偵探 ........... 043

無頭蒼蠅吃不到好吃的 ........... 045

蹲坐的河內 ........... 048

日式的吃的和女的 ........... 051

教父家眷的廚藝大戰 ........... 054

用來催眠的西班牙海鮮飯 ........... 057

一個廚娘的惡癖與深情 ........... 060

為了表白的家宴 ........... 06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爬爬蝦 ........... 066

一位英國姑娘在慵懶之都 ........... 069

不明白的不要煮 ........... 072

一個人的流水席 ........... 076

革命之路上的美國主婦 ........... 079

廚房裡的生物學博士 ............. 082

松露姐姐的好吃夢 ............... 085

美食可療傷 ..................... 088

與一隻米小姐共進午餐 ............ 091

深夜不要煮韭菜味的餃子 ......... 094

龍蝦周圍女 ..................... 097

開餐館的理想主義 ............... 100

古早味食堂 ..................... 103

Follow鴛鴦姐姐做私房菜 ......... 106

Diner不了情 ................... 109

海外早茶黨 .................... 112

美食可泡澡 .................... 115

疏淡版待客之道 ................. 118

涼拌米粉婆婆 ................... 137

相當女性化的酸筍 ............... 140

辣菜剩經 ...................... 143

大排檔之歌 ........... 146

沙丁魚是一種廉價的魚 ........... 149

土雞很行 ........... 152

小時零嘴大未必然 ........... 155

永不做飯的女友 ........... 158

燒烤這一夏 ........... 161

浮島食人記 ........... 164

二表哥牌炒米粉 ........... 167

西南暗戰貴州勝出 ........... 170

外國廚娘車輪大戰 ........... 173

懷著舊天著真 ........... 176

炒飯是非常純潔的 ........... 179

改行改到下廚這個境界 ........... 182

羅勒、紫蘇與院中的寂靜 ........... 185

入冬宴客事 ........... 188

賢淑的野菜 ........... 191

摩西斜對面的米粉店 ............. 194

有情吃得飽 ..................... 197

酸的小世界 .................... 200

吃茶 .......................... 203

你對牛好,牛也對你好 ........... 206

四季就在吃裡頭 ................. 209

菜刀傳奇 ...................... 212

乾媽家的流水席 ................. 215

好吃莫過爛攤子 ................. 218

米有早餐真遺憾 ................. 221

飲食的花邊社 ................... 224

一顆有蛋味兒的蛋 ............... 227

他們請客的風格 ................. 230

香草瀰漫的一夏 ................. 233

吃方面的友誼 ................... 235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邊吃 ........ 238

金牛與愛吃之血肉不分的關係 ........... 241

素不素 ........... 244

如果你恨一個人,讓她開餐館 ........... 247

每一個學做麵包的女人 ........... 250

神啊,請給我一袋爆米花 ........... 253

世事紛擾,我有果醬 ........... 256

來軟的還是來硬的 ........... 259

窮人的好朋友麻辣燙 ........... 262

最難將息夜宵時 ........... 265

簡單吃一頓 ........... 268

那些外婆教會我的菜 ........... 271

好廚子從買菜當起 ........... 274

精彩書摘

最後的晚餐

如果餘生僅剩2000秒,我會在發獃中渡過;如果是2000分鐘,也就是一天多點,我希望住在潛水艇內,看看海底生物;2000小時,我要去南美,阿根廷什麼的,住一住;2000天,既六年,那么請讓我體驗下做個男人的滋味,六年時間,足夠,盡情開車、與哥們歡飲,並追求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女人,如果她不願意,那么靜候時機,六年,候得起。

如果,你知道你餘生只能再吃一頓飯,事情就有些不一樣了,無數好吃的湧上心頭,哪個都難以割捨,這才是頗費躊躇的事。

首先,我會希望有一道美味的湯。

平生喝過印象最深刻的湯,在西藏的納木錯湖,1994年夏天,遇到納木錯上的打漁人,父子兩個,他們給我們做了一大鍋鮮美的魚湯,帳篷外架設的土灶,一口直徑得有一米的大鐵鍋,魚肥大無比,一隻得有十幾二十斤,在高原的湖中緩慢長大,水好,空氣好,沒理由身體不好。這樣的湯,適合做最後晚餐的開始曲,南方人喜歡在正餐前先來一碗湯,有湯在胃裡墊底,其他的食物進去,會有潤滑劑,或者溫柔的床墊,大概如此。

然後我希望肉菜是糖醋肉,用尋常五花肉,用糖醋和太白粉醃過,醃到完全入味,用熱鍋熱油翻炒幾下,什麼別的也不用再加,或者加一點點高粱酒,這樣就足夠了,只需要一小碟,不要多,多了覺得膩。然後要一份生薑炒肉片,要新下的嫩薑,肉片切得很薄,刀功要好,也是簡單翻炒的功夫,完全不費力,青菜一碟,是從小吃到大的蒜蓉通菜,就可以。

外加一碗白米飯。

最後的晚餐,不需要吃得很飽,不需要喝酒,也不需要太多難得的食物,自小習得,從來喜歡的,就足夠了,重溫一次,再吃一回,帶些紀念走,勝過遺書千言萬語,智慧一籮筐。

這些東西在跟前,幾乎也別無所求了吧。

如果運氣好,有人陪我一起吃,如果決斷方覺得不好,一定判你獨自吃,也沒關係,如果他們另行開恩,給我放個蝦米今日推薦的歌兒,當做背景音樂,那跟天堂也沒有區別了,容我一個人慢慢把一頓飯吃完,把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生活,重新縫合起來,如此甚好。美國人會讓死刑犯點他最想吃的最後的晚餐,然後儘量滿足之,有些人點了全套聖誕大餐,有些人只要了一隻肯德基的漢堡,和一瓶可樂,有些人,想要吃媽媽給做的鬆餅,有些人,他心情實在不好,只能抽一支煙,不想增加離開人世的後悔度。然而,美味珍饈,如果不是伴隨著在人間的日子,跟在人世結下的各種至親至愛之人一同享用,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很多人在說,自己活得輕飄飄的,活著沒什麼目的,也沒什麼核心,表面上也有份工作,有個婚姻,但存在感弱得跟一坨小屎差不多,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我細著想想,也許他們從來沒有真的熱愛過什麼,除了愛一個具體的人,對某樣事物的愛都好像雞毛撣子撫過落灰的家具。熱愛是每個細胞都深入,注意力專注,熱愛到連自己的喜怒哀樂好啊壞啊,都忘掉。對一根肉絲,對一滴香油,對一口湯,倘若熱愛至此,存在感就在味蕾上紮根了唄。

可是呢,歸根到底呢,離開鳳凰回到鄉下就更好了,沒有什麼比身著灰黑圍裙,一雙沾滿泥巴的雨鞋,在田間蹲著看蚯蚓那百無聊奈的架勢,更性感。沒什麼比接過農婦手中皺巴巴的零錢,跟她說謝謝你啊,更親密。沒什麼比在時而筆直,時而彎曲的公路上獨行,想起遠方的那人,更靜寂。

飲食的花邊社

據說,每個西式名廚都有自己的獨家秘制的醬汁兒,最重要的就是醬汁兒,醬汁澆在即便是白水煮過的蔬菜、肉跟海鮮上頭,食物自身的味道,加上醬汁的,兩股合力好似縴夫和纜繩帶著船在河岸邊前行,那舌尖上的風景,豈是白白給的。

老外的醬汁兒,我不會做,我只是喜歡暗暗揣摩他們約莫放了些什麼,只有中式飲食花邊,我才猜測得準。老外的醬汁,中國的蘸水,都是飲食的花邊,對這些花邊,它們若不在桌上,你並不覺得全無可吃,主菜還在,主食還在,它們一旦出現,你就覺得餐桌有了層次,有了意思,不是那么沉悶乏味的一餐。

我媽林秀莉最愛做的一道蘸水,閩南人叫做蒜蓉醋,顧名思義,裡面有蒜蓉,有醋,有了醋當然得要白糖平衡一下味道,醋跟白糖是一對兒永恆的閨蜜,也會加醬油,加味素,如此放一會兒,待蒜蓉入了味,就可以吃了。

小時候我跟弟弟放暑假,中午林秀莉下班回家,吃完午飯既蒸一小碗帶皮的中等大小芋頭,芋頭是我們當時住的山城南靖最多的食物,跟北方的土豆,非洲人的木薯一個道理。用極其便宜的價格成堆兒買回來,每天又蒸又煮又做湯又炒菜又做鹹飯,蒸著吃的需要挑那些比較“松”的芋頭,我理解“松”就是成熟的意思。我睡眼惺忪醒來,一般都已經三四點鐘了,第一個動作就是奔到廚房去找吃的,掀開鍋蓋一定有香噴噴的芋頭,然後回到小圓餐桌,也一定有一小碗蒜蓉醋擺在那裡,剝開芋頭的皮,越松的芋頭越好剝皮,沾著蒜蓉醋,芋頭的香混合了蒜蓉的刺激,如此入口,幾乎不怎么需要咀嚼,芋頭已經化在口中,真箇“天牌的”(閩南人形容極度好的東西)。

蒜茸醋可不止這個用途,林秀莉同學做高麗菜飯的時候,也一定要做一份,高麗菜飯就是圓白菜跟五花肉鹹飯,一定是五花,切成細方塊兒,讓油包裹著高麗菜。做鹹飯一定是菜肉跟洗過的米要在鍋里炒過,不解為何,沒炒過的米就是沒有炒過的好吃,這個黃金規則在俺們那裡的鹹飯裡頭從來不變。蒜蓉醋是在吃飯的時候,往裡放一點兒,也可以撒白鬍椒粉,其功效都是為了增加飯的香氣。

這個蒜蓉醋,被我升級成巫姐蘸水,其實往裡面加了魚露,貴州的辣椒粉以及越南產的香辣椒等物,改成了時下人們更喜愛的辣味,在SHU手工店裡賣得甚好。我推薦人們用這個吃煎豆腐,都要挑選老的,不要嫩的,如果是小鎮豆腐作坊做出來的粗糙的老豆腐,就更好吃了。貴州人吃折耳根辣味蘸水,用它來吃烤串兒,也在米粉裡面下這樣的蘸水,湘西人的米粉店裡,各種花邊更多,有酸蘿蔔,酸豆角,泡椒跟泡菜,每次吃粉,我總是各種花邊各來一大勺,縱然是素粉,也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西南人吃飯,常常以備一份蘸水,我還很懷念廣西的老友醬跟黃皮醬,老友醬用來吃酸筍米粉的時候吃,黃皮醬是肉類的好朋友,叉燒沾黃皮醬,太解膩了。想到這兩位老朋友,滿口生津,想起南寧熱騰騰的夏天,菜市場的一碗螺螄粉,以及再來一碗老友粉。好吃的東西,常常隱於菜市場,就好像俺們漳浦最好吃的滷鴨,在西湖菜市場一家小店。我們吃滷鴨的時候,會沾廈門的甜辣醬,說起來,甜辣醬跟海蠣煎也是天生一對,前一陣兒北京草莓音樂節,美食街上也有海蠣煎,號稱台灣古早味,買來一吃,除了地瓜粉很多很多,海蠣無味極了,更要命的是,配套的居然是西式的番茄醬,內心不爽的指數飆升,很想當即組織一個搖滾樂隊,嚎叫著請他們滾蛋。

挑吃的人,真是社會的禍害。

世事半個輪迴人生一盞油燈,換了燈芯添了油,還是依舊如故的人,吃著密密粘粘的酸湯火鍋,吐一點兒時事的槽,不激烈不昂揚,我喜歡這種疏淡的友誼。

不單是友誼吧,長久的情感都有疏淡這種特質,但飲食是可疏淡可濃烈可刺激可酸辣的,一般吃得越複雜,越明白活著的一點兒淺顯的道理:你的心可以像酸湯一樣濃,但情緒大可以跟添入的水一樣無味。可惜我明白這個道理後,已經快要四十年過去了。

紫蘇的用處就更多了,宋莊有家餐廳,用紫蘇炒黃瓜,非常好吃,還有紫蘇炒苦瓜,紫蘇炒西紅柿,以及紫蘇做魚湯,把紫蘇的紫與蘇,套用得淋漓盡致。我最喜歡紫蘇包著烤牛肉吃,韓式燒烤裡面最常用的吃法。改日,我打算組織一個燒烤局,先到她家采些紫蘇,再用貴陽式燒烤法,上面是是鐵絲網,把所有的東西,不管肉、蔬菜還是海鮮,豆腐,都放在上面直接烤,然後沾著貴州的燒烤辣椒一起吃,包上紫蘇葉。

那樣的日子,該有多么神仙啊!你還捨得死嗎?

我在想,如果不服務於國家電視台,張越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會做一個廚子嘛?像我,如果不寫東西,或許會是一個做飯做得很不錯的家庭主婦,常常得鄰里的稱讚,在那些暗淡的夜,覺得平生似乎有所失,又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想想還是睡吧,第二天還要早起給一家人做早飯呢。

另一個金牛吃友,是在《新京報》當美食記者的小寬,他首先是我寫詩的小朋友,把寫詩的力氣勻出來一部分找吃的,每次我進城,到了飯點兒茫然無措時,總是給他打電話:“小寬啊,中關村一帶有什麼好吃的館子?”他一定給我一個具體館子,過去一吃,也一定有他推薦的道理,這種人肉指南針,也只有金牛座人格才做得到。

我為認識這些金牛們感到榮耀。

附:

本書由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榮譽出版

樣書、媒體資料以及各類文案索取 或 各類行銷宣傳活動事宜 請聯絡: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中央路165號郵編:2100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