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結膜炎

兒童過敏性結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是由變應原激發、IgE介導的眼部炎症疾病,主要由I型及IV型超敏反應引起,是兒童非感染性眼部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環境的變化,變應性疾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兒童變應性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變應性疾病是一類系統性疾病,包括過敏性結膜炎、變形性鼻炎、變應性皮炎、哮喘等不同器官表現。在診療過程中,兒童過敏性結膜炎與其他變應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疾病分類

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

是兒童最常見的一類過敏性結膜炎,主要過敏原是植物花粉,在夏季花粉熱發作的季節較常見。

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

該類型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無特定季節性或特殊氣候環境,主要過敏原為塵蟎、動物皮毛、空氣中懸浮灰塵、濕冷空氣、特殊氣味等。眼部症狀通常較輕緩。

春季結膜炎

又稱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具有較強的季節性,過敏原通常是花粉。本病見於春夏季,秋冬季可自行緩解,次年春夏季又會復發,反覆多年後有脫敏趨勢,症狀可緩解或消失。

巨乳頭性結膜炎

多見於長期佩戴角膜接觸鏡患者,在兒童中較為罕見。

發病原因

對於對大多數人並不引起反應的某些物質,當通過接觸、吸入、食入等各種途徑,在一些具有遺傳等因素的人則引起過敏反應,因此,現在的觀點認為,遺傳和環境之間的相互複雜作用是變應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兒童過敏性結膜炎較易發生在那些患有其他變應性疾病的兒童中,如哮喘、濕疹等。常見的過敏原有植物花粉、動物皮毛、特殊氣味如香水等、空氣污染、塵埃、煙、滴眼液等。

發病機制及病生理

過敏性結膜炎是變應性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免疫機制在其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正常結膜及其附屬器組織含有肥大細胞,每個肥大細胞中含有數百個異染顆粒,細胞膜上含有數十萬個IgE受體。當致敏原(抗原)溶於淚液膜中進入結膜與結膜內的B淋巴細胞結合就會產生漿細胞,漿細胞能合成並釋放出特異性IgE抗體,這些IgE抗體與肥大細胞表面的IgE受體結合。當再次接觸致敏原時,這些抗原會通過淚液膜與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抗體作用,導致肥大細胞內異染顆粒產生脫顆粒變化,並釋放多種炎症介質,包括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趨化因子等,引起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過敏性結膜炎的炎症反應和眼部刺激和瘙癢症狀。

臨床表現

過敏性結膜炎,無論是那種類型,急性發作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癢(99%-100%)、異物感(72%-80%)、畏光流淚、眼部燒灼乾澀等,伴有分泌物,一般很少影響視力。有研究顯示,在過敏性結膜炎就診患者中超過75%是以眼癢為主要就診原因。當兒童出現經常揉眼、流淚、頻繁眨眼並可能伴有過敏性鼻炎表現、連續打噴嚏、咳嗽等現象時,應注意是否患有了過敏性結膜炎,需及時診治。此外,因兒童具有貪玩的個性,手部衛生差,反覆揉眼還會引起繼發的眼部感染。
兒童過敏性結膜炎在眼部體徵上主要表現有黑眼圈、眼瞼腫脹、結膜充血水腫、濾泡和乳頭增生、角膜緣膠樣增生,重者可能會出現角膜的浸潤。相對成人而言,兒童過敏性結膜炎出現球結膜及穹窿部的結膜水腫和黑眼圈更具有臨床診斷意義。且兒童過敏性結膜炎長存在症狀和體徵的不平衡性。

診斷及鑑別診斷

準確及時的診斷對於對症治療過敏性疾病非常重要,能夠及時控制疾病進展、減少不必要的損傷。診斷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有好的臨床病史包括有明確的過敏原接觸史,或過敏原雖不明確,但在某一特定環境、特定季節、特定氣候等發病;有特應性皮炎(atopicdematitis,AD)、過敏性鼻炎(atropicrhinoconjunctivitis,AR)或哮喘及喘息性支氣管炎病史也有助於診斷,特別是針對兒童不典型的AC診斷有決定性意義。(2)具有眼癢、眼紅、流淚、畏光、瞼結膜乳頭與濾泡、球結膜顏色的改變等臨床表現。(3)抗過敏治療效果顯著。(4)必要時細胞學檢查,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加,但Abelson指出塗片無嗜酸性粒細胞並不能排除過敏性結膜炎,因該細胞位於結膜深部,Bonini等也發現結膜基質中的過敏反應更嚴重;皮膚試驗、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和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中IgE水平的陽性結果有助於過敏性結膜炎的診斷。
該病主要與各類感染性結膜炎相鑑別。

疾病治療

對於變應性疾病,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治療關鍵。但大部分患者很難確定過敏原,因此對於過敏性結膜炎治療完全是症狀性,目的在於減輕患兒痛苦,緩解症狀。

物理治療

眼部冷敷能夠是局部溫度降低、血管收縮,減輕瘙癢、灼熱等症狀。在症狀較輕的患者,冷敷是一種方便、快捷、有效的緩解措施。

藥物治療

(1)局部點眼藥:局部用藥具有起效快、不良作用小的特點,是治療過敏性結膜炎最常見的臨床用藥,根據作用機制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抗組胺藥、肥大細胞穩定劑、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類藥物,在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劑。以上藥物均應在眼科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2)全身用藥:口服藥物一般可提高順應性,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主要為口服抗組胺藥,具有作用持久的特點,

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兒童過敏性結膜炎均能靠藥物治療得到很好的緩解,對於嚴重併發症如角膜斑翳等可採用手術治療刮除斑翳、覆蓋羊膜等,促進角膜的修復。

特異性免疫治療

又稱脫敏治療。臨床實踐證實,經過正規的脫敏治療者多可終身受益,是一般的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的,但目前沒有對過敏原缺乏標準化標準,且很多過敏原無法找到,所以該治療仍需進一步研究。

疾病預後

大部分患者在經過避免接觸過敏原、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後均能得到很到的預後,但因過敏性結膜炎是環境與遺傳共同作用的一類疾病,並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治癒,患者存在反覆發作的特點,因此患兒家長應對此病加以重視,需要做到提早預防、儘早就診、加強護理,以減少該病對兒童帶來的痛苦。

疾病預防

對給疾病的預防主要在於避免接觸過敏原,改善生活環境衛生。有研究顯示,產婦營養最佳化對於小兒的特異性免疫發育有特殊價值,且母親妊娠期戒菸將減輕小兒變應性疾病發作的嚴重程度,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疾病護理

(1)切斷過敏原:一旦知道過敏因素後,應避免再接觸,停止過敏物的刺激,尤其在過敏好發季節更應加強兒童的護理。此外,需改善生活環境。
(2)眼部冷敷:可緩解患兒眼部瘙癢、紅腫的症狀,減輕痛苦。切不可使用冷水或冰水直接沖洗眼睛,這樣會造成過敏症狀加重,甚至感染的發生。
(3)避免揉眼:家長應監督患兒不要揉眼,因其會導致感染性結膜炎的發生。
(4)注意休息、健康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