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財商培養規則

兒童財商培養規則

專家對家長們的這一舉措給與了肯定,認為這不但可以為孩子的未來準備一份充足的助學資金,還有助於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通過購買教育類保險的形式,只要按期交納相應的保費,就可以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領取教育金,解決孩子未來上學的學費問題。 賈雯表示,家長除了引導孩子有計畫、有節制的消費習慣以外,還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參與家庭的理財活動。

培養規則

迎來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在滿足孩子們小小心愿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制訂一份理財計畫送給孩子,如少兒保險、少兒基金定投、少兒儲蓄卡等。為更好地幫助家長們制訂專屬於孩子的理財規劃,京華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專家對家長們的這一舉措給與了肯定,認為這不但可以為孩子的未來準備一份充足的助學資金,還有助於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兒童財商養成規則

0歲-6歲

保障 首選商業醫療險
很多家長認為買疾病類保險不吉利,思想上傾向儲蓄類的年金險,一旦發生險情時卻手足無措,所以理性地為孩子購買保險是保障生活的有效途徑之一。
安邦人壽北京分公司理財規劃師賈紅表示,北京市戶口的寶寶可享有“一老一小”社會醫療保險,但只能報銷一部分費用,建議家長給寶寶投保商業醫療保險作為補充。
需要強調的是,少兒高發的白血病是免疫系統疾病,屬於重大疾病範疇,而且高昂的治療費用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賈紅建議一定要給寶寶投保大病保險。如果預算有限,可以投保消費型定期大病。一般情況下,類似的產品僅需月投入二三十元即可擁有約20萬元大病保障。如果預算無障礙,為孩子購買終身大病也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信誠人壽湖北省分公司總經理董俊武強調,為孩子投保,不是買得越多、保額越高越好。保監會規定,為孩子投保以死亡為賠償條件的保險,累計保額不得超過10萬元,超過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費也無法獲得賠償。
理財 培養理財意識
工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理財師賈雯表示,父母可以從孩子5歲左右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首先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消費習慣是否合理,分析存在哪些問題,然後進行正確引導。比如針對隨意花零花錢且花完就要的情況,家長可讓孩子通過做家務的方式獲取零花錢,然後讓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家長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好的消費習慣及時給予教育指正。
兒童節,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金牌理財工作室理財師何溪認為,小朋友理財主要以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為主,“賺錢”為輔。家長應該多向孩子灌輸理財理念、消費理念,如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積少成多的概念,逐步使孩子理解儲蓄、支出等相關概念,並且認識到金錢來之不易,只有節約用錢,合理儲蓄,才能漸漸積攢財富。

7歲-12歲

保障 及時投保教育金
上學以後,雖然有學校統一辦理的“學平險”,但報銷和保障額度有限。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父母大多進入中年,收入上行且趨於穩定,考慮到未來教育金是一筆固定且不小的支出,專家建議通過購買教育金產品以保證教育支出。
教育類少兒險主要是為子女準備教育金,針對孩子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提供相應的生存保險金,比如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幾個時期的教育基金,參加工作以後的創業基金、婚嫁基金等,使孩子在人生的各個特定階段都可儲備一筆基金,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通過購買教育類保險的形式,只要按期交納相應的保費,就可以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領取教育金,解決孩子未來上學的學費問題。
賈紅告訴記者,有些家長會選擇基金類理財產品做孩子教育金的儲備,認為收益可能會高些,但此類產品有可能會發生虧損而使本金受損,而且看起來支取靈活的優點也可能使賬戶因各種原因被提前支取或挪用。教育金保險產品是固定時間固定金額領取,可以保證孩子在上學年齡一定會有一筆固定的現金作為教育金用途。
理財 開設兒童賬戶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了理財意識,賈雯指出,家長可以領孩子去銀行開設獨立賬戶,讓孩子定期存錢,將銀行儲蓄的方法、種類、利率等知識逐漸教授給孩子。
據了解,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多數銀行均可開設兒童賬戶。值得注意的是,兒童賬戶以兒童名義申請開立,由父母或監護人中至少一人為合法簽署人並負責操作該賬戶。除了基本的存取款及轉賬功能外,銀行的兒童賬戶還具有儲蓄管理功能。
賈雯表示,家長除了引導孩子有計畫、有節制的消費習慣以外,還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參與家庭的理財活動。比如在給孩子購買生活必需品時,讓他拿出自己壓歲錢的一部分,為家庭分擔;鼓勵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參與愛心募捐等。可以在家通過操作網銀,讓孩子一起參與記賬,並計算收益。

13歲及以上

保障 樹立保險觀念
對於孩子處於此年齡段的父母而言,收入穩定且有一定積蓄,可以購買保險的形式來為子女籌措教育費用,每月按時繳費,可以達到強制儲備的目的。
如果選擇了期繳方式,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教育金保險本身是否有“保費豁免”功能。如果沒有,需要做一個“附加豁免保費保險”,每年僅多增加數十元的保費支出。有了這層保障,一旦當投保人(父親或母親)不幸身故或因規定的原因(如發生重大意外或罹患重疾)喪失繳費能力時,保險公司就將免去投保人之後所要繳納的保費,而孩子的教育金的領取卻不受影響。
賈紅表示,有些家長的觀念是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經濟上資助到成人為止;也有些家長會考慮到資產傳承,將資產轉化為年金產品,照顧到孩子的一生。在此階段,如果父母能夠將正確的保險理念傳授給孩子,其一生都將受益匪淺。
理財 基金和教育儲蓄兼顧
賈雯指出,在孩子有一些金融知識後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挑選三隻基金,一隻股票型基金、一隻債券型基金和一隻混合型基金,每月根據家庭收入情況進行基金定投。賈雯告訴記者,基金定投是非常適合兒童理財的一個投資手段,可以平攤市場風險,同時也平攤成本,收益率也相當可觀。按每月投200元計算,如果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定投,到18歲,按預期年化收益5%計算,本金加上收益將達到69840元,這筆資金將可以作為孩子的大學教育儲蓄金。
何溪表示,在相關產品方面,零存整取形式的教育儲蓄、基金定投、教育年金保險等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家長在培養孩子理財意識的同時,合理地選擇相應產品,從小為子女積攢教育基金,可以有效地解決教育金準備問題。

投保三注意

1.考慮全面保障
一份全面的少兒保障計畫最好是買全意外傷害險、健康險、教育險等全部保障。繳費期最好集中在孩子未成年時,長大成人後,孩子可自己選擇投保險種。
2.家庭投保以家長為主
作為家庭經濟支柱,家長首先要充分保證自身的意外、醫療、重大疾病等保障。每年孩子的保費不宜超過家長的保費,如果不能兼顧,應以大人為主。
3.越早投保越划算
大多數少兒保險產品在出生30天或90天以後就可以投保。一般情況下,投保同樣的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年齡越小,保費會越便宜。

養成四步走

1.小鬼當家塑造理財觀
建議家長先給孩子傳授一些簡單的理財知識,之後再由淺入深。讓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通過按勞獎勵,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零花錢里學理財規劃
家長要從小開始、從零花錢入手,在花錢上出現小毛病時,家長不應進行責備,應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制訂零花錢規劃,提供解決方案等。
3.善用理財工具學本領
部分銀行兒童理財卡可實現賬戶變動提醒、消費限額設定等服務,既滿足孩子自主用錢的需求,也便於家長實時監控孩子的資金流向,及時給出指導和調整。
4.適當參與家庭財富管理
可以從小引導子女以家庭為單位參與理財規劃。比如通過讓孩子為家裡做家務給他製造賺錢的機會,在給孩子購置生活必需品時讓他也拿出自己壓歲錢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