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聲帶小結

兒童聲帶小結

聲帶小結髮生於兒童者又稱喊叫小結,是慢性喉炎的一型更微小的纖維結節性病變,常由以聲嘶、咳嗽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喉炎等疾病誘發。尤其有些兒童感冒後仍毫無顧忌地與小夥伴瘋玩瘋喊、持續發高音,極易發生聲帶小結。男孩較女孩多見,至變聲期有自行消退傾向。其診斷主要依據症狀,即較長時間的聲嘶和喉鏡檢查而得出。

疾病概述

兒童聲帶小結兒童聲帶小結

聲帶小結髮生於兒童者又稱喊叫小結,是慢性喉炎的一型更微小的纖維結節性病變,常由以聲嘶、咳嗽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喉炎等疾病誘發。尤其有些兒童感冒後仍毫無顧忌地與小夥伴瘋玩瘋喊、持續發高音,極易發生聲帶小結。男孩較女孩多見,至變聲期有自行消退傾向。

疾病病因

1、用聲不當與用聲過度 此為本病的重要原因,聲帶小結多見於聲帶游離緣前中1/3交界處,因為該處是聲帶區膜部的中點,振動時振幅最大而易損傷。

2、上呼吸道病變 如感冒、急慢性喉炎、鼻鼻竇炎等可誘發聲帶小結。

3、胃食管返流。

疾病病理

聲帶小結外觀呈現灰白色小隆起,其病理改變主要在聲帶的上皮層。聲帶息肉和小結均可以使發音時聲帶關閉不全,導致聲音嘶啞,並且由於聲帶重量增加,導致發音疲勞。初起的小結柔軟而帶紅色,復以正常的鱗狀上皮,基質呈水腫狀,並有血管增生,血管擴張。中期的小結則較堅實,有纖維化和透明樣變性。晚期小結呈蒼白色,上皮增厚和角化,也有棘細胞層增厚和不全形化。

臨床表現

主要為聲嘶,早期症狀輕,主要是發聲易倦和間歇性聲嘶,聲嘶在發高音時出現。如果繼續發展,聲嘶加重,呈持續性,在發較低聲音時也可發生。

疾病治療

包括適當聲帶休息,糾正不良的發聲習慣,藥物及手術療法。

一般治療

聲帶休息:早期聲帶小結,經過適當聲帶休息,常可變小或消失。兒童的聲帶小結也可能在青春發育期自行消失。即使較大的小結雖不能消失,但聲音亦可改善。若聲帶休息已2~3周,小結仍未明顯變小者,應採取其他治療措施,因聲帶肌長期不活動反而對發聲不利。

發聲訓練:聲帶小結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聲訓練,常可自行消失。發聲訓練可以通過調節呼吸氣流、改變起音習慣、更好地利用共鳴腔等方法來提高發音的效率,協調呼吸、振動、共鳴、咬音等各個器官的功能,改變原來用聲不當的錯誤習慣,緩解喉部的緊張狀態,最終達到科學發音。張寶泉教授50餘年來一直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臨床、教學和研究工作,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全面。

此外,應限制吸菸、飲酒和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濃茶等,還要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粉塵等致病因素。

藥物治療

局部可給予理療和霧化吸入治療。

抑酸藥物治療: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因為喉咽反流造成的咽喉黏膜的慢性炎症,可以治療及預防聲帶小結。

手術治療

聲帶小結切除術:對於較大的聲帶小結,單純休息、用藥或者嗓音訓練不奏效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方法有多種,可視小結大小、部位等具體情況而定。較小的小結可在表面麻醉下通過纖維喉鏡或電子喉鏡下進行切除,但隨著喉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聲帶小結患者採用全麻後在支撐喉鏡下顯微鏡輔助的雷射切除手術及顯微器械微瓣技術手術。目前經口的喉內手術技術日趨成熟,各種類型雷射、顯微器械、等離子刀等切除手段日新月異。

疾病預防

(1)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教育孩子改變用嗓過多、聲音過高等不恰當的發聲習慣。要適當的讓嗓子得到休息。

(2)教育孩子加強身體鍛鍊,不斷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

(3)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不宜猛喝啤酒和飲料。

(5)長時間說話後,不宜立即吃冷飲或喝冷開水,以免刺激。

(6)孩子感冒和咳嗽時,儘量讓他少發聲,減輕聲帶水腫。

(7)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在孩子的變聲期,避免聲帶黏膜遭受局部刺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