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Crist City)是由“像素黑幫工作室”(PixelGangsta Studio )所創造的一座虛擬都市,是”上帝之城“系列遊戲作品的發源城市。也是所有遊戲角色所生活的城市。其中有政客、也有反政府鬥士,有所謂的”英雄“、也有不尋常的”罪犯“。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周邊的石油及礦產被發現,越來越多的政治家、野心家、商界巨頭將矛頭對準了克里斯特城。 在這個充滿了衝突與矛盾的世界中,你所扮演的小人物是否能顛覆傳統,重新定義所謂的正義呢?

城市歷史

①起源

1583年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初涉大陸

被譽為西班牙探險騎士的“昆卡.弗洛雷斯“(Cuenca Flores)於1582年帶領第一批歐洲人來到這裡。弗洛雷斯將眼前的這片大陸稱之為西班牙帝國的”天國“(The City of God)。而在那時,當地原住民印第安人早已在此地繁衍生息了數千年。(以納瓦霍印第安人為主)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585年


交易盛行

初到大陸的西班牙人在納瓦霍人的幫助下,在大陸的西南沿海建起了一個個的村莊集市。一方面將大陸內開採的各種貴金屬礦運回祖國,另一方面,也將來自歐洲的一些輕工業產品賣於當地原住民,並用一些粗劣的日用品與普納瓦霍交換大量貴金屬。

1627年

殖民大陸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大量西班牙淘金者及殖民者湧入大陸,在短短的十年中,一個龐大的殖民根據地在新大陸的西南角躍然而起。1597年,作為殖民者領袖的“弗洛雷斯”利用原住民納瓦霍人與阿帕奇人的矛盾。幫助了普納瓦霍打敗了阿帕奇人。


1648年

落山酋長青年時 落山酋長青年時

落山出世

西班牙殖民不僅將欲望和野心帶上了這片新大陸,還將天花和疾病也一同帶給這裡的原住民。納瓦霍人因疫病等原因,人口驟減。最終,因依賴殖民提供的相應藥物、酒類等商品而成為殖民國的附屬勞力。那一年,是1648年,也是普納瓦霍“落山”出生的一年。(在落山出生僅一周,其母上山採集果實。下山途中不慎失手。落山滾落山下,但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落山”之名也由此而來。

1681年

印第安起義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在受到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幾十年中,納瓦霍及周邊印第安人不僅被視為奴隸,大量印第安女性還被西班牙殖民軍長期蹂躪。西班牙殖民依靠火槍的優勢,不斷讓只有弓箭長矛的印第安原住民趨於臣服。但仍有一部分印第安人不甘於受人奴役,同時也為了能趕走這些外來侵略者,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聯合了三個印第安部落(阿帕奇部落、霍皮部落、肖肖恩部落)一同反抗殖民。並在1681年,在普納瓦霍-落山(Fallen Moutain)酋長的帶領下發起了起義。該起義又稱“落山起義”。


1690年

俾爾肯山條約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歷經了9個年頭,最終西班牙殖民在國內輿論的壓力下以與原住民和解共存的基調在俾爾肯山下的落山部落中簽署和解條約(後人稱之為“俾爾肯山條約)。條約明確了印第安原住民不再成為奴隸,並與西班牙帝國的臣民一同享有新大陸的使用權。但原住民必須交出一切武器、長矛、弓箭,並許諾不再私自打造。同時也限制了印第安人狩獵的習性。在條約簽署時,落山部落的酋長已是“風中之狼”。落山在起義的第六個年頭因槍傷不治身亡。在這9年的起義中,西班牙殖民勢力傷亡692個士兵,318個平民。而印第安原住民則為此次起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人口從原來的1200萬銳減到1690年的380萬。這其中有大部分是因疾病而死。

1732年
 列斯頓大屠殺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732年3月22日,在阿帕奇部落酋長“頭上無角”的帶領下。阿帕奇部族向殖民村落“布列斯頓”發起了復仇式的偷襲行動。他們在駐紮士兵轉移去其他村莊後對該村落發動了奇襲。許多村民在布列斯頓的河岸被殺,從河的上游及兩岸幾乎無人倖免,被害者不分老幼婦孺,房屋被燒掠,農田被焚毀。這次事件中共喪生582人,約合當時布列斯頓西班牙人的四分之三。而這一天,恰巧是耶穌受難日。

1738年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瑞茲事件

俾爾肯山條約簽訂後的48年後,西班牙帝國為了奠定其對“天國”的控制權。派遣了近2萬武裝士兵,大小一百多艘戰艦、補給艦踏上了這片大陸。此後,在部隊行軍過程中。有一位名叫”胡安.瑞茲“的戰士試圖強姦原住民婦女,在被發現後被割去頭皮,帝國遠征軍總指揮”桑托斯.體西亞諾“這位擁有著一半義大利血統的西班牙指揮官藉此發動了一系列對原住民的報復行動。

1811年

墨西哥獨立戰爭

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中,西班牙部隊節節敗退。最終,墨西哥新政府占領了這片北美大陸西南角的土地。並將其更名為“科魯茲”(Cruz)意為十字架照耀的領土。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846年

美墨戰爭

美國與墨西哥戰爭爆發,最終以墨西哥失敗告終。墨西哥政府割讓了其1/3的領土,其中包括了“科魯茲”這片土地。美國正式成為北美大陸的真正霸主。


1890年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印第安人戰爭

在移民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來到“科魯茲”定居生活。當地的印第安人的土地也不斷被占據,原住民不斷的被排擠、同化,文化不斷的被侵蝕。在這種大背景下,印第安人發動了長達20年的印第安人反抗移民的戰爭。但最終於1890年以失敗告終,自此原住民印第安人徹底成為了北美洲勢力最弱,人數最少,文化及語言最落後的族群。而美國則真正的成為了這片大陸的主人。

1898年

克里斯特 建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898年,在各方政、商界的推動下,正式將“科魯茲”設為城市。因信仰差異(美國信仰基督教為主,即耶穌),最終由第一任市長”艾佛森.施耐德“將城市定名為”克里斯特城“(Crist City),意為基督之城。

②崛起

黑金

1900年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900年,由地質勘探學家“施耐德.霍克“率領的考察隊正式對外宣布。其在克里斯特城東北68KM,東南39KM處勘探出多片油田。預計可開採資源達193.5億噸,占當時全美所有石油儲備總量的38.1%。這使得克里斯特城成為全美石油資源儲存量最大的城市。克里斯特城一夜之間,成了整個國家的印鈔機。

1910年

黃金十年

由“費列.羅伯特“為首的工商界巨頭開始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石油上。這個來自地底由史前生物化石所形成的黑色液體資源。自1900發現油田至1905短短的5年間,克里斯特城中與石油有關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諸如”費列.羅伯特“的煉油廠、“施耐德.海森堡(德)”的石油出口貿易公司、“約翰.弗列德“的汽車製造工廠等都在這5年中,依靠克里斯特城的特殊資源,成就了克里斯特城工商業的輝煌。這十年被後人稱之為“黃金十年”。

1921年
寡頭年代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的豐富石油資源,成就了無數的工業家與企業家。在克里斯特城度過了黃金十年後,迎來了一系列產業大亨的出現。其中有“石油大亨-羅伯特”、“石油貿易大亨-海森堡”、“汽車大亨-弗列德”、“鋼鐵大亨-特朗普”等。他們各自圍繞“黑色黃金”將自己的企業不斷做大,最終成為了克里斯特城乃至於整個美國的工商界領袖。在擁有了商業地位以及巨額資本的誘使下,這些行業大鱷們不斷以各種手段打壓競爭對手,追求行業第一。在1928年,這些行業大亨們幾乎都各自占據了自身行業的90%以上的份額。

③涅磐

1933年

克里斯特大地震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1933年8月19日凌晨3點,在毫無防備的情況,克里斯特城經受了8.7級的大地震。整座城市頃刻間陷入血紅的火海之中。房屋倒塌、道路崩壞,空中到處瀰漫著被燒焦屍體的味道,四周此起彼伏的傳來求教的哀嚎。然而浩劫才剛剛開始,1天后,克里斯特城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海嘯。這一天,仿佛城了克里斯特城的受難日。因地震發生在凌晨,絕大部分還沒意識到發生何事,便已被埋在了廢墟之下。而逃離建築以為自己倖免遇難的民眾,又被緊接而來的海嘯所吞沒。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克里斯特城在地震中遇難的人數達67萬人,傷者更不計其數。那一天,是第13任市長上任的第三天。

1935年

黑暗與光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在經歷了大地震後,整個克里斯特在接下來的數年中,飽受疫病摧殘。數十萬民眾死於瘟疫、霍亂、斑疹傷寒等疫病。在數年的黑暗時代中,有一位印第安酋長卻不斷指引民眾在黑暗之中尋找光明!而這種對光明的希望,正是讓克里斯特城延續下去的基石。他的名字叫“黑雲(BlackCloud),是納瓦霍族一個部落的酋長。在他的有生之年,始終活躍在救治疫病的第一線。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健康的民眾不要害怕疫情,在做好一定的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多向需要幫助的城市同胞們伸出援手。這種在心理上的治癒也使得後人們將“黑雲”酋長銘記於心。1938年,“黑雲”死於斑疹傷寒。但克里斯特民眾卻並沒有失去生存的鬥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救死扶傷的隊伍。1953年,克里斯特城重建,也是大地震祭奠20周年。前任市長“理察.溫斯頓“親自參加了市政廳門前”酋長黑雲“雕像的落成典禮。雕像基石上,赫然刻著“黑雲”生前的話語:“生命就像黑暗中閃爍的一絲光明,遙不可及但卻近在眼前。”

1953年
重建

克里斯特地震20年 克里斯特地震20年

1934年,新任市長“理察.溫斯頓”發起了重建克城的運動。工商界巨頭積極回響,並紛紛在城市重建上投入了巨大資金。石油大亨”羅伯特“甚至捐出了自身一半的家產來為城市的基礎建設出力。在之後的十多年中,工商各界始終緊密的協助政府一同重建克城。而克里斯特也因為在這些巨頭的幫助下得以在短短的十幾年中獲得重生。1953年8月19日,在紀念克城大地震20周年之際,新任市長“布萊德.霍溫”宣布克里斯特城重建成功。

1968年

工商業之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隨著城市得以重建,工商產業也在逐步恢復。1963年,地質勘探小組在城市周邊發現了數個稀土礦。而這些稀土則將成為日後克里斯特城除石油外另一項極具價值的資源。隨著城市重建後的復甦景象,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了不少傑出的企業家。這其中有:軍火製造商“瑞恩.修斯“、航空航天公司創始人“彼得.羅“、24H連鎖商店創世人”布萊恩特.斯圖“等。克里斯特城也逐漸成為整個美國的工、商業重鎮,不僅如此,諸多企業家還不斷的將他們的財富投入到城市的建設及其他領域。著名的鋼鐵大亨-特朗普之子-小特朗普花費了1億多美金(折合2015年美國GDP,總值超過140億美元)建造了一棟高達200多米的地標性建築“特朗普大廈”。而軍火商”瑞恩“除了一方面與軍方進行交易外,還不斷向普通民眾出售槍枝。據當時克里斯特郵報報導,當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幾把槍枝。少部分民眾所持有的槍枝甚至能武裝一直民兵團。

④強盛

1973年

移民潮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在城市經濟崛起的同時,各行各業對於勞工的需求也不斷加大。“只要自己不笨、不懶,就一定能找到個賺錢的工作。”一位來自墨西哥的新移民這樣說道。據不完全統計,在1968年至1973年間,克里斯特城的年人口增長率接近了300%。來自於墨西哥、中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各國移民猶如潮水般湧入了這座充滿機會的城市。克里斯特城瞬時成為了發家致富的機會之城。

1979年

房地產崛起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隨著移民潮的到來,城市就業人數爆發式的增長,民眾對居住的需求不斷增加。鋼鐵大亨之子-小特朗普因在早年便開始涉足房地產開發領域,這使得小特朗普在這次移民潮的帶動下,賺得缽滿缽滿。小特朗普自1968年便開始四處購買地皮,並興建大廈、高層建築、別墅區等房地產業務。在短短的10多年間,小特朗普憑藉其極具前瞻性的眼光,一躍成為克里斯特城的房產大亨,並獲得克里斯特市政府的最傑出企業家、城市企業家代表等榮譽稱號。小特朗普,也憑藉其雄厚的資本不斷擴張其在克里斯特城的勢力。到了1979年,除了他的老對手“約翰.斯科特”的斯科特地產外,其幾乎壟斷了整個克里斯特城的房地產生意。

1987年

摩爾提案通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為了穩固克里斯特在國內經濟的領先地位,克里斯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經濟推動政策。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由第28任市長“泰迪.摩爾“推行並最終通過的《摩爾提案》。摩爾主張進一步鼓勵商人利用城市周邊資源來發展工業及商業配套設施,鼓勵房地產、中重工業、商業機構投資併入駐克里斯特城。在財務及政策上大力扶持在克城中投資辦廠及開設企業的工商人士。各部門政府職能必須全力為企業家服務,以經濟發展為城市主要核心目標。在《摩爾提案》出台的五年中,克里斯特城迎來了又一次的經濟飛躍。人口蓬勃發展,城市欣欣向榮。地產升幅達到了890%這個驚人的數字。除此,在政策和政府的推動下,一系列企業家因為其雄厚的實力,不斷吞食、打擊對手。整個城市再次出現了數個幾近壟斷行業的巨鱷,這些寡頭不僅在商界地位顯赫,而且在政界也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甚至有部分商業保護提案都像是專為那些大型企業定製一般。

⑤迷失

1990

馬太效應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城市的高速發展,工商業寡頭的林立,使富人越富,而窮人越窮。兩極分化問題日趨嚴重,社會矛盾一觸即發。隨著更多移民的湧入,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人員飽和,導致了失業率不斷攀升。同時,寡頭們也因為壟斷的優勢,使競爭對手破產,同時壓低員工的工資來獲取更大利潤。底層民眾產生了一系列仇富情緒,隨之而來的,便是犯罪案件頻發。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乞討之人。街頭巷尾出現了亡命的匪徒,為了生存,他們不惜冒著被法律制裁的風險,鋌而走險。克里斯特城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一躍成為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1996

黑幫的崛起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隨著社會的兩極分化,據《克里斯特時報》統計,截至1995年,克里斯特城失業率達到了歷史最高21%。部分底層民眾因為無法償還銀行貸款而露宿公園和街頭。同時,因移民潮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這些新移民為了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不被他人所欺負,本能的形成了一系列以種族為標誌的組織。其中有俄羅斯黑幫“棕熊幫“、日本黑幫”風林火山“、中國黑幫”竹簾幫“、墨西哥黑幫”惡魔天使“、印第安黑幫“石狼部落”以及以”國王-菲利普“為首的數支美國黑幫與飛車黨。這些黑幫,有的靠為商人和政府出力,有些則為了錢財而賣命,還有一部分則只是為了生存。

1999

墮落之城

克里斯特城 克里斯特城

自1990起,犯罪率不斷攀升的現象使政府不得不增加在治安方面的預算。1991年,市議會通過了《克城治安提案》。提案內容除了提高治安預算之外,還希望通過加強警力裝備以及啟用重刑來解決一系列犯罪問題。在兩年後,克里斯特城的重刑犯監獄(刑期大於30年)數從91年的3所,增加到了21所。但這並沒有為城市帶來太久的安寧,隨著巨頭與政府以及黑幫之間的利益鏈關係,許多黑幫成員在被送進監獄後很快便被釋放。只有那些部位政府或者巨頭們做事的黑幫成員才會真正的送進監獄。這也使得整個克里斯特城的黑幫中出現了兩個非常鮮明的對立派系。一方面是以幫助政府及大鱷們做桌底那些見不得人勾當為主的”鷹派“,另一方面則是唾棄那些表面伸張正義,背地裡泯滅人性的企業家、政治家,同時不斷謀求資源,努力在這個城市中立足並生存的”狼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