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夫李維

他還四處奔走,舉辦演講會,為殘障人的福利事業籌募善款,成了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當年,克里斯朵夫·李維,是以主演美國大片《超人》而蜚聲國際影壇的。 他還四處奔走,舉辦演講會,為殘障人的福利事業籌募善款,成了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70年代改編自漫畫的電影「超人」,讓俊俏英勇的克里斯多夫李維,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於1952年9月25日,身高193公分的李維,擁有康乃爾大學的高學歷。
他的演藝之路發跡於CBS影集「生命之愛」,1978年的「超人」以及續集,則將他的演藝事業推向顛峰,讓他成為國際巨星。此後他擔綱演出的「惡街實況」、「似曾相識」、「長日將盡」,都有不錯的票房。
不過,1995年5月李維參加馬術比賽,驚傳摔落馬背,脊椎嚴重受傷,脖子以下全部癱瘓,因而淡出演藝圈。在太太戴娜不離不棄的照料下,超人發揮了驚人的意志力,不僅離開了病床積極接受復健,更致力於推動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希望讓身體癱瘓的患者,重新站起來。
從此,他以輪椅代步,當起了導演。他首席執導的影片就榮獲了金球獎;他還用牙關緊咬著筆,開始了艱難的寫作,他的第一部書《依然是我》一問世,就進入了暢銷書的排行榜,與此同時,他創立了一所癱瘓病人教育資源中心,並當選為全身癱瘓協會理事長。他還四處奔走,舉辦演講會,為殘障人的福利事業籌募善款,成了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這股不信邪的力量,支撐他克服肢體障礙,重回大銀幕,詮釋西區考克的舊片、「後窗」,並執導HBO電影IntheGloaming。不過,一星期前,李維先是因為長期臥床所造成的傷口感染而住院,不料後來卻因此引發全身嚴重感染,在9日因心臟休克陷入重度昏迷,結果隔天便因為心臟衰竭,在紐約過世,得年52歲。
短暫的人生,留下令人難以忘懷的驚嘆號。克里斯多夫·蘭伯特1957年3月29日生於美國紐約長島,父母均為法國人。2歲時隨做外交官的父親一起來到瑞士,後就讀於日內瓦一家私立寄宿學校。12歲時因參加一個舞台劇的演出,而對演戲產生興趣,後來曾前往法國巴黎專研戲劇。 1979年蘭伯特開始涉足影壇,1984年出演首部英語片《泰山王子》而受到矚目。兩年後因在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的《捷運》中有出色表現,而榮獲凱撒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次年與肖恩·康納利搭檔主演的古裝科幻大片《挑戰者》亦是好又叫座。近年除拍片外,也兼做製片人。1988年與美國當紅女星黛安·蓮恩結婚,婚後育有一女,1992年曾合拍《超級贏家》,1994年緣盡分手。1999年2月與Jaimyse haft再婚。

克里斯多夫李維的故事

當年,克里斯朵夫·李維,是以主演美國大片《超人》而蜚聲國際影壇的。然而1995年5月,正當他在好萊塢紅極一時、風光無限之時,一場飛來橫禍改變了他的人生。原來,在一場激烈的馬術比賽中,他意外地墜落馬下,頓時眼前一片黑暗。幾乎是轉眼之間,這位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漢”形象化身的他,就從此成了一個永遠只能固定在輪椅上的高位截癱者。當他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對家人說出的第一句話便是:讓我早日解脫吧。出院後,為了讓他散散心,平緩他肉體和精神的傷痛,家人便推著輪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車正穿行在落基山脈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克里斯朵夫·李維靜靜地望著窗外,發現每當車子即將行駛到無路的關頭,路邊都會出現一塊交通指示牌:“前方轉彎!”或“注意!急轉彎”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過每一道彎之後,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山路彎彎、峰迴路轉,“前方轉彎”幾個大字一次次地衝擊著他的眼球,也漸漸叩醒了他的心扉:原來,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他恍然大悟,衝著妻子大喊一聲:“我要回去,我還有路要走。”
從此,他以輪椅代步,當起了導演。他首席執導的影片就榮獲了金球獎;他還用牙關緊咬著筆,開始了艱難的寫作,他的第一部書《依然是我》一問世,就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與此同時,他創立了一所癱瘓病人教育資源中心,並當選為全身癱瘓協會理事長。他還四處奔走,舉辦演講會,為殘障人的福利事業籌募善款,成了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最近,美國《時代周刊》以《十年來,他依然是超人》為題報導了克里斯朵夫·李維的事跡。在這篇文章中,他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時說: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員,沒想到今生我還能做導演、當作家,並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來,不幸降臨的時候,並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在提醒你:你該轉彎了。
路在腳下,更在心中,心隨路轉,心路常寬。學會轉彎也是人生的智慧,因為挫折往往是轉折,危機同時是轉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