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蘭比爾

故事描寫了賣菜小販克蘭比爾,因為怠慢了警士,說了一句含混不清的話,被警士安上莫須有的罪名,投進了監獄。出獄後,又遭到社會上不公平的待遇,使他無法生存。

作品介紹

小說《克蘭比爾》中克蘭比爾是個走街串巷的賣菜老人。一天,他賣了菜正等著收錢,有個警察命令他走開,說他妨礙交通,他分辯時又硬說他罵了“打死母牛”而被送上了法庭。法官只用六分鐘就審訊完畢,判處他罰款50法郎,監禁15天。克蘭比爾出獄後備受歧視,沒有人買他的菜,他貧困潦倒,借酒澆愁,最後被趕出了棲身的閣樓。這時他想起了不愁風雨的監獄,就鼓起勇氣向一個警察罵了一句“打死母牛”,但是卻未能實現他回到監獄裡去的可憐的願望,只得低垂著頭消失在風雨交加的黑夜裡。

人物形象

克蘭比爾是完全無辜的,他勤勞本分,對法律奉若神明,正因為他老實可欺,警察和法官才為所欲為,他的悲劇完全是不公正的社會造成的。當時儘管有馬蒂厄醫生這樣的學者主持正義,但是法官只相信警察,哪怕是個愚昧無知的警察,因為他是軍隊的代表,這是對德雷福斯事件的明顯的影射。因此我們首先可以說,這篇小說通過克蘭比爾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資產階級司法的虛偽和腐敗。然而由於法郎士在實際鬥爭中逐步接受了社會主義的信仰,所以這篇小說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影射德雷福斯事件的範圍。賣菜老人克蘭比爾被塑造成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受壓迫的勞動人民的典型,他的不幸正是勞動者悲慘命運的反映。法郎士雖然限於他的人道主義思想而只能對克蘭比爾寄予深切的同情,但是這篇小說在客觀上卻深刻地譴責了造成一切不公正的資本主義制度,因此,正如盧那恰爾斯基所說,它在本世紀初資本主義廣為傳播的年代,“不僅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而且成了法國和國外最迫切需要的書之一。”

作者簡介

阿納托爾·法朗士(AnatoleFrance,1844-1924)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親法朗索瓦的縮寫,又因他愛祖國法蘭西,幫以祖國的名字作為自己的

筆名。其父經營一家書店,少年時的法朗士經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置身於書海之中。

19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爾後以寫文學批評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納爾之罪》,在文壇上聲名大噪。以後他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題材小說,如《苔依絲》(1890)、《鵝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鵝島》(1908)、《諸神渴了》(1912)等長篇小說。其中《諸神渴了》被稱作是“情節很戲劇他的一部傑作”(頒獎辭)。此外,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還有短篇小說《克蘭比爾》(1901)、長篇小說《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間還有長篇四部曲《當代史話》(1896-1901)。由於受法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列南的“人類永遠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響,這些作品均流露出歷史循環論、社會改造徒勞無益論的悲觀情緒,但更多的是充滿對社會醜惡的嘲諷和抨擊。1896年末,他成為法蘭西學院的會員。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發生後,法朗士的政治態度開始左傾,與左拉一起參加了為德雷福斯伸張正義的鬥爭。俄國革命期間,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成為法國社會黨成員,贏得左翼知識分子和工人階級的敬仰,1921年參加法國共產黨。

法朗士65年創作的傑出成就,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文壇宗師”,他那“博學、富於幻想,清澈迷人的風格,還有他融合諷刺和熱情所產生的神奇效果”(頒獎詞)以及他創作的眾多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為作家在國內外贏得了極高的聲望。1921年,為了“表彰他輝煌的文學成就,其特點是高貴的風格、深厚的人類嶼、優雅和真正高盧人的氣質”,法朗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國葬。《金色詩篇》、《波納爾之罪》、《苔依絲》、《鵝掌女王烤肉店》、《企鵝島》、《諸神渴了》、《諸神渴了》、《克蘭比爾》、《在白石上》、《天使的反叛》、《當代史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