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威廉·曼徹斯特著作]

光榮與夢想[威廉·曼徹斯特著作]

《光榮與夢想》是2006年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威廉·曼徹斯特,譯者是朱協。 《光榮與夢想》是美國的一部社會紀實作品,作者勾畫了從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前後,到1972年尼克森總統任期內水門事件的四十年間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全景式畫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光榮與夢想》初版,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美國各大報章讚譽紛紛。1979年,商務印書館曾出版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在中國廣大讀者群,尤其是在知識分子中影響深遠,也極大地影響了一大批國內記者的寫作手法。這些影響至今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004年,海南出版社再版《光榮與夢想》一書,首版分上、下兩卷,2006年出第二版,改版為精裝1卷本,不帶盒,字稍小一些,與第一版內容相同。

作品目錄

插圖 插圖

出版前言

原商務印書館出版說明

序幕 溝底

第一部分 應運而起(1932-1941年)

1 最慘的一年

2 羅斯福!

3 萬般激盪

4 羅斯福和民意向背

5 保守派死灰復燃

6 原始恐怖的陰影籠罩下

7 黑夜茫茫,光明在前

8 戰爭邊緣的美國

第二部分 犧牲與變化(1941-1950年)

9 反攻

10 國內戰線

11 曾是丁香滿庭時

12 新日月,新天地

13 開始凋敝的勝利旗幟

14 與哈里相處的日子

15 黑夜裡哈里的一點英雄形象

16 猜疑的年代

17 陷入深淵

第三部分 種下惡根(1951-1960年)

18 分裂之家

19 向右轉

20 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的

21 主席先生,主席先生

22 全速而穩健地進行

23 追求幸福

24 嘟——嘟——

25 整頓受挫

26 將軍可以休矣

第四部分 必得惡果(1961-1968年)

27 美國的一代新人

28 號角又在召喚

29 牢記勿忘

30 手伸得很長

31 偉大的夢和夢的破滅

32 走投無路

33 毛病百出的一年

第五部分 尼克森終於上台(1969-1972年)

34 沉默的多數派的崛起

35 吹毛求疵的頭兒腦兒

36 美利堅分裂國

37 自尊喪盡

尾聲 餘音

致謝 大事年表

作品鑑賞

從部頭上講,每當你想捧起本書的時候,你會望而生畏;而你一旦讀它,就會愛不釋手。曼徹斯特對美國1932~1972年間的精神風貌、社會時尚等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述。 ——阿爾弗雷德·博厄斯(邁阿密《先驅報》)

作者對這段美國歷史進行了精雕細刻,使所有這一代的讀者能再次回味他們曾經歷過的生活。曼徹斯特所著的這本書獲得了非同凡響的成功。——保羅·霍根

曼徹斯特採用實錄的手法,不僅使讀者想急於知道下面接著發生的事情,而且能使讀者曉得,在什麼樣的時間條件下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約翰·布魯克斯(芝加哥論壇·世界圖書》)

從表面看,《光榮與夢想》似乎過於冗雜,有點兒下里巴人,還常有對歷史的自我否定……如果換種閱讀角度,本書是一部通俗的史書,是一段懷舊的旅程,或者說,也是對世界上最大的難題的質疑。——梅爾文·馬多克斯(《紐約時報》)

是這個國家決定性四十年的出色而引人注目的人物素描。——羅伯特·克里齊(《洛杉磯時報》)

這是一本從“補償金大軍”一直寫到“水門事件”的傳記。本書內容引人入勝,語言流暢,讓人愛不釋手。這本美國實錄所寫的是我們這一特殊環境中令人感興趣的歷史。讀曼徹斯特的作品,你完全可能進入角色,同得勝的“補償金大軍”、精神振奮的羅斯福、高舉旗幟的艾森豪、緊張的被解職的麥克阿瑟產生共鳴;你也許會有自己的政治觀點,會反對冷戰、總之,讀本書時,你在參與。  ——紐約《時代周刊》記者 阿伯特·凱茜

沒有一本小說能與這本充滿市井俗話和奇聞軼事的出色的史書相抗衡,書中的故事讓人緊張並有危機感。我想,讀本書時,你時而會眼含熱淚,時而會捧腹大笑;你會一口氣讀完它。——美國原版編者

作者簡介

威廉·曼徹斯特(William Manchester)(1922—2004),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主要作品除《光榮與夢想》外, 他還寫出20世紀多位偉大人物之激動人心的傳記,包括邱吉爾、麥克阿瑟、甘迺迪和洛克菲勒家族。他共寫有18部著作,包括兩部小說,但近年來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屬他為邱吉爾所作的宏篇巨傳《最後的雄獅》(The Last Lio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