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教山戰鬥

"“金俊龍

光教山戰鬥丙子戰爭中的一場戰鬥,爆發於1637年農曆1月4日至6日。

背景

1636年皇太極稱帝,劫持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等,讓他們參賀,不從,困辱百端。金德諴至請駐蹕平壤。十月遣馬夫大至灣上。義州府尹林慶業往見。清軍表示“以十二月二十六日舉兵東來,爾國若遣使更謀和好,則雖兵發在道,當罷歸,且我國稱帝,中朝之所不能禁,汝國欲禁之何也?”朝鮮國王與大臣們爭論。十二月清兵渡江。十三日朝鮮得到訊息,十四日朝鮮仁祖逃江都,未及出城清兵已至沙峴。改逃南漢山城。十五日清兵圍攻南漢山城。二十一日皇太極渡龍灣。二十八日至南漢城下。忠淸監司鄭世規領兵勤王,至險川大敗,被創墮在積屍中。麾下人負之而出,未死。丁丑年正月十三日。慶尚左兵使許完、右兵使閔泳、忠淸兵使李義培等以三萬餘兵戰於雙嶺,皆敗。李義培走死。[1]

戰鬥

全羅兵使、監司金俊龍,到光教山(今大韓民國龍仁市境內)[2]
當時清兵突入左營陣內,奪據高峰之上。守兵皆敗退,若干將領忘身奮勇,率精兵齊進殺退清兵。
金俊龍得到訊息13天后,正月初六日接戰,金俊龍領1萬兵,與清軍全天大戰於光教山,殺清軍甚多,朝鮮史料記載清軍大將牡羊會中彈丸死。[3]朝鮮軍戰到糧盡矢竭,外無救援,中夜移陣,以致士卒潰散[4]。牡羊會很可能是揚古利,中國史料記載揚古利正月初七在山上遭朝鮮士兵伏擊,中彈身亡,清軍撤退。[5]

事後

金自點從正方帶數千兵轉戰至龍津。沈器遠為下四道都元帥領江原監司趙廷虎也在龍津。鹹鏡監司閔聖徽、北兵使李沆、南兵使徐祐申等領兵至。皆認為寡不敵眾,不敢戰。到二十八日,清軍擄走百官家屬,朝鮮兵無鬥志,朝鮮仁祖投降。
掌令朴遾彈劾金俊龍戰敗,但是大臣們紛紛為金俊龍說情,就連清軍也說丙子戰爭最難對付的就是金俊龍。[6]朝鮮備局稱:“金俊龍,以全羅兵使,雖有潰軍之罪,而光教山之戰,得一大捷。”國王赦免了他。[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