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十八羅漢手

先天十八羅漢手達摩祖師在少林講經時所創,起源於宋朝,先天十八羅漢手注重精、氣、神、力的修煉,每個單勢都是練氣的樁功,即可使精、氣、神、力充足,又可使下盤穩固,合起來演練,又有豐富的變化,具有極強的實戰技擊價值。

簡介

先天十八羅漢手為達摩祖師在少林講經時所創。相傳北宋初年,

燕飛霞習練先天十八羅漢手燕飛霞習練先天十八羅漢手
達摩在少林寺向眾僧講經說法,見眾僧個個面黃肌瘦,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於是授以先天十八羅漢手單勢。眾僧人修煉不過三月,個個精力充沛,滿面紅光。後來,達摩又教眾僧把單勢聯接並變化起來演練,即每一羅漢動作變六招,十八羅漢的動作變化一百零八招,成為內容豐富、剛柔相濟的少林拳術。
先天十八羅漢手注重精、氣、神、力的修煉,每個單勢都是練氣的樁功,即可使精、氣、神、力充足,又可使下盤穩固,合起來演練,又有豐富的變化,具有極強的實戰技擊價值。

傳承

崆峒派始祖飛虹子早年曾在少林寺習武,學得此拳法精髓,後入崆峒山研道,創立崆峒派,為紀念達摩祖師,飛虹子把先天十八羅漢手編入崆峒派武術中最初級的飛龍門下,作為基礎拳法練習。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崆峒派第十代掌派燕飛霞曾遊走於江湖,教授崆峒功夫,其中便包括先天十八羅漢手,他的無錫弟子何劍川憑藉此拳法先後在1984年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2007年中國星藝術節影視武術全國總決賽和2011年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中獲得優秀獎和金獎。
現如今,習練此拳法的多為崆峒派門人,傳承者有陳燕青何劍川和浦小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