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張中芙蓉鴛鴦圖

元張中芙蓉鴛鴦圖

元張中芙蓉鴛鴦圖是一幅中國元朝時期張中創作的中國畫作品,現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館內。

基本信息

【名稱】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
【年代】元代
【簡介】紙本,墨筆,縱46.6、橫56.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畫作賞析

此圖寫秋高氣爽時節,水邊一叢木芙蓉舒枝展葉,枝頭綴滿花朵。水中一對鴛鴦在清波中嬉遊,雄的低首弄波,雌的仰頭鳴叫。筆墨粗簡樸實,山石不以苔點修飾,略具唐人餘韻。自識“至正十三年五月張子政為德章作”。按至正十三年為公元一三五三年。詩塘留有近人吳湖帆題跋,可知曾為吳氏收藏。

作者簡介

張中,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約活動於至正年間。一名守中,字子政,亦作子正,松江(今上海松江)人。碹曾孫。山水師黃公望,尤擅繪花鳥,多以水墨點簇暈染,生動而富韻味,偶爾設色,清雋雅致。與王淵並稱元代水墨花鳥畫代表畫家。他注重寫生,因精通水墨寫生被時人譽為“寫生第一”。
張中作品筆法靈動,墨色淡雅,風格神清骨俊。如果說王淵主要是完成了院體花鳥向水墨花鳥的轉變,張中則完成了水墨花鳥向寫意花鳥的轉變。明代沈周、周之冕、陳淳均受其水墨花鳥畫法的影響。
存世作品有《芙蓉鴛鴦圖》、《枯荷鴛鴦圖》、《桃花幽鳥圖》等。至正十三年(1353)作《芙蓉鴛鴦圖》軸,紙本,水墨,縱147厘米,橫56.8厘米,描繪一對鴛鴦在溪流中戲水,活潑多姿栩栩如生;水上藻荇徜徉,水波線條流暢富有動感;溪岸芙蓉花兩株,或含苞待放或盛開;坡石間野菊、蒲草隨風飄拂,氣韻野逸。用筆兼工帶寫,與王淵相似。左上款署“至正十三年五月,張子政為德章作”。此圖經明代沈貞吉、薛益,清代內府及現代畫家吳湖帆收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