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事親研究

儒門事親研究

《儒門事親研究》是1998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國鋼。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研究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派代表張子和及其名著

《儒門事親》的專著。上編“《儒門事親》新論”主要涉及《儒門事親》

一書本身的有關問題。首章採取縱向方式逐卷討論,如刊本的形

成、流傳;全書構架及內部聯繫;有關卷次篇目的撰寫情況及疑義

考證;張子和及其友人、弟子、家庭等有關史料考稽及分析等,既是

對後部專題研究的簡要提示,又是對《儒門事親》醫史文獻方面的

基本概論。第二至十二章,以橫向方式分專題討論,涉及張子和最

有特色的汗、吐、下、補諸治法,分別予以內涵界定、綜合歸納。對

諸治法的理論創見、臨床運用、方藥辨析、治療機理等方面都以較

新的視角進行探討。對攻邪療法的治療機理、非藥物療法特色、方

劑理論及組構衍化、臨床各科治療特色及規律,從理論創新與臨床

特色兩方面進行探討與總結,試圖從新的認識層次以闡釋其學術

理論、歸納其學術觀點。希冀對發展和突破傳統的理論模式、啟迪

疾病治療學的新思路、指導現代臨床有所助益。第十三章的宗旨

則已於題解中作了說明,作為“《儒門事親》新論”的附論與結束。

下編“《儒門事親》新校”是奉獻給讀者的一個較好的新校本。

說到“新”,是指校勘所據底本雖然一樣,但未走只在明・邵輔本系

統內互校的老路,汲取了新的對校與參校本,較好地解決了歷次校

勘都無法校正的訛誤,使醫理文義基本暢達無礙,成為對《儒門事

親》系統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品目錄

目 錄
上編 《儒門事親》新論
第一章 張子和《儒門事親》概述
第一節 張子和生平有關史料簡述
第二節《儒門事親》的編撰與構成
第三節《儒門事親》刊本的流傳概況
第二章 張子和汗法研究
第一節 張子和汗法的內涵
第二節 張子和汗法的特點
第三節 汗法治療機理――“開玄府”探討
第四節 汗法醫案略析
第三章 張子和吐法研究
第一節 張子和吐法概述
第二節 涌吐方藥探討
第三節 張子和涌吐治療機理探討
第四章 張子和下法研究
第一節 張子和下法的內涵與功用
第二節 張子和下法的臨床運用
第三節 下法方藥辨析
第四節 張子和下法治療機理探討
第五章 汗吐下三法對機體的治療與調節機理探討
第一節“邪去正安”論
第二節“血氣流通”論
第三節“開通郁滯”論
第四節“標本中氣從火從濕”論
第五節“超補償”論的推測與探討
第六章 張子和補法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張子和補法的內涵
第二節 張子和補法的主要學術觀
第三節 張子和補法的臨床經驗發微
第四節 補法方藥簡論
第七章 張子和非藥物療法探賾
第一節 張子和非藥物療法的主要學術觀
第二節 非藥物療法的臨床套用
第八章 張子和方劑理論與組構運用
第一節 七方十劑翼新說
第二節《三法六門方》簡論
第三節《神效名方》說略
第九章 張子和婦科臨床經驗述要
第一節 月經病的論治
第二節 帶證的論治特色
第三節 胎孕疾病的論治
第四節 產、乳病證治
第十章 張子和兒科臨床經驗選萃
第一節 兒科生理、病理、護攝觀
第二節 兒科論治特色舉要
第三節 兒科療法特色簡介
第十一章《儒門事親》外、傷科臨床經驗綴集
第一節 瘍科疾病論治
第二節 皮膚病診治特色
第三節 創傷骨損的證治經驗
第四節 直腸肛門及前陰疾患的證治
第五節《神效名方》外科方的劑型特色
第十二章 張子和五官科臨床治療經驗略要
第一節“火熱致竅病”在五官科的重要地位
第二節 五官科疾患的針、術治療特色
第三節 五官科藥物外治特色
第四節 眼科證治述要
第五節《神效名方》五官科給藥途徑及異位用藥特色
第十三章 張子和學術思想附論
第一節 張子和學術思想源流探
第二節 張子和學術思想對其他醫學流派的影響與滲透
第三節 張子和辨證施治的思維方法簡論
下編 《儒門事親》新校
《儒門事親》目錄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