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誤差

"簡介【儀器誤差】是指由於使用的儀器本身不夠精密所造成的測定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偏差,如使用未經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砝碼、天平等造成的誤差叫做儀器誤差。 計算方法:某些儀器有級數

簡介

【儀器誤差】是指由於使用的儀器本身不夠精密所造成的測定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偏差,如使用未經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砝碼、天平等造成的誤差叫做儀器誤差。

計算方法:某些儀器有級數,計算儀器誤差時,其值=(量程*級數*%/測量值)*100%.如,量程為1000,級數0.5,測量值為500,則X=(1000*0.5%/500)*100%=1% 當測量值越接近最大量程時 儀器誤差值越小。

在基礎物理實驗中,約定(除非具體實驗另有討論):遊標卡尺的儀器誤差限按其分度值計算,而鋼板尺、螺鏇測微計的儀器誤差按其最小分度的1/2計算。

儀器類產品概述

儀器(英文:instrument;apparatus)是為某一特定用途所準備的一套裝置或機器。

儀器通常用於科學研究或技術測量、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生產等用途,一般來說專用於一個目的的設備或裝置。儀器構造較為複雜,屬於高新技術產品;由多個部件組成的。儀器體積、重量、形狀有各種各樣,最小的可以直接拿在手中操作,較大體積的儀器一般被稱為裝置或設備。

釋義:

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法器等均屬於儀器儀表。廣義來說,儀器儀表也可具有自動控制、報警、信號傳遞和數據處理等功能。

儀器儀表能改善、擴展或補充人的官能。人們用感覺器官去視、聽、嘗、摸外部事物,而顯微鏡、望遠鏡、聲級計、酸度計、高溫計等儀器儀表可改善和擴展人的這些官能。另外,有些儀器儀表如磁強計、射線計數計等可感受到的物理量。還有些儀器儀表可以超過人的能力去記錄、計算和計數,如高速 照相機 、計算機等。

簡史 儀器儀表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據《韓非子·有度》記載,中國在戰國時期已有了利用天然磁鐵製成的指南儀器,稱為司南。古代的儀器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多屬用以定向、計時或供度量衡用的簡單儀器。17~18世紀,歐洲的一些物理學家開始利用電流與磁場作用力原理製成簡單的檢流計,利用光學透鏡製成望遠鏡,奠定了電學和光學儀器的基礎,用於測量和觀察的各種儀器遂逐漸得到發展。19世紀到20世紀,工業革命和現代化大規模生產促進了新學科和新技術的發展,後來又出現了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等,儀器儀表因而也得到迅速的發展。現代儀器儀表已成為測量、控制和實現自動化必不可少的技術工具。

分類 儀器儀表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綜合產物,品種繁多,使用廣泛,而且不斷更新,有多種分類方法。按使用目的和用途來分,主要有量具量儀、 汽車 儀表、電離輻射儀表、 拖拉機 儀表、船用儀表、航空儀表、導航儀器、駕駛儀器、無線電測試儀器、建材測試儀器、地震測試儀器、大地測繪儀器、水文儀器、計時儀器、農業測試儀器、商業測試儀器、教學儀器、醫療儀器、環保儀器等。屬於機械工業產品的儀器儀表有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分析儀器、實驗室儀器與裝置、材料試驗機、氣象海洋儀器、電影機械、照相機械、複印縮微機械、儀器儀表元器件、儀器儀表材料、儀器儀表工藝裝備等13類。它們通用性較強,批量較大,或為儀器儀表工業所必需的基礎。

各類儀器儀表按不同特徵,例如功能、檢測控制對象、結構、原理等再分為若干小類或子類。工業自動化儀表按功能右分為檢測儀表、顯示儀表、調節儀表和執行器等。其中檢測儀表按被測物理量又分為溫度測量儀表、壓力測量儀表、流量測量儀表、物位測量儀表和機械量測量儀表等。溫度測量儀表和機械量測量儀表等。溫度測量儀表按測量方式又分為接觸式測溫儀表和非接觸式測溫儀表。接觸式測溫儀表又分為熱電式、膨脹式、電陰式等。其他各類儀器儀表的分類法大體類似,主要與發展過程、使用習慣和有關產品的分類有關。儀器儀表在分百鍊成鋼方面尚無統一的標準,儀器儀表的命名也存在類似情況。

性能 衡量儀器儀表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有精確度、靈敏度、回響時間等。精確度表示儀表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一致程度。儀器儀表的精確度常用精確度等級來表示,例如0.1級、0.2級、0.5級、1.0級、1.5級等。0.1級表儀表總的誤差不超過±1.0%範圍。精確度等級數小,說明儀表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都小,也就是這種儀表精密。靈敏度表示當被測的量有一個很小的增量時與此增量引起儀表示值增量之比,它反映儀表能夠測量的最小被測量。回響時間是指儀表輸入一個階躍量時,其輸出由初始值第一次到達最終穩定值的時間間隔 ,一般規定以到達穩定值的95%時的時間為準。此外,還有重複性、線性度、滯環、死區、漂移等性能技術指標。

發展趨勢 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對儀器儀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是不斷利用新的工作原理和採用新材料及新的元器件,例如利用超音波、微波、射線、紅外線、核磁共振、超導、雷射等原理和採用各種新型半導體敏感元件、積體電路、集成光路、光導纖維等元器件。其目的是實現儀器儀表的小型化,減輕重量、降低生產成本和更便於使用與維修等。另一重要的趨勢是通過微型計算機的使用來提高儀器儀表的性能,擔高儀器儀表本身自動化、智慧型化程度和數據處理能力。儀器儀表不僅供單項使用,而且可能過標準接口和數據通道與電子計算機結合起來,組成各種測試控制管理綜合系統,滿足更高的要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