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八寶

僑鄉八寶分別是金山火蒜、台山蝦醬、新會陳皮、古勞面豉、荷塘沖菜、鶴山桔普、開平廣合腐乳和外海面

金山火蒜

特點

金山火蒜是開平市著名的土特產,十八世紀引入沙區金山一帶種植,首先在水口書廈的青龍里種植,後逐漸流傳到寺前、新屋、金山大面積種植,由於在金山碼頭大量出口,所以稱為“金山火蒜”。金山火蒜具有肉質瓷白、厚實、含油量高、味道濃郁、膠質豐富等特點。為了方便運輸和儲存,當地人用炭火將收穫的蒜頭進行煙燻處理,致使蒜頭的表皮形成棕黑色,俗稱火蒜,又因其產地在金山一帶,故名“金山火蒜”。

功效

金山火蒜生長期短,較同類蒜頭早一個月收穫,而且柄細頭大,蒜子顆粒分明,肉飽滿,肉質淡黃帶白,蒜素含量大,味香辛辣,油質濃。經煙燻處理後蒜衣棕黑色,含水量低,耐儲藏,方便包裝運輸。金山火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所含大蒜素被譽為天然廣譜抗茵素和防癌的“衛士”,又是降脂的“良藥”。

現狀

目前,開平市金山蒜頭出口占廣東全省蒜頭出口值的79.3%,比第二位的深圳市多5倍,出口值增速也為全省第一。出口產品全部是鮮或冷藏的蒜頭,市場主要是東南亞國家。

台山蝦醬

特點

在台山的特產當中,下川島的蝦醬以其風味獨特、價廉物美而聞名遐邇,遠銷北京、天津、太原、青島,甚至是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盛產蝦醬的下川街道辦事處家檳村委會家寮村,見到那裡處處是曬場,隨處可見露天灶。

注意事項

吃蝦醬最好現吃現炒,炒熟後雖說可以放一周左右,但會不新鮮,容易變質,而且水分會越來越少,不好吃了,因此,保存時蝦醬要注意密封,容器要蓋緊蓋子,可以放在冰櫃里,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注意在製作和保存、取食蝦醬時一定要注意衛生清潔,尤其在取食時要用乾燥消毒的勺子等工具,之後馬上擰緊蓋子。

新會陳皮

特點

新會陳皮是新會大紅柑的乾果皮,既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由於其品質獨特,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明清以前名聞遐邇,被列為“貢品”,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功效

新會的大紅柑果實扁圓,油身而有光澤,皮色在成熟過程中由青轉紅,冬至前後呈大紅。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適度。新會大紅柑不僅是著名水果,而且藥用價值較高,且有潤心肺、清熱、化痰止咳等功效。大紅柑連皮藏於白糖中,待糖溶化後製成的糖柑,有防治小兒麻疹的功效。其核有理氣止痛功效,常用作醫治疝痛。

貯存

柑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陳皮以廣東所產為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廣陳皮”又以新會陳皮為上品,故清代大醫師葉天士所開的中藥“二陳湯”,特別寫明“新會皮”,因為不是新會所產的陳皮藥效遠遜,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

在涼果、食品方面,新會陳皮梅、陳皮鴨、陳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製作菜餚若加入陳皮,不但辟去魚肉的膻腥味,且使菜餚特別可口。製作綠豆沙、紅豆粥等甜品,若加入一點陳皮,味道分外芳香。

古勞面豉

歷史

古勞面豉,它始於清鹹豐年間,是鶴山名優醬料品,距今已有150年歷史。現在這個“老字號”已由一家民間作坊逐漸發展壯大而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調味品生產企業,年銷售額9600多萬元,產品已走向亞洲,並將飄香歐美。

特點

古勞面豉主要選用新鮮優質黃豆及精麵粉作原料,採取傳統工藝製作。從洗豆、煮豆、釀造、回油到成品,需時85天。產品能見豆形而易溶化,色澤淺紅,油光晶亮,味道香甜鮮美,遠銷美國、加拿大、東南亞及港澳等地。古勞面豉能夠飄香,全靠選料上乘以及沿用傳統的天然曬制方法。在廠內做了近30年的技術部部長李根照說,要製作好的調味料,一條好的水源很重要,前身“調珍醬園”依託的是清澈的西江水,而現在隨著環境的變化,他們已轉為抽取地下幾十米深的山泉水使用。其次是選料也很講究,面豉的主要材料是黃豆,除了嚴把選購質量關外,最關鍵的是堅持沿用傳統的天然曬制方法,不加任何的化學原料,使之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環保的飲食概念。一般來說,製作古勞面豉要經過9個工序,歷時90多天,每一個工序都幾乎是人工操作,發酵時還要特別注意溫度、時間、濕度等的控制和調節。

荷塘沖菜

產地

荷塘沖菜因主產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而得名,其栽培歷史已有200多年,是傳統出口商品之一,銷售遠至港澳、南洋、舊金山等地。

特點

荷塘沖菜,頭大,葉窄長,纖維少,經醃製後呈金黃色,脆嫩甘香,鹹中帶甜,味鮮獨特,是一種佐膳佳品。用沖菜配製鮮魚、味道特別甘美。製作鯇魚冬瓜湯時,放進一點沖菜葉,則湯味既香甜又濃郁。沖菜葉蒸鮮蝦,更為人們所喜愛。現在,荷塘大頭菜的醃製工藝不斷創新,各式沖菜製品各具特色,成為海外僑胞喜愛的食品和饋贈親友的禮物。

鶴山桔普

歷史

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種茶麵積達5333.3公頃,年產毛茶8.5萬擔,年出口茶葉6萬擔,遠銷歐美、南洋、大洋洲等地。

特點

鶴山茶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清香味濃,滋味甘滑,清熱消熱消滯而著稱,其中以古勞茶山、宅梧白水帶、鶴城馬耳山三個產地的最佳。“古勞銀針”為古勞茶的雅稱,其形似壽眉,狀若銀針,葉背顯毫如銀,葉色清翠,湯色清澈而略帶淺綠,回甘力醇和。生長在石岩頭(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濃烈。

功效

金馬牌陳年桔普茶的外觀是乾果形狀,將有著“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美譽的新會柑桔皮與被譽為茶中減肥之冠的陳年普洱經過特殊工藝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據悉,桔普茶的生產中從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以增加茶葉的陳味,而是讓乾茶葉與鮮桔皮相互吸取精華,在相互發酵中形成風味獨特的桔普茶,因此,桔普茶集合了普洱與新會陳皮的特殊功效。由於新會桔皮與普洱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金馬牌陳年桔普茶也是越放越香,功效更好。

開平廣合腐乳

歷史

最早創辦廣合腐乳的方守覺是開平塘口鎮黃村人,曾在順德大良鎮開設豆腐店,在那裡,他學會了將賣剩的豆腐加工製成腐乳。1893年(光緒十九年),方守覺帶著長子方文幟回到開平,在水口鎮東埠路6號創辦了一家名為廣合號的腐乳作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間小小的腐乳作坊會延續百年歷史,並且成長為一間現代化企業。

特點

開平廣合腐乳以優質黃豆為主要原料,再配以各種傳統輔料醃製而成,產品原汁原味,具有色澤金黃、鹹淡適口、鮮香嫩滑、入口即化等特點,是佐餐的極好小菜,也是茶樓、酒家、飯店烹調的絕好配料,因此產品曾多次獲國家金獎。

現狀

廣合腐乳首先是隨著華僑而走向世界的。深愛華僑喜愛的廣合腐乳被華僑帶到國外後,令外國人驚喜,美其名曰:“中國乳酪”。1956年,廣合腐乳成為開平最早出口的食品,遠銷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加拿大、港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出口量達數百噸。

外海面

特點

在江門,一講到麵食,人們好自然就會想到外海面,以外海面做賣點的麵食檔在江門真是隨處開花遍布大街小巷。外海面之所以可以做到街知巷聞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它吃起來食落爽滑兼“彈牙”, 入口軟、韌、爽、滑,並伴有靚面加鮮雞蛋的清香,口感十足。據悉,做外海面除了用靚的麵粉加鮮雞蛋按一定的比例精心配製外,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和面後用“竹升”壓麵團以增加面的筋度,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就彈性十足。外海的竹升面就是以其製作精細和獨特的風味而遠近馳名,歷經數百年代代相傳,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現狀

在外海鎮圍美里的一條巷子裡頭,有一家“成記面加工場”,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外海面製作方法。66歲的主人成叔說,外海面與其他麵條最大的分別在於打面(即擀麵)的方法不同,外海面的做法是將和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把一條長約2米、粗約10厘米的大竹升(即竹槓)的一端插入牆洞裡,打面的師傅全身騎在大竹升的另一端上,對麵團反覆彈壓,每彈壓一遍,灑些生粉,對摺起來,又彈壓一遍,再對摺,如此反覆,直至薄如布匹,再用利刀切得幼細如銀絲。所以外海面又有“竹升面”和“銀絲面”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