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法案例評析

債權法案例評析

——張某訴某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旅遊契約糾紛案 ——周某訴某廣告公司等勞務契約糾紛案 ——孟某訴某旅行社旅遊契約糾紛案

圖書信息

作 者: 劉丹

債權法案例評析債權法案例評析
叢 書 名:民商法系列叢書·以案說法出 版 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1346084 出版時間:2009-10-01版 次:1頁 數:289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民法

內容簡介

《債權法案例評析》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結合當前熱點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債的總論和幾種主要的債。鑒於契約之債的重要地位,《債權法案例評析》對契約之債的介紹有所側重,較為全面地呈現了涉及日常生活的債的形式。《債權法案例評析》在編寫中力圖選取近年來較為典型的熱點案例,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真實案例的評析,既探討特定案例的解決之道,又透析其中蘊含的債權法法理基礎,將現實與理論生動活潑地結合在一起,每個案例之後再附以最新的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其與案例、評析共同構築了整個債權法教程的宏偉大廈。

目錄

第一編 債權法一般原理
第一章 債與債權
1.物權和債權的區別是什麼?
——耿某訴於某一房二賣案
2.債的相對性
——某貨運部訴某省農機公司違約賠償案
第二編 契約法概論
第二章 契約的訂立
3.以傳真方式訂立的契約是否成立?
——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與某貿易有限公司買賣契約糾紛案
4.只明確了標的物和數量,而未約定貨物價款的傳真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浙江某罐頭食品廠訴某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買賣糾紛案
5.公安局發布的懸賞通告是要約嗎?
——魯某訴某市公安局懸賞廣告糾紛
6.保險契約的免責格式條款真的能免責嗎?
——楊某訴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支公司保險契約糾紛案
7.轉讓劃撥地的房產是否存在締約過失責任?
——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與某公司房屋買賣契約糾紛案
第三章 契約的效力
8.如何認定“房屋買賣預約契約”的性質?
——劉某與被告余某房屋買賣、抵押權糾紛案
9.如何認定契約的顯失公平?
——A公司訴B公司公交候車亭建設和使用契約糾紛案
10.如何認定效力待定的契約?
——徐某等與廣州市某農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契約糾紛抗訴案
11.因受脅迫訂立的契約能夠履行嗎?
——張某訴某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旅遊契約糾紛案
12.什麼是表見代理?
——王某訴某建築裝飾公司對外加工裝配契約
13.轉讓未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籤訂的房屋買賣契約無效嗎?
——田某與李某等房屋買賣契約抗訴案
14.故意隱瞞未取得售房許可證簽訂的契約是屬於可撤銷契約還是屬於無效契約?
——劉某、孟某訴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商品房買賣契約糾紛案
15.如何認定房屋買賣活動中“陰陽契約”的效力?
——龔某訴上海某房地產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某分公司等買賣契約案
第四章 契約的履行
16.互負債務的一方在對方不履行時能否拒絕履行?
——某鎮人民政府訴徐某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契約糾紛案
17.後履行一方在對方未履行時可否拒絕履行契約義務?
——周某訴某廣告公司等勞務契約糾紛案
第五章 契約的保全
18.債權人針對債務人將其股權轉讓的行為是否可以訴請法院撤銷?
——某銀行與瀋陽某公司等借款契約、撤銷權糾紛
19.債權人是否可以主張代位權?
——某農業銀行訴某滌綸廠代位權糾紛案
第六章 契約的擔保
20.對同業資金拆借契約進行保證擔保的行為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某商業銀行與某證券公司、某某擔保公司借款擔保契約糾紛案
21.已交付定金,因故未能如期簽訂商品房預售契約,出售方是否可以援用定金罰則收取購買方的定金?
——戴某訴某發展公司商品房訂購協定定金糾紛案
22.契約部分履行的情形下,契約約定的定金條款如何適用?
——某石材公司與唐某購銷契約返還定金糾紛抗訴案
第七章 契約的變更和轉讓
23.債權轉讓的成立及對當事人的效力
——李某訴楊某債權轉讓案
24.債務讓與
——某市嘉達實業有限公司與某市哈瓦洛軸承機電有限公司債務轉讓契約糾紛抗訴案
第八章 契約的終止
25.債務的提存
——田某申請債務提存
第九章 契約的解除
26.“非典”疫情是否可作為法定解除契約的依據?
——孟某訴某旅行社旅遊契約糾紛案
27.出現約定解約情形時,是否可依約定解除契約
——顧某與陸某租賃契約糾紛抗訴案
28.當事人一方在約定的期限內沒有履行契約義務,對方能否解除契約?
——某商場訴某童裝廠契約糾紛案
29.契約解除後還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某發展有限公司訴某貿易有限公司買賣糾紛案
第十章 違約責任
30.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麼?
——某食品有限公司與某物流有限公司公路貨運契約糾紛案
31.違約行為包括哪些形態?
——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委託契約糾紛案
32.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某體育用品有限責任公司與某購物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商鋪租賃契約糾紛案
33.免責事由等於不負責任?
——於某與太平洋保險某支公司保險契約糾紛案
34.是違約責任還是侵權責任?
——馬某、劉女、劉父、鍾某與株洲市三醫院醫療服務契約糾紛案
第十一章 幾類主要的有名契約
35.承租人將租賃物轉讓給第三人是否有效?
——楊某訴楊某某租賃契約糾紛案
36.標的物的風險負擔
——某科技有限公司與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契約糾紛案
37.如何確定具有公益性質的捐贈的歸屬?
——蔣某訴陳某、某報社返還公益捐贈糾紛案
38.“債務加入”,還是“第三人代為履行”?
——某農村信用合作社與某典當有限責任公司、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某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有限公司借款契約糾紛抗訴案
39.建設工程施工契約已經部分履行,該如何處理?
——某山莊有限公司與A工程公司、B建設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契約糾紛案
40.保管契約中的責任承擔
——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曹某保管契約糾紛抗訴案
41.委託人按照委託契約的約定撤銷委託契約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某貿易有限公司與某工業有限公司委託契約糾紛案
42.技術轉讓契約
——某中藥研究所訴某中藥廠新清寧片技術契約轉讓糾紛
第三編 侵權行為
第十二章 侵權責任構成要件
43.過錯的界定
——徐某訴上某冶金建設公司侵犯名譽權糾紛案
44.損害事實的界定
——李某與某餐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45.因果關係的界定
——李某訴某縣氣象局發射氣象炮彈碎片致人死亡損害賠償糾紛案
第十三章 過錯侵權行為
46.利用撿拾的身份證申辦信用卡惡意透支該誰承擔責任?
——王某訴張某、某工程學校、某銀行南京分行、某信用卡中心侵權糾紛案
47.在租賃房屋內墜樓死亡能否要求出租人賠償?
——鄧禮某、黃某訴鄧紅某、周某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48.致損後果無法確定,侵權人該如何承擔責任?
——重慶某製藥公司與重慶某自來水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
第十四章 特殊侵權行為
49.煙花炸裂致他人受傷,誰承擔賠償責任?
——蔣某訴某煙花爆竹公司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糾紛案
50.照明燈光影響睡眠,能否請求經營單位賠償?
——“光污染第一案”:陸某訴某公司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
51.建築物上架設的高壓電線致人觸電導致人身傷害的,建築物的所有人和電力公司,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童某訴某電力公司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案
52.因狗驚嚇摔倒受傷,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肖某訴劉某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案
53.房屋玻璃墜落致人死亡,房屋所有人和租賃人誰承擔賠償責任?
——陳父等與許某等建築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抗訴案
54.危橋改造,騎車從橋上摔落橋下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鍾某與某市公路管理局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案
55.明確拒絕幫工,幫工人受傷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黃甲訴黃乙幫工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56.寄宿國小內一學生打傷另一學生,誰承擔賠償責任?
——吳某訴朱某、某學校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第四編 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
第十五章 無因管理
57.無因管理的含義及構成
——譚某訴某中交公司等無因管理糾紛案
58.無因管理的構成
——黃某訴彭某等無因管理糾紛案
第十六章 不當得利
59.由於銀行的系統通訊失誤而多轉入客戶證券保證金賬戶的錢銀行能要回嗎?
——中國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某路支行訴王某不當得利糾紛案
60.是屬於違約金還是屬於不當得利?
——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訴某時尚購物中心有限公司不當得利糾紛案
·收起全部<<

前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法律書籍的出版,為中國的法學研究和法律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了整合資源,打造更具影響力的作品,該出版社決定重點開拓民商法領域,推出“民商法系列叢書”,並委託本人籌劃這一出版項目。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政治、經濟目標決定了法律必然要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核心角色。民商法作為維護社會普通民眾、市場主體正當利益的法律部門,具有最為廣泛的影響力,也最受社會關注。中國當前的絕大多數法律糾紛為民商事糾紛,各級法院審理的絕大多數案件為民商事案件,律師從事的絕大多數工作為民商事業務。民商事立法是中國立法機關花費時間最多的立法,民商事法律課程是中國各個大學法學院中學分最多的課程。與民商法的這一重要地位相當的是,在中國的法律出版物中,民商法領域的圖書所占數量也最多。
本套叢書要在如此多的出版物中產生影響力,就應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本套叢書應當堅持如下幾個原則:(一)解決中國的問題。在選題上,應當選擇中國目前在民商法領域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而不應是單純介紹外國法。(二)具有開拓性。作為探討對象的主題應當是尚未被充分地分析、整理、研究的問題,從而使作品在某一領域居於領先地位。(三)尊重學術規範。每一部作品都應當嚴格遵守學術規範,作品內容要有創造性,作品形式要符合國家在體例上的要求。絕不因趕進度而放棄質量,更不允許抄襲與剽竊行為。在中國目前重數量而不重質量的學術浮躁現象面前,應當告誡自己做事要更慢一點,更嚴謹一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