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帝國

債務帝國

《債務帝國》講述了對於美國的這種信仰——包括美國文化、政治、社會以及經濟方面的優越性——必將以某種形式破火。《債務帝國》一書諷刺、睿智、深刻地審視了美國這個帝國。作者高瞻遠矚,立足歷史,面向未來,以廣闊、深遠的視角揭示出:“偉大帝國”之於全球地理政治,正如巨大泡沫之於全球經濟——看上去很美,但終將以一場浩劫而結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所有帝國都將成為過去,所有帝國都要尋找一種方式自我毀滅,美國的方式就是債務。

債務是怎么樣形成的?它是否終將摧毀美國?美國要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敵人,經濟的優越性必將破滅……作者列舉了長期以來危害美國金融體系的經濟失調:巨額貿易赤字、不斷飆升的個人和政府債務、房產泡沫、龐大的軍事支出等,作者以睿智、深刻地角度審視了美國經濟現實。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它不僅深刻,而且文筆絕佳,資料翔實,極富可讀性:它抽絲剝繭,令人感覺仿佛對經濟現實進行了X線透視一般:它應當成為大多數領域的必讀本:讀一讀這本書吧,你的世界觀將發生改變一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作者

也許現在總算有人聽得進去了!

吉姆·羅傑斯量子基金創始人之一、國際著名投資家

對於美國的這種信仰——包括美國文化、政治、社會以及經濟方卣的優越性——必將以某種形式破滅。這像是下一個階段……帝國的衰落階段……它可能會持續一百年或更長。

美國的所有資產總值大約只有50萬億美元。目前的美國欠債是37萬億美元。再把美國政府的欠債加上去,美國就一文不值了。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沒有麵包就意味著一無所有。即使想還債也還不起了。

美國用黃金償還海外債務已有34年。此後,它發現提供美元形式的國債更為容易。值得注意的是,外國人已經接受了美元,好像它們像黃金一樣好。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更多時候,國債不僅僅像黃金一樣好——它甚至更好。在羅納德·里根第一次當總統後的二十年里,黃金價格一直在下跌。海外的中央銀行家拿著美國國債心存感激,甚至為擁有它們深感幸運。

內容簡介

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歷程中,美國的經濟是如何變成美麗的泡沫又如何破滅的?

《債務帝國》一書中,特立獨行的金融作家威廉·波納和安迪森·維金再度聯手,首次深度剖析美國“政府”如何掌控公眾生活與經濟,如何寅吃卯糧、過度消費,並進行無畏的軍事冒險等劣跡。在一系列的動盪中,美國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墮落,正一步步走向破產的深淵。

《債務帝國》一書諷刺、睿智、深刻地審視了美國這個帝國。作者高瞻遠矚,立足歷史,面向未來,以廣闊、深遠的視角揭示出:“偉大帝國”之於全球地理政治,正如巨大泡沫之於全球經濟——看上去很美,但終將以一場浩劫而結束。

很遺憾,對某些人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不受歡迎卻意欲留宿的客人。但是對那些能夠接納這種幽默、睿智的人來說,在本書的字裡行間,他們能感受到神秘的未來。

作者簡介

威廉·波納 AGORA出版集團的董事長和CEO,金融時事通訊刊物《每日結算》(The Daily Reckoning)的創始人。《每日結算》在美國和英國已擁有50多萬名讀者,並被翻譯成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備受主流媒體推崇。他還著有暢銷書《清算美國》,同時也是《流氓·國家》的合著者。

目錄

序言 走向帝國

第1篇 債務帝國

第1章 債務:從里根時代說起

可笑的供應經濟學

繁榮與金錢的關係

通貸膨脹的數字

最後審視里根

美國人不是變富而是變窮

美國沒有牛市

債務的世界

第2章 光榮的債務帝國

公眾的債務如何增加

格林斯潘的謬論

飛向最高赤字

當節儉不再是美德

帝國以災難結束

第3章 現代帝國金融

全球化及其弊端

誰對美國債務負責

格林斯潘到底幹了些什麼?

第4章 弗里德曼的謬論

消費葬送美國

貿易逆差從何而來?

第2篇 精英投資者

第5章 歡迎來到浪費的美國

美國正依賴於窮國的儲蓄

對泡沫的狂熱

聚集房地產

房產市場的鬧劇

美國人變窮了……

債務帝國的未來

美國的信貸會發生什麼情況?

美元的死亡

第6章 再轉向日本

關於通貨膨脹

第7章 華爾街舞曲

股市是內部人員的遊戲

真正有效的投資方式

不要愛上投資

第8章 顛覆性投資

做一個精英投資者

資本收益的神話

顛覆性投資

黃金的力量

投機

第3篇 帝國的荒謬

第9章 歷史的教訓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教訓

華爾街最後的傻瓜

先人的智慧

當經濟依賴於貸款時

我們該儲備現金?

真正的債務額

第10章 回望帝國

匈奴即將到來!

偉大的可汗

逝去的帝國歸於何處

羅馬帝國

無敵艦隊

第11章 帝國如何運作

帝國的歷史

回到未來

帝國禮讚

奧匈帝國

一個帝國的建立

美帝國史

第12章 20世紀初的經濟

債務增長與軍事擴張

第4篇 背水之戰

第13章 地獄之路

不被提及的好總統

威爾遜的背水一戰

插手墨西哥

世界大戰

威爾遜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

使世界安全、民主

為戰爭埋單

第14章 1913——大變革與大蕭條

錢從哪裡來

美國的政治家

新貨幣

羅斯福新政

政府的責任

羅斯福法院

無法計算的成本與花銷

第15章 麥克納馬拉戰爭

麥克納馬拉的戰爭

面對敵手

第16章 就是尼克森

付出代價

美元主導的全球經濟

書摘插圖

第1篇 債務帝國

第1章 債務:從里根時代說起

“有時候事情的發展方式真是奇怪,”一天晚上,有一位客人在晚餐時說,“這就像在全球進行一場狂熱的競走。在歐洲,我們殫精竭慮,試圖牽著別人的思想走,而美國卻很聰明。你們不動聲色,按部就班,反而成了領先者。”

這位客人的話概括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是人們對美國稱霸還莫衷一是、頻頻嘲笑的年代。當戰爭、革命、大屠殺席捲歐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區時,美國則冷眼旁觀,潔身自好。引人注目的新思潮如毒蕈般在歐洲蔓延時,美國人卻對其中的絕大多數觀點都持保留意見。大多數人都忙於自己的事業,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尋找幸福——努力致富。“美國的事業就是商業。”卡爾文·柯立芝如是說。

錢並不是一切,我們突然記起。對財富的渴求並非總那么恰當和值得,也不會帶來滿足和尊貴。在庸碌的商業追逐中,總會存在某些粗俗……就像一件漿得筆挺的襯衣上的污點,一杯冷咖啡,一截未燃盡的煙。想要獲得財富的人,通常不得不努力鑽營。當你在攫取金錢或者市場份額時,很難保持優雅與精緻。不過,為錢鑽營也遠勝於人類的很多其他勾當。下面我要說的,就是對此結論的反映。

對於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國家來說,攫取金錢可能會是件好事,但是對於一個成功的大國來說這是否值得?

“在市場中強調保守主義的麻煩就是,”威廉·F·巴克利說,“它變得讓人厭煩。當你第一次聽到它時,你會有自己的判斷。如果不斷地重複再重複,就會使人覺得將餘生投入到這個事業中很恐怖。”

另一位老“保守派”人士歐文·克里斯托爾說:“成為世界上最偉大、最強大、不存在皇權的國家的目的是什麼?”

“太糟了,”克里斯托爾對金錢至上的行為表示遺憾,“我想美國應該恢復它的本性……多參與國際事務……指揮並指導民眾。人民需要這樣的國家。”

“這讓我想起上個世紀末在法國發生的一切,”我們的晚宴嘉賓繼續說道,“或者應該說是在歐洲。你知道,在那之前我們發明了很多可怕的思想:解構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納粹主義、概念論、工團主義、極少主義、機能主義……想想看,幾乎所有最壞的思想都來自歐洲。我如果沒講錯的話,甚至美國所有在哲學、藝術、建築方面的新發展都來自於歐洲移民或者流亡者的貢獻。幾乎一切都是如此。當然,這些思想大多數無害,甚至可以說是有趣,例如達達主義。但是政治卻並非無害。不過現在,風水輪流轉了。現在你們在做著我們曾經做過的事。你們提出新的思想……強迫其他人來接受。你們奉行的是……他們把它叫什麼……新保守主義。”

“我們感覺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喬治·W·布希在2004年的國情咨文中說。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在於美國開始拙劣地模仿自己;這個國家的左派似乎一直在詬病著它的本質‘而它卻從來不曾是這副樣子:自我幻想和自我滿足相結合,進而走向自我毀滅。對從柯立芝時代流傳下來的共和原則:有限政府、平衡預算、更少規章,懷有條件反射一般感情的舊保守派可能會拯救他們,然而舊保守派業已湮滅。

CITIC Publishing House

Search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

Searchi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