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協定

傳輸協定

傳輸協定中各層都為上一層提供業務功能。為了提供這種業務功能,下一層將上一層中的數據併入到本層的數據域中,然後通過加入報頭或報尾來實現該層業務功能,該過程叫做數據封裝。用戶的數據要經過一次次包裝,最後轉化成可以在網路上傳輸的信號,傳送到網路上。當到達目標計算機後,再執行相反的拆包過程。這類似於日常生活中寫信,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寫到紙上,有興趣的話還要把紙摺疊成特殊的形狀,然後放到信封里並封好口,寫好收信人的地址、郵政編碼和姓名,再貼上郵票,郵局的工作人員再蓋上郵戳送到收信人所在郵局,郵遞員按信上的地址把信交給收信人,收信人再拆信,閱讀其內容。

基本介紹

傳輸協定中各層都為上一層提供業務功能。為了提供這種業務功能,下一層將上一層中的數據併入到本層的數據域中,然後通過加入報頭或報尾來實現該層業務功能,該過程叫做數據封裝。用戶的數據要經過一次次包裝,最後轉化成可以在網路上傳輸的信號,傳送到網路上。當到達目標計算機後,再執行相反的拆包過程。這類似於日常生活中寫信,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寫到紙上,有興趣的話還要把紙摺疊成特殊的形狀,然後放到信封里並封好口,寫好收信人的地址、郵政編碼和姓名,再貼上郵票,郵局的工作人員再蓋上郵戳送到收信人所在郵局,郵遞員按信上的地址把信交給收信人,收信人再拆信,閱讀其內容。
下層能夠向上層提供的服務有兩種形式:面向連線的服務(TCP)和無連線的服務(UDP)。
TCP:傳輸控制協定,當傳輸出現錯誤時能自動予以糾正;
UDP:用戶數據包協定,當傳輸出現錯誤時會將錯誤信息丟棄;
UDP方式比TCP方式有更強大的容錯性,採用UDP的話,它的緩衝速度比TCP快45%,而且可以大大的節省網路共享頻寬,當網路出現不穩定時,不會經常出現緩衝,所以不少影視節目採用UDP方式傳送。
雙方在數據傳輸中必須遵守的規則。

基本要素

(1)定址。當一個應用程式希望與另一個應用程式傳輸數據時,必須指明是與哪個應用程式相連。定址的方法一般採用定義傳輸地址。網際網路傳輸地址由IP位址和主機連線埠號組成。
(2)建立連線。在實際的網路套用中,採用三次握手的算法,並增加某些條件以保證建立起可靠的連線。增加的條件是:所傳送的報文都要有遞增的序列號;對每個報文設立一個計時器,設定一個最大時延,對那些超過最大時延仍沒有收到確認信息的報文就認為已經丟失,需要重傳。
(3)釋放連線。也採用三次握手的算法。
(4)流量控制和緩衝區管理。
(5)多路復用。
(6)崩潰恢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