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臚

傳臚

傳臚, 英文名:roll call,是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殿試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明代稱科舉第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至清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

基本信息

考試制度

殿試

傳臚傳臚
1、科舉制度中,殿試以後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古代,上傳語告下稱為,傳臚即唱名之意。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三章第三節:“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傳臚,典禮勘為隆重。按傳臚唱名,其制始於宋代括《坐溪筆談》云:‘進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臨軒,宰相進一甲三名卷子,讀畢拆視姓名,則曰某人,由是閣門承之以傳臚。’此基證也。清代之制,是日晨,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殿前,設中和韶樂於殿檐下......鴻臚寺官引新進士就位。宣制曰:‘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跪,第二名某人,引出班就道右稍後跪,第三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後跪。每名皆連唱三次。嗣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僅唱一次,不引出班。唱時以次接傳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稱為傳臚。唱名畢,樂作,大學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進士均行三跪九叩禮。中和韶樂奏顯平之章。禮成,皇帝乘輿還宮。”

會試

明史·選舉志》:“會試第一位會元,二甲第一為傳臚。”《幼學須知》載:“天子臨軒,宰臣進三卷,讀於御案前,讀畢拆視姓名,則曰某人。閣內則承之以傳於階下,衛士六七人,齊聲傳呼之,謂之傳臚。”後多以螃蟹兩隻銜蘆葦寓意“二甲傳臚”。

明清時期的科舉有鄉試、會試、殿試三種。殿試又稱御試、廷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一級的國家考試,也是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和籠絡知識分子,維護其統治的一種手段。明初殿試曾在承天門南金水橋畔設案考試,後來移至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這種考試每三年進行一次,時間一般在春季農曆三月。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十分嚴格。清朝時,進京應考的舉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門東側千步廊朝房,經過禮部會試,考中後為貢士,又稱為“中式進士”。只有取得貢士資格的人才能進宮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考卷的成績,由閱卷大臣打分,獲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還要親自過目,考中的被賜予進士。列第一甲第一名的稱為“狀元”,第二名者稱為“榜眼”,第三名者稱為“探花”。殿試兩天后,皇帝要召見新考中的進士。考中的進士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天安門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百官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臚”有陳列的意思,“傳臚”就是依次唱名傳呼,進殿晉見皇帝。

大典

科舉時代進士殿試後,按甲第(亦即考試成績的先後排名)唱名傳呼召見。稱“傳臚”。

這裡的臚本意是“古代官名(的一種)”

儀式:

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隆重典禮。殿試閱卷後次日清晨,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太和殿前,樂部和聲署設中和韶樂於太和殿檐下兩旁,設丹陛大樂於太和門內兩旁。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內,都身穿朝服,按品級排位,諸貢士穿公服,戴三枝九葉頂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東西班次之後。禮部鴻臚寺官設一黃案於太和內東旁,由內閣學士捧黃榜置於黃案之上。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便到乾清宮奏請皇帝具禮服出宮到太和升座。經三跪九叩禮之後,鴻臚寺官開始宣《制》:“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宣《制》畢,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鴻臚寺官引狀元出班就御道左跪,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鴻臚寺官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後跪,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鴻臚寺官引探花出班,就御道左又後跪。一甲三人姓名,都傳唱三次。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干名,都只唱一次,並且不引出班。唱畢,丹陛大樂奏《慶平之章》,諸進士行三跪九叩禮。而後由禮部堂官捧榜,用雲盤承榜,黃傘前導,出太和門午門。此時,皇帝還宮,諸進士、王公百官皆隨榜而出,至東長安門外(今天安門東側)張掛。狀元率諸進士等隨出觀榜。所有金榜,於張掛3日後,照便恭繳內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