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

傳聲筒

1.亦稱"傳話筒"。2.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3.喻指只會傳達別人的話,自己卻毫無主見的人。4.猶言小廣播,謂私下傳播不該傳播的或不可靠的訊息。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聽瓮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竊聽器出現前最有效的竊聽工具。當時偵察兵都會配備這種工具,當需要竊聽時,拿出箭矢,吹足氣,夜裡枕在頭下,幾里以內人馬聲都能聽到。電話的發明者是美籍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傳聲筒與電話確有親緣關係。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語】:傳聲筒

【釋義】:

【玩具】:傳聲筒

【製作方法】:

材料:2個紙質一次性杯子,1根長棉線,如果有細木棍更好。

1:將2個杯子底用針打個小孔,保證棉線能穿過去,但不能太大;

2:棉線的兩端分別從兩隻杯子的杯底穿到杯子內部,然後打結,也可以將在杯子內線打在一段細木棍上以防止線脫落;

3:使用時,將線拉直,兩個人一個講話,一個聽。

歷史追溯

發明追溯

《清稗類鈔》中詳細記載了傳聲筒製造方法。而其製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聽瓮”的影響。

聽瓮:《墨子·備穴》中對聽瓮的製造和使用方法有詳細的說明。也就是最遲發明於中國戰國時期,距今2500年。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聽瓮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竊聽器出現前最有效的竊聽工具。沈括《夢溪筆談·器用》中記載了這種竊聽器。矢服,就是盛裝箭(矢)的器具,矢服用牛皮來製作。當時偵察兵都會配備這種工具,當需要竊聽時,拿出箭矢,吹足氣,夜裡枕在頭下,幾里以內人馬聲都能聽到。矢服利用的是空腔接納聲音的原理而發明的。另外,民間常用的竊聽器還有“聽管”,“隔牆有耳”就是這么來的。

由此,我們可以推想,傳聲筒最早應該是服務于軍事。

傳聲筒與電話

電話的發明者是美籍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傳聲筒與電話確有親緣關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