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經典:菜根譚

不攻人之短 人心如一真 心中無物慾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平裝: 266頁
開本: 32開
ISBN: 7212019275
條形碼: 9787212019273
尺寸: 21 x 14.7 x 1.5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傳世經典:菜根譚》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學者洪應明所撰。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理解,並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體驗,形成了這樣一套處世為人的方式,表現了中國古人對人性、人生和人際關係的獨到見解。作者對中國古代經典也十分熟悉。他從歷代文獻典籍中摘錄了大量有古籍名句、先哲格言,作為《傳世經典:菜根譚》的骨架,又從發間蒐集了普通百姓口頭上流傳的處世警句、民俗諺語,並且在字句上加以整理,作為該書的血肉,讀起來音節和諧,琅琅上口,引人入勝,發人深思。書的許多警句被傳為處世為人的格言。這是《萊根潭》一書最顯著的特點,也是此書得以流傳後世的重要原因。從該書的全部內容看,作者貫穿著這樣的中心思想:作為一個正常人,應當如何進行自我修養,如何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質,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從而修養成與人為善、內心安適、剛毅堅忍、處世恬淡的健康人格。《傳世經典:菜根譚》為“雙色圖文傳世經典”之一,該系列是一套普及性讀物,對象主要是具有國中級文化程度的讀者,書中注釋儘量注意做到準確、詳細,但文字力求簡約,對因版本不同而出現的字句差異,重要的亦作了簡要說明。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欣賞原詞,筆者在仔細揣摸、深入領會、總體把握詞意的基礎上,採用散文形式,對原詞作了意譯,儘可能把原詞的意韻展呈給讀者,另外還加入了評介性文字。或介紹詞作背景,或詮釋詞意,或剖解精警字句,或簡析全詞意脈,或指出其藝術上的獨到之處,是一本不錯的了解古代文學的讀本。

目錄

無私天地寬 惠澤後世久
功不可獨居 過不可推諉
君子坦蕩蕩 淳樸且真誠
勤勉是美德 淡泊是高風
方圓以處世 寬嚴以待人
富貴如浮雲 權位身外物
為惡畏人知 為善急人曉
事宜留餘地 功不必求盈
不必畏小人 但防偽君子
路留人一步 味讓人三分
愉悅以求福 除怨以避禍
君子守操履 不可露鋒芒
心事使人知 才華應隱藏
交友重俠氣 做人存素心
寧默而毋躁 寧拙而無巧
善待人間事 天下可太平
讓一步為高 寬一分是福
念過不念功 忘怨不忘恩
冷清者涼薄 熱心者澤長
居功者戒矜 犯罪者須悔
寬宏可容人 清高則孤獨
天地有和氣 人心有愉悅
有備而無患 安閒宜慎獨
行善如卿相 貪權同乞人
責人勿太嚴 誨人勿過高
要憎惡小人 應禮待君子
施者無所求 所求反無功
千金難結歡 一飯竟致感
凡事留餘地 適可則無悔
剛正遭嫉恨 無惡致人毀
閒時要吃緊 忙處有悠閒
居無不居有 處缺不處完
無過便是功 無怨便是德
快意早回首 失意莫放手
立身應高遠 處世留餘地
難時退一步 順時讓三分
智巧藏於拙 退縮以求進
不攻人之短 不惡人之愚
陰者不可交 傲者勿多言
防人不害人 精明又寬厚
善人不急親 惡人不急去
有美必有醜 有潔必有污
富貴多炎涼 骨肉更妒忌
惡顯者禍淺 善顯者功小
警醒與解救 無量之功德
饑寒而不棄 溫飽而不趨
靜觀世間事 切勿動剛腸
出言宜嚴謹 舉動要慎重
謹於細微處 恩施不報人
春風煦萬物 朔雪凝生靈
厚待老朋友 禮遇衰朽人
君子重勤儉 小人營私利
寬恕人之過 忍受己之辱
常留慈悲心 人間有溫情
誠和化凶頑 美德感人心
怪異招災難 尋常招和平
休與小人仇 勿向君子媚
磨礪宜持久 張弓不輕發
毋為小人媚 毋為君子容
好利者害顯 好名者害隱
知恩不報怨 疑惡不疑善
惡言久自明 阿諛侵肌膚
謙遜立大業 固執無所成
處世宜雅俗 做事宜厭喜
儉奢應適可 讓人不卑亢
坦然對憂喜 平靜待安危
寬舒得福祿 淺薄無所獲
亂處立腳定 路危早回頭
節義濟和衷 功名承謙德
畏上無放縱 畏下無蠻橫
勿逞己之長 勿挾己之有
喜厭與取捨 忌形氣用事
榮華不足貴 何必費心機
天性未常枯 機神易觸發
立足人世問 無功不受祿
滿腔皆和氣 隨地有春風
常聞逆耳言 常有憂心事
潔常自污出 明每從晦生
以事後之悔 破臨事之迷
當原其初心 要觀其末路
居卑而處晦 守靜且養默
棄功名利祿 可超凡人聖
不為君相籠 不受造化鑄
有木石念頭 具雲水趣味
吉人皆安詳 惡人皆殺氣
少事之為福 多心之為禍
儉者貧而余 拙者逸而真
苦中亦有樂 樂中更有苦
君子有作為 立言且行事
真廉無廉名 大巧無巧術
天機難預測 君子能忍受
倡中庸之道 杜過與不及
以不貪為寶 可度越一世
保已成之業 防將來之非
事來心始現 事去心隨空
清廉而仁慈 精明而剛正
君子不得志 不必自廢弛
認清世間事 擔負濟世任
持身不可輕 用意不可重
知有生之樂 懷虛生之憂
持盈履滿時 君子尤兢兢
扶公敦舊好 積德謹庸
暗處不欺隱 末路不怠荒
居安應慮患 處變當堅忍
不驚奇喜異 勿苦守名節
昏散知提醒 煩惱要鎮定
是非有己見 公私須分明
暗室出節義 臨海出經綸
功過應分清 恩仇不必明
權位不宜盛 能事不宜盡
品德主才學 有才先有德
奸佞不窮追 好物得保存
功名須讓人 過失歸自己
精神萬古新 功名隨身毀
機里也藏機 變外又生變
做人要真誠 處事應圓活
辦事勿急躁 欲速則不達
發思古幽情 人自然懷抱
勿自昧所有 勿自誇所有
人未必盡誠 人未必皆詐
恩宦淡而濃 威宜嚴而寬
富貴而不喜 貧賤而不怒
無事易昏冥 有事易奔逸
當局者不迷 旁觀者要清
操履要嚴明 心氣要和易
登山耐側路 踏雪耐危橋
忙裡要偷閒 鬧中要取靜
為生民立命 為子孫造福
知貧賤之痛 念衰老之苦
最美夕陽紅 年老更有為
隱才且藏智 任重而道遠
不可多宴飲 不可重名位
樂極生悲哀 苦心換樂來
冷眼觀世事 冷心思理念
聞惡不就惡 聞善不即親
戒性躁心粗 宜心平氣和
用人不宜刻 交友不宜濫
居官應有度 居鄉應近人
逆境要自強 順境要自知
不乘喜輕諾 不因倦鮮終
智愚皆可與 中才最難共
守口要嚴密 意志須堅定
如今休便休 覓了時無時
知足者仙境 善用者生機
退後寬一步 清淡長一分
進步思退步 著手圖放手
喧雜則昏聵 寧靜則清醒
鬧中著冷眼 冷處存熱心.
有樂必有苦 尋常方安樂
自然生妙趣 乾坤見文章
伏久飛必高 開先謝獨早
前念不滯留 後念不猶慮
凡俗觀各異 道眼觀是常
休塵境為真 了僧家是俗
文章以拙進 道行以拙成
以我轉物者 天地盡逍遙
遇病而思強 處亂而思平
學道須加力 得道任天機
草木才零落 萌穎於根底
抱身心之憂 戀風月之趣
當順逆一視 而欣戚兩忘
鮮花看半開 美酒飲微醉
把握住根本 可舒捲自在
隨緣與素位 處事之秘訣
定雲止水中 飛魚躍氣象
依阿權勢者 淒涼萬古長
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
夜深人靜時 方露真本性
志以淡泊明 節從肥甘喪
寵利勿居前 德業勿落後
降服客氣下 而後正氣伸
有山林氣味 懷廊廟經綸
富貴宜寬厚 聰明宜斂藏
意見害人心 聰明障路途
正氣還天地 清名在乾坤
心伏群魔退 氣平外不侵
欲路勿染指 理路勿退步
不可太濃艷 不宜太枯寂
人人有慈悲 處處有趣味
君子欲無錯 勿得罪冥冥
以相觀對治 乃方便法門
富貴與名譽 皆自道德來
拔去名之根 融解客之氣
暗室有青天 白日有厲鬼
無名位者樂 無饑寒者慮
天理路上寬 人慾路上窄
多病未足羞 無病是吾憂
化解內外賊 皆可為家人
品質修養好 不可有偏激
慾念初起時 切莫輕放過
寧靜而淡泊 觀心之證道
動處靜得來 苦中樂得來
舍己慎毋疑 施恩慎毋念
天之機最神 人之巧何益
保持貞節者 始終要如一
逆之境砥礪 順之境銷靡
嗜欲如猛火 心將自爍矣
人心如一真 金石皆可鏤
文章無奇巧 人品宜本然
不責人小過 不念人舊惡
德怨之兩忘 恩仇之俱泯
勿犯公正論 勿謅私權門
幡然悔悟者 立地便成佛
毋偏信人言 不獨恃己長
陰晴與圓缺 喜怒與哀樂
有識亦有力 私魔無影蹤
詐不形於言 侮不動於色
橫逆與困窮 鍛鍊人身心
吾身小天地 天地大父母
欲厚其德性 必增其雅量
耳目皆桎梏 情慾悉機械
辟眾善之路 浚諸惡之源
去混而清現 去苦而樂存
節義傲青雲 文章高白雪
德者業之基 基固而棟堅
善根可暗長 惡損潛消
學貴有恆心 道在悟真理
脫俗便是奇 遠污便是清
心虛則性現 意淨則心清
心體之慾念 天體之所現
不近醜惡事 不立善美名
慈祥釀和氣 潔白昭清芬
夸逞功業 勿炫耀文章
水清則無魚 人察則無徒
勢理病難醫 義理障難除
高峻處無木 湍急處無魚
過滿則自溢 過剛則自折
責人者情平 責己者德進
處患難不憂 遇權豪不慎
靜中真境界 淡中本面目
靜夜喚夢境 觀影見真身
極端空寂寥 過亦猶不及
栽花與種竹 心境無小我
清靜無欲時 方可長道心
出世即涉世 了心即盡心
雲中世界 知靜里乾坤
像由心中生 像隨心內滅
任形之凋謝 識性之真如
知身不是我 煩惱更何侵
自老視少年 除卻虛榮心
達觀處世間 榮辱皆坦然
流水落花去 身心常靜安
心地無風濤 觸處見魚躍
處世而忘世 超物而樂天
但求心內佛 了卻心外法
脫俗便成名 減欲可人聖
真空與不空 在世與出世
烈士讓千乘 貪夫爭一文
心地如沉迷 不必談禪理
操持身與心 收放任自如
造化與人心 融和為一體
理寂則事寂 心空則境空
本真即為佛 何待觀我心
做事勿待盡 用力勿至極
修行絕塵囂 澄悟吾靜體
人我如一視 動靜兩相忘
山居胸清灑 觸物有佳思
人生福與禍 皆念想造成
機息與心遠 月到與風來
萬鍾與一發 存乎於一心
只以我轉物 不以物役我
就身與了身 出世即人世
何地無真境 何物無真機
風跡與月影 空過而不留
世間皆是樂 苦自心中生
體任自然境 不染世俗法
減繁增清靜 安樂之根基
耳口勿嗜欲 但求真情趣
無為且無作 優遊亦清逸
言者卻無行 常談者不真
水木裹石崖 不見真天地
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樂貴在真趣 景並不在遠
心中無物慾 坐伴有琴書
樂極則生哀 興味而索然
會得箇中趣 破得眼前機
萬象皆幻象 達人須自達
短暫之人生 何爭名與利
冷觀世間事 忙中且偷閒
富貴如浮雲 醉酒且耽詩
恬淡便適己 身心兩自在
延促於一念 寬窄系寸心
棲恬守逸心 遠禍害之道
與閒云為友 以風月為家
修身以養性 臨變方不亂
隱無榮辱分 道無炎涼別
心靜自然涼 窮達心自樂
貪富者愈貧 知足者常樂
隱者自高明 省事且平安
超越喧寂者 悠然自得士
得道者無系 靜躁兩不乾
濃處味常短 淡中趣獨真
動中之靜景 悟入無之機
心有所繫戀 樂境成苦海
臥雲弄月心 絕俗超塵土
雅俗自有爭 濃淡各有味
身放閒適處 心在靜境中
希慕榮達 不畏懼權勢
於聖境之下 調心以養性
清爽之秋日 勝繁華之春
來去本自如 通隔且自在
邪念自欲生 虛心得正念
富者則多憂 貴者常多險
天機本自然 人為卻乏趣
乾坤自在時 物我兩相忘
生死成敗事 任其自然行
心向難制伏 欲壑最難平
人生本無常 盛衰何可恃
寵辱不需驚 去留本無意
苦海亦茫茫 回頭即是岸
冷眼觀世事 隨風而飄去
心中無欲求 眼前自開朗
萬物與萬象 夢幻成泡影
毀譽其隨人 褒貶任世情
自然得真機 造作減趣味
念淨與境空 絕慮更無憂
非幻不為真 欲雅怎離俗
神酣並味足 人生真趣味
萬慮皆斷絕 純真性自出
不遷文泥跡 無塵世苦海
人有生死事 超然自永生
勝負胸中事 俄而即消去
自然之真趣 靜閒者得之
天全則欲淡 人生高境界
人我合一時 雲留而鳥伴
雨後山色鮮 靜夜鐘聲清
觀物有自得 勿徒戀光景
陷入不義中 雖生不若死
茫茫一世間 矛盾處處存
擺脫俗情後 超凡人聖境
修德勿徒名 讀書需深心
惡人苦讀書 恰適以濟惡
讀書以致用 立業需種德
心中真文章 心外真鼓吹
讀書需瀟灑 超脫於萬物
苦樂終相伴 疑信始知真
心虛則明理 心實則卻欲
道德學問事 時時需警惕
讀書至樂境 察物至入境
濃天何淡久 大音何希聲
天地萬物間 皆是眾生相
解讀無字書 深悉無弦琴
真理源於易 無心近於真
得詩家真趣 悟禪教玄機
讀易在松間 談經於竹下
野趣相映處 詩興自然涌
雨雪之夜讀 神清與興邁
不話封侯事 無事得天福
調養有心時 勝於針與藥
效孟母擇鄰 教子弟謹交
思及積累難 念至傾覆易
家中和為貴 其樂也融融
從容處家事 交友須交心
骨肉之親情 施恩毋任德
內心植善根 根深葉榮茂
居官須廉正 持家須節儉
玉琢始成器 人學始知義
天道本無私 以心逸補勞
局中未必驚 局外常膽寒
急流勇退者 功成圓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