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佛遜物理實驗室

傑斐遜國家實驗室開創了使用超導技術將電子加速到高能量。

概述

美國傑斐遜實驗室美國傑斐遜實驗室
2003年6月17日,美國傑斐遜國家實驗室研製的10千瓦級自由電子雷射器首次產生雷射。該裝置是從2001年因產生2100瓦的紅外光而打破記錄的1千瓦紅外自由電子雷射器改進而成的。在1千瓦的自由電子雷射拆除一年半後,新改進的設計產生10千瓦紅外線光和1千瓦紫外線光的自由電子雷射器已經順利出光,達到了10千瓦的設計目標。
該自由電子雷射器的改進工程由國防部海軍研究局、空軍研究實驗室和聯合技術局提供經費。海軍研究部的負責人JAY COHEN少將說:“該項工程依賴於能源部能源局下屬的傑斐遜國家實驗室與國防部海軍研究局之間建立起來的7年的夥伴關係。原來的千瓦級自由電子雷射器的性能已經超過了海軍的目標和期望,我們認為改進後的自由電子雷射器性能不會低。”
傑斐遜國家實驗室開創了使用超導技術將電子加速到高能量。超導電子加速技術為自由電子雷射提供了兩個突出的優勢:雷射器可在100%的時間裡運行,而不僅是1%或2%;在單個通道中,90%未轉換成有用光的能量可以再用
海軍對該技術的興趣是開發和示範電驅動可調雷射器。該雷射器能在紅外線波長運行,在此波段光能最有效地在大氣中傳播,具有船艦防禦的潛在套用價值。
在千瓦級自由電子雷射器運行的兩年半的時間裡,它打破了可調平均高功率雷射器所有現存的功率記錄。代表海軍、國家航空航天局、大學和工業部門的30多個不同的研究小組使用該雷射器開展了各種套用研究,從研究生產碳納米管新的好性能價格比的方法,了解矽中氫缺陷動力學,到研究蛋白質如何傳輸能量等。這些研究組已經制訂了計畫,正焦急地等待著使用新改進的10千瓦級的自由電子雷射器。

世界著名科學實驗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