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論語》心得

傅佩榮《論語》心得

《傅佩榮《論語》心得》,作者傅佩榮,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啟示”、“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

基本信息

作者
:(中國台灣)傅佩榮
ISBN:10位[7801736087]13位[9787801736086]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1
定價:¥20.00元

內容提要

《論語》是中國文化中一項極珍貴的遺產。其中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數千年來一直展現其歷久彌新的經典光芒及活潑強勁的生機。
孔子過人的智慧與識見,使無數人得到啟迪,但他那蘊藏在道理背後的哲學,卻未必容易明白。傅佩榮在本書中,即設法由吉光片羽所閃耀的智慧,試圖尋思建構一套完整系統。從基本核心問題“人性是什麼”逐漸開展“生到死”、“潛能到實現”、“求知到行動”、“抉擇到價值”、“命運到苦樂”,由此去詮釋孔子的整體思想。
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啟示”、“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其清晰理路與獨到詮釋,不僅使人更易深入體會孔子的思想,導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亦受益無窮。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
學歷: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
榮譽:台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獲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教學特優獎。作品曾獲台灣最高文化獎、最高文藝獎獎項。傅教授的“哲學與人生”課在台大開設l7年來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被大學生社團推選為最優通識課。
傅教授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他每年發表200多場人生哲學講座。從文化中心到寺廟,從學校到行政機關,從社團到基金會,都常見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跡。
著作:《哲學與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博佩榮談身心靈整合》、《論語解讀》、《莊子解讀》、《易經解讀》、《老子解讀》、《孟子解讀》、《智慧與人生》、《中西十大哲學家》等八十餘部。

目錄

序一由《論語》出發
序二聆聽最愉快的聲音
第一輯立志學習與人生成長
學什麼如何學為何學
學習能塑造性格
困而後學
大公無私
化解頑固
尊重傳統
束修問題
容忍異端
孔子不說的事
後生可畏
關心少年
師徒如父子
名正言順
少說為妙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過猶不及
有所必為與有所不為
遷怒與貳過
第二輯《論語》對生活的啟示
孔子哭了
不為酒困
起居作息
遵守禮節
莫要財大氣粗
別客氣,我的朋友
朋友的志趣
交友之道
以文會友
結交什麼樣的朋友
四海之內皆兄弟
不願給別人添麻煩
愛憎分明
愛人與愛動物
第三輯人性到底是什麼
你心安嗎
認識人的本性
人性的弱點
做君子要特別警惕的
顏回的心
克己復禮
上行下效
“仁”的涵義
孔子的中心思想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什麼是人生的正途
人貴在能主宰自己
仁者必有勇
何謂“中庸”
當仁不讓
博施濟眾
第四輯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
健康與孝順
這也是孝道
不要貪戀安逸
尊敬未來的自己
難養的問題
孔子想移民嗎
孔子也好名嗎
待賈而沽
各盡其責
官大學問大嗎
可與不可
誰搞亂了世界
誰是鄉愿
求全責備
以直報怨
評價管仲
管仲的功勞
盡美與盡善
面對隱者
隱者的困境
第五輯提升心靈超越自我
快樂在心中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面對疾病的態度
知其不可而為之
祭祀要真誠
鬼神與生死
何時犧牲生命
君子有三畏
耳朵怎么了
何以順天命
出污泥而不染
重視生活情調
上天有什麼啟示
永懷孔子
附錄 儒家與現代人生(專訪傅佩榮教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