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哲學

介於哲學和非哲學之間,用於保留世界上一些客觀存在而暫時無法用哲學去解釋的事或者物。這些事或物客觀存在著,卻因為自然科學的局限性而暫時沒有得到合理性的解釋,它表現出了哲學的非哲學性。但這又不是非哲學,因為事物本身就客觀的存在著,它又表現出了非哲學的哲學性。

刮刮偽哲學家們的鼻子 文 / 霧裡看花
羅素在總結哲學的作用時說:“教導人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為猶疑所困擾。”對此論斷,我雞啄米似地點頭同意。其實,說白了,哲學這玩意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明辨事非,讓人變得更聰明一些。
怎樣學習哲學,怎樣運用哲學,這是一個問題。
好多年前,為了跟女同學玩深沉,我專門借了幾本叔本華和康德的書放在床頭,平時是不看的,每逢周末,有女同學來我們寢室打撲克時,我便很追求上進地說:你們玩你們玩,我看會書。說完便操起叔本華揮舞一翻。
當然,最終我還是打起了撲克,我心裡清楚的很,缺了我人就不夠啦,但我是在她們“強迫”之下才墮落的,就像在“被強迫”之下極不情願登上皇位的劉備一樣委屈。
每當我如此表演的時候,我們同室的男同學還不能揭露,否則,我會因惱羞成怒而真的寧死不玩,所以,男同學冷笑著看我表演,把氣忍在心裡,待女同學走後再戳穿我的無恥把戲,至於女同學怎么想,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過我堅信,這種表演騙個把傻B女生,絕對沒問題——她們注視我的目光里充滿了仰慕。
最近,我發現了好多與我上學時興趣愛好相同的人,動輒拿出某哲學家的理論亂比劃。與我不同,這些人已不僅僅是為了騙女孩子仰慕的目光,而是想扮演真正的哲學家,這些人把各個哲學大師的東西東拼西湊地重新排列組合,也不管那些理論是否相互排斥。別說,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還真蒙住了不少昏昏然的傻叉,在其身後連連發出驚呼:“哇,好深刻。”有道是“謊言說一千遍,自己都會信以為真。”時間久了,這些人就真把自己當成哲學家了。而且,頗有大師的脾氣,對於他炮製的大雜燴,你還不能反駁,否則一準跟你急。話說回來,如果那東西是你自己的真實思想倒也罷了,本來就通篇都是別人的東西,要說有人罵,那也是在罵原作者,你一個偷別人孩子養的東西跟著亂著什麼急?這好比一頭豬被車撞死了,你衝到近前憤憤然地嚷嚷:我要為我爹報仇。——哪跟哪兒呀這是。
如果只是似是而非,倒也罷了,只要別錯得太離譜,也不至於達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但有人竟然把尼采打扮成“理性的大師”,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會知道,尼采是以“反理性”而諸稱的叔本華的繼承者,如果說尼采有比叔本華理性之處,或許要算是尼采對叔本華“悲觀主義”的否定。但是,無論如何,尼采也不可能算作是“理性的”吧?我猜想,這位偽哲學家連“理性”與“理智”這兩個概念都沒有弄懂。更可笑的是,有人竟然鼓吹叔本華尊重女性,昏聵到如此程度,我真懷疑這孫子知不知道叔本華是誰。我想,就算全世界男人都死光了,也輪不到把叔本華算成是尊重女性的男人吧。“虛飾是女人的天性,她們既聰明絕頂又愚蠢至極。”——叔本華如是說。哼哼,我實在看不出他哪裡尊重女性。
如果這些偽哲學家們只是為了碼字騙錢餬口,也還可以理解,反正沒有幾個聰明人會買你那臭屁文章來看,另外,就算有不小心買來看過生氣的,罵你兩句,你也該忍著點——缺德事都幹了?別人罵兩句是不是也正常?但這些人偏不,他非得弄出一副又當婊子又要貞節牌坊的樣子。我TMD就整不明白了,你丫明目張胆在這裡騙人,還死皮賴臉要求我們歌頌你,你還要不要臉了?你是想讓我們“明目”啊,還是想讓我們更加昏聵?你自己都是一昏昏然之輩,卻試圖“教導我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為猶疑所困擾”?
當代偽哲學家們,別拿著別人的理論亂比劃了,忒噁心,真的,我推心置腹地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