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一座城

停靠,一座城

《停靠,一座城》緣起於一個網路寫作計畫“100個城市寫作計畫”,由李婧、村上春花主編成書,2017年5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封面 封面

《停靠,一座城》緣起於一個備受關注的網路寫作計畫,記錄了三十多位年輕人的城市故事,在首都一線、在家鄉縣城、在海外異國,這些70後、80後、90後上演著一幕一幕,或冷眼旁觀、或立身奮鬥、或避風留戀,體驗著種種心情,或為成長、或為挫敗或為溫暖,一個個故事,是屬於他們的微小歷史,一個個故事匯集起來,又構築起我們時代的宏偉圖景。他們的故事不傳奇,卻樸實而真誠,他們的聲音不大,卻發自內心,無論你正停靠在哪一座城,總有一個故事會引起你的共鳴。

作者簡介

李婧,自由撰稿人,目前運營公眾號“零點de故事”“鹿之角”。二〇一五年六月,與村上春花共同發起“100個城市寫作計畫”,邀請世界上不同城市的年輕人,寫出他們與所在城市的故事。本書由李婧主導,多位作者撰稿。撰稿者中有大城市打拚的職場人、有國外求學的留學生、有縣城小鎮中努力的年輕人、也有漂泊異鄉尋找自我的旅行達人,他們都生活在城市,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城市故事”。

編輯推薦

“100個城市生活的人”,1個匯聚5大洲100座城市70000+冬粉的寫作計畫;

《停靠,一座城》,從百餘封投稿中精選出31個故事,傳遞1代年輕人的心聲。

逃離一線、留守故園、奔赴海外、漂泊天涯,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足跡。

無論你正歡笑、還是哭泣,無論你正停靠在哪裡,這本書,寫給你。

插圖展示 插圖展示

目錄

緣起 李婧 1

一個我永遠無法親近的城市 李婧 7

春夏秋冬又一年 zongzi 15

城西舊事 王楚白 25

這兒最終成了家 史努比 33

它流經的地方都有相同的光芒 Grassy 40

此刻,我們途經夢想,且作停留 錢歡 49

克萊德河上的羽毛 村上春花 55

“那裡暖和” 楊久春 63

與戰火擦肩而過 Nadia 68

我守望一輩子的玉米、落日和風 李西文 75

一個人的世界盡頭 路有有 83

明日天涯 Grassy 89

為心中之繁星,吾當披荊斬棘 葛藤 102

在這裡,我很少去看海 融小墨 107

舊時明月照揚州 南嶼 112

陪你度過漫長的歲月 小虎 120

永遠的地中海藍 蕭馨 125

……

試讀

一個我永遠無法親近的城市

文/李婧

我到上海已經有七年了。

“到上海”永遠都像昨天發生的事——即便我在這裡已經度過了幾乎整個二十歲區間。

二〇〇八年,二十二歲的我拉著所有行李到上海時,整個城市只認識一個同學。

它的浮華與摩登,我多年前第一眼看到時就備受震撼——那個乘車駛往外灘的傍晚,作為旅客的我,看到延安高架兩邊的霓虹一點一點閃爍起來,星星點點的燈漸漸連成大片大片,一直鋪漫開來,伸向蜿蜒的遠方,而遠方的燈火又更加恢宏氣壯——你無法不被它吸引,急切地要加快度,開到最亮堂的地方看看……

如果形容上海是個女人,她便自帶傲岸。

我第一次接近她,就對自己產生懷疑。我涉世未深,懷疑自己是否具備接近她的資質:才華、品味、姿態、氣質……種種維度,我都要對自己重新評估一番。

看著自己穿的衣裝,如此地不顯眼;看著自己的履歷,如此地不名一文;看著自己獨居的住所,如此地陳舊,不知何時能奔向遙遠而高傲的未來。

當我一個人住下來後,就像“挖了一個洞”。用著使不完的力氣,只想趕緊把洞挖大,挖到城市地心。

那種所謂“一個人住的辛酸與寂寞”,我一直沒有。反而覺得,自由終於表現出它應有的方式了——一室戶的上海老公房、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櫃、一台電視、一套沙發,最基本的配置。我始終像一個人旅行,住在旅館的標間。

周末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工作日的晚上想看幾部電影就看幾部,如果有朋友來了,拖拖地板就可以一夥人四仰八叉地躺著聊天。

夜晚來臨時,坐在床上看電視裡的人講上海話,我跟著一句一句學;有時候電視會忘了關,醒來就是七八點的新聞。

不怎么生病,身體強健,也感覺不到無人照料的苦楚。

靠自己打掃衛生,自己交水電煤,自己和房東結算房租,自己一點一點認識新的朋友。

但也有不方便。冰櫃里的東西常常壞,一旦心血來潮去了超

市或菜場,多出來的菜吃不掉就會被擱置發霉——於是我囤了好多罐頭、橄欖菜、老乾媽、牛肉醬、沙茶醬、芝麻醬……任何難打理的懶人時刻,拿出一瓶醬,面或粥都可以好味道。

最早住的那條路叫茅台路。它挺長,長而細密。五點鐘下班時,我會一個人無所事事地走過一個又一個街口。

沿途拍了很多照,但那時還沒有iPhone。像素不高的手機,呈現出很粗的顆粒,路上伸出長長晾衣架的樣子,始終停留在我的腦海里。

每個夜晚,我也是把洗好的衣服掛到街道上空的人;聽到樓下門面“儂好”“再會”交錯的聲音,體味這城中的市井生活。當深夜到來時,茅台路上經過的卡車會把家裡震幾震。於是我夜裡出門從不害怕,因為這個城市不會有真正寧靜的時候,它二十四小時都喧囂。

奇怪的是,即使兩年後和人合租了,也好像一個人住。寂寥滋味並沒有什麼不同。

我搬去了一幢更老的房子。那個冬天,有一大家子老鼠,喜歡待在家中——疏於打掃,我一直找不到緣由,後來才發現,是我爸媽帶來的核桃一直留在了櫥櫃裡,我忘了吃,招來了老鼠。

但故事並沒有華特· 迪士尼和米老鼠那么浪漫,我是尤其害怕老鼠的人。嚇得幾天不敢走去客廳,老鼠家族最小的那隻,有一天就睡在我兩百多塊的高跟鞋裡(是我當時最好的那雙)——它酣香正甜,我卻充滿恐懼。

而越是老的房子,越是需要耐心。像人體老化的器官,房子的水管也常常血栓堵塞——冬天的熱水器出不了水,要么是滾燙的,要么是冰冷的。濕冷的夜晚洗澡,總需要很大的勇氣。

這時候想起來,“一個人的生活”總算有了點酸楚。

……

停靠,一座城 停靠,一座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