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聽偏信

【成語】偏聽偏信【注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解釋】偏面地聽了一方面的話就信以為真。多指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公正。【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處事的態度。【結構】聯合式【年代】古代。【謎語】1.相信只長一隻耳朵人的話 (打成語一) 謎底:偏聽偏信,2.偏聽偏信(打字一) 謎底:唁 。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相反詞】兼聽則明

【押韻詞】連州跨郡、反躬自問、左右親近、又作別論、相親相近、除惡務盡、紛紛議論、蜣螂抱糞、過庭之訓、格殺無論

成語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徵做宰相,他問魏徵怎樣才能成為賢明皇帝。魏徵說堯舜善於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所以就賢明,能保住天下;他又說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煬帝偏聽偏信,不去了解真實情況,所以就亡國。唐太宗認為言之有理。

成語舉例

1、他總是樂於聽取大家的意見,從不偏聽偏信。

2、滄縣工商局某些領導幹部不深入調查,偏聽偏信,對龐振江採取了一系列的錯誤做法:一是無理吊銷執照、拿走股金賬。

3、你這偏聽偏信的聾子的耳朵。

4、部分失敗的悲劇糾究其原因:求富心切的農民,忽略了藥材種植的基本知識,才盲目地偏聽偏信廣告中的"高價收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