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字母

偉大的字母

字母從何而來?它們怎樣得到自己的形貌,特定的發音,以及前後順序,並在《字母歌》中名垂千古?字母到底是什麼?字母表又是什麼?布希為什麼被人稱作“丟比亞”?x為什麼與色情電影聯繫在一起?為什麼天下那么多語言部用M來稱呼媽媽?還有“三K黨”的來歷,“吧女”的身世。“u2”樂隊與失業保險表格的關係……本書另闢蹊徑,從26個英文字母人手。用妙趣叢生的語言,縱述其始自公元前2000年,直至21世紀今天的沿革掌故,以ABC列傳的形式,成就一部紀傳體史書。以26個小歷史,呈現出字母文字4000年的一部輝煌大歷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頁碼:352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7536052243/9787536052246
·條碼:9787536052246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叢書名:三尺書架

作者簡介

作者

大衛·薩克斯 (DavidSacks)

成長於美國新澤西州的薩米特,在斯 瓦斯摩學院和牛津大學研讀希臘語和拉丁語,曾為眾多報刊撰文,包括《紐約時報 書評》、《華爾街日報》,以及《渥太華 公民報》,廣涉文化課題,此前著有《古代希臘世界百科全書》,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女兒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華。

譯者

康慨

生於內蒙古,曾就讀內蒙古大學漢語系新聞專業,現在《中華讀書報》做編輯,長居北京,有大量書評、譯文和文化評論,見於國內主要報刊。

編輯推薦

本書既有趣,又富教益……薩克斯的執迷頗富傳染性,我能想像,幾乎所有讀者都會因他所稱的這次"發現之旅",而變得充實。
《紐約時報書評》在這本豐富的史著中,薩克斯解答了字母表的所有神秘之處,並就我們字母的起源,做了一番令人期待已久的考察。
莫莉·奈特,《巴爾的摩太陽報》閱讀大衛·薩克斯《偉大的字母》時,仿佛全神貫注地坐在學校最棒的老師面前。薩克斯縱覽字母表的行程有趣而多智。讀到最後,我實在不願離開這間教室。

目錄

前言
小字母,大觀念
A 第一和最好
B 敬陪次席
C 煩惱多多
D 忠心耿耿
E 無E不成文
F 不提F也罷
G 光彩照人
H 一息尚存
I 忙忙碌碌小蜜蜂
J 一個字母的誕生
K 在競爭中生存
L 天生誘惑
M 母系之始
N 鼻音嗡嗡晌
O O中故事多
P P是一股氣
Q 品質為先
R 狗字母
S 噝噝入耳
T 風流T儻
U 老天保U
V 勝利手語誕生記
W 兩個U的來歷
X 從未知到時尚
Y 小徑分叉的花園
Z 怪怪的老外
譯後記
譯名對照表

書摘

前言

本書意欲進入字母表,在諸字母間展開一次發現之旅。這26個字母仿佛群島中的島嶼,將被逐個踏足和考查。每座島嶼的地理與風情,及其與同一水道中其他島嶼的關係,均將做一番簡要探究。某些島嶼所呈現出的勃勃生機,或壯麗氣勢,或將在其他島嶼之上。但任何一座島嶼都會讓到訪者得享豐餐美食,並展現出過去4000年間語言、文學和歷史的輝煌景觀。
我們的字母從何而來?它們怎樣得到自己的形貌、特定的發音,以及前後順序,並在我們的《字母歌》中名垂千古?我們為何要在英語——以及西班牙語、捷克語、土耳其語、斯瓦希里語、越南語等許多語言——中使用“羅馬”字母,而其他語言(俄語、希臘語、阿拉伯語、印地語等)卻使用不同類型的字母?字母到底是什麼?字母表又是什麼?凡此種種,有許多這樣的問題需要引經據典、並熱情滿懷地加以回答。
還有些小問題,或許更讓人心生好奇。為什麼X代表未知?《0的故事》有何用意?愛爾蘭搖滾樂隊U2的名字來自何處?“Mother”(母親)一詞為何以M打頭?Q有什麼可驕傲的?哪兩個字母是最後進入字母表的?(答案:J和V。)為什麼Z在美國叫做“zee”,而在英國和其他大英國協國家卻叫“ZED"?最早代表A的符號是哪種動物?(答案:牛;大約3000年前,A的兩條腿就是牛角,朝天而立。)
本書中,每個字母都自成一章。特別是,每章都會簡要介紹一下所述字母在近東字母表中的起源,包括公元前1000年的腓尼基字母表。(在這方面,1999年公之於世的一項重大考古發現,讓本書受益匪淺,它將字母表的發明前推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埃及。)每一章都經由古希臘、羅馬、中世紀的英格蘭及此後諸時代,追尋著所述字母的歷史,並探討了該字母在文學、.傳統繪畫、現代市場行銷和流行文化,以及其他領域內所起的重要作用。如V之於Victory(勝利)。“Dubya”(W)之於美IN總統。還有Xbox、《X檔案》,和《X戰警》。
只要有可能,每一章都力圖為現代讀者找出所述字母的特立獨行之處——即其通過言談和視覺媒介所表現出的“個性”。例如,字母A意味著優質,而B永遠只能屈居老二。C的發音反覆無常:問題出自它居無定所的童年。O的形體讓人浮想聯翩。N在發音時非得鼻子出手相助。還有H,從語音學上講,它實在很難夠得上字母的資格。
除字母本身之外,本書還涉獵多種語言:英語雖當仁不讓,卻也兼及拉丁語、希臘語、古代閃米特諸語言(其中以希伯來語與其現代版本最為接近)、中世紀法語和現代法語,以及其他羅曼語言,還有德語,它們均與我們26個字母的故事密切相關。對上述語言,本人雖不能一一出口成章,卻具備幾種語言的背景,並一直刻苦鑽研,以求真確。
本書從語言問題入手,來對字母表進行探討。字母是圖形化的語言:它們發明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呈現語音的細枝末節,它們經由正確的組合,便可重現詞語的發音(英語如此,古希臘語、阿拉伯語、俄語等等亦然)。如果你把El語作為出發點——任何實驗室之外的語言,都是先有口語,很久之後才會形諸筆端,再勾畫出與這種語言相適的字母表,好比量體裁衣,那么,字母的歷史和意義便可豁然現身。
有些論述字母表的書,首先把字母當作視覺符號。它們有模有樣,確實非常漂亮。但這種方法卻很難說明字母怎樣與其發音結合,更難以解釋其無規律性。為什麼當C置身於E、I或Y之前時要發軟音?為什麼J在英語中表示“j”音,卻在西班牙語中成了“h”,在德語中又發“y”呢?如果你從語音,而非書面符號入手,回答上述問題便很容易了。
不過,本書並非課本。它不會就此課題面面俱到,我也希望它不會令人味同嚼蠟,在探究的同時,亦不忘通俗、新穎和有趣,力圖做到集知識’l生和娛樂性於一身。我希望可以反映出這26個小東西是何等的迷人,它們又是如何蘊含著數千年來的文化與歷史。
本書的基礎是我為《渥太華公民報》(位於安大略省的渥太華)所寫的每周一次,關於字母表的26篇系列文章。本系列自2000年7月始,每周述及一個字母。
但其構想最早出現於1993年,當時我正在寫自己的前一本書:《古代希臘世界百科全書》(Facts On File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面對的是一個超出自己學識基礎的巨大任務,因而急切地投入到對古希臘的研究中去。
課題之一便是希臘字母表,包括其起源,時間大約在公元前800年。我讀大學時已經了解到,當時的希臘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通過向腓尼基人(閃米特人的一支,以航海術聞名,主要分布於今日的黎巴嫩)襲用,而得到了自己的字母表。我或曾在某次考試時寫過這樣的句子——“希臘人的字母表是從腓尼基人那兒弄來的”——卻並不了解其來龍去脈。我那會兒總是以為那就是模仿而已:希臘人對腓尼基字母印象深刻,回來以後,便發明了20多個自己的字母,是為希臘字母。
但是,1993年的研究教給了我不同的東西。希臘人的襲用,可不僅僅是照貓畫虎。(原諒我的雙關語。)希臘人襲用的不僅僅是腓尼基字母表的理念,而是從頭到尾地照搬了腓尼基人的字母,並開始將它們用於希臘語的書寫。

後記

本書的翻譯歷時兩年,一方面由於譯者雜務纏身而數度中斷,另一方面,也因為書中萬象雜陳,縱論古今,旁徵博引,實有小百科之感,不得不多方查考。其作者亦喜文字遊戲,哪怕俗俚之間,往往藏有玄機,故數次造成譯者大腦短路,每到費解之時,不得不奪路出門,月朗星稀,反覆誦念,有時長至數月,方恍然而大悟。
翻譯是今日的苦差,但我有幸深入此書,不以為苦,反以為一大樂事,因為實實在在地,從中得學問,長見識。我以為,這實在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我也相信,它會為許多讀者朋友,無論是英語愛好者,還是青年學生,或者對西方文化感興趣的同好,帶去知識之樂與閱讀之樂。
原書無註解,作為譯者,本人躊躇再三,還是加入譯註,目的有二:一是就掌故而言,多少免去讀者查考之苦;二是利於理解文句,包括雙關語、俏皮話。此外,原文中涉及讀音處,作者均以英文字母標示,譯者不敢改動,但與讀音有關的單詞,均在文中以國際音標標出,並加釋義,想必此舉亦為大部分中文讀者學習與理解所必需。
中國國內,已出版過多部英語史專著,但對普通讀者,甚或英語專業的學子來說,未免太過艱深與枯燥。獨本書另闢蹊徑,從26個英文字母入手,縱述沿革掌故,以ABC列傳的形式,成就一部紀傳體史書。以26個小歷史,呈現出字母文字四千年的一部輝煌大歷史。
關於漢語拉丁化的爭論由來以久,正反兩方勢力此消彼長,急進者一度得勢,甚至將漢字推到滅亡的邊緣,所幸止步於文化自殺的懸崖絕壁。字母文字的優點不言而喻,今日之英文亦成事實上的世界語,學習它,使用它,不僅理所應當,有時甚至是全球化時代安家立業所必需掌握的工具,本人亦多少藉此養家餬口,但總不敢忘本,漢語才是我們國家、民族和文化賴以存續的根基,令人欣喜的是,這一點日益成為我國有識之士的共識。
感謝花城出版社秦穎兄慧眼識珠,擇定這本好書,並對我屢次延誤譯稿一再寬容,也感謝此套叢書策劃人之一繆哲兄的鼓勵。
本書作者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是另一個大好人,數次通過電子郵件,熱情解答我在翻譯過程中的疑問。

精彩章節

若要問起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你會聽到一長串的答案,其中或許包括車輪、電話、核子彈、第一台計算機。(喜劇演員梅爾·布魯克斯在其1960年代的廣播滑稽小品《兩千歲之人》中,聲稱最偉大的發明乃保鮮膜是也。)還有個答案,也許會被遺漏,那便是此時此刻,我的雙眼正在來回掃視的這套小玩意兒:字母。因為字母亦屬發明,且成就輝煌。以其使用時間之長,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套用之廣,堪與車輪媲美。
作為表述語音的書寫方法,字母發明於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埃及。毋庸置疑,它最早的讀者都是出聲朗讀,以口唇讓語詞得以展現。(出聲朗讀的基本習慣,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字母並非最早的書寫形式: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或許還有中國,此前均已擁有了非字母的文字系統。然而,字母堪稱有史以來最為有效的書寫系統。像車輪一樣,它改變了古代世界,亦像車輪一樣,與我們相伴至今,始終未被淘汰。
今天,超過人類總數的四分之三,約48億人生活的國度,使用著字母表,或由字母表進化而來的書寫方法。世界上現有約26種主要的字母表形式。羅馬字母表、阿拉伯字母表和基里爾字母表,是世界三大字母系統,每一種都為多個民族和多種語言所使用。
我們熟悉的羅馬字母表,乃由羅馬帝國傳諸後世之西歐,是今日世界最通行的字元——大約有100種主要的語言、120個國家,以及將近20億的使用者,遍布於全球。羅馬字母在統計學上的優勢地位,部分應歸功於它在下述語言中的套用:西班牙語(全世界約3.3億西語人口),葡萄牙語(1.6億人),非洲中部和南部的多種語言(2.7億人),以及英語(3.5億人)。羅馬字母表有多種變異。例如,英語使用了26個字母;芬蘭語:21個;克羅埃西亞語:30個。但其核心,仍然是古羅馬的23個字母。(羅馬人沒有J、V和W。)
令人驚奇的是,除了朝鮮的諺文這個唯一的例外(它獨立發明於15世紀中期),今天的所有字母符號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它們均可以回溯至同一個歷史源頭:公元前2000年的首份近東字母表。其血緣紐帶直接而且明確。我們的羅馬字母是阿拉伯字母的第三代表親,是基里爾字母的第二代表親,是希臘字母的孫子輩。的確,不同的字母表,往往外形也不相同(儘管我們有近一半的大寫字母與其希臘的“爺爺輩”頗為相似)。但是,它們的基本機理和字母發音的順序,卻使其血親關係暴露無遺。關於“字母表”的涵義,尤其依本章所述,涵蓋了無論現在還是過去的任何一種有效的字母體系,例如腓尼基字母表、阿拉姆字母表,以及我們自己的字母表。
世界上其餘的四分之一人口,約14億人,使用的是非字母文字。這主要指中國,包括台灣,以及日本。日語的文字系統是在公元7世紀時,由漢字借用改造而來。
P9-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