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皈戒

皈依“心”,因為“心”是主,它通貫無形和有形、自然和社會,主宰著人的一切。 皈依心,使我們能夠明白,人人都有一顆主宰天地萬物,達到人天相合的慧心。 能了明天地,了明人體,按天地的運化,使人體性命交合,與天地相應,其根本是在人心。

研究展發人體奧秘,使人身心康泰,智慧發展,與人天相應,不斷開發出人體奧秘,開發出天地奧秘,要有一個主體。這個主體是什麼?是“心”。人的一切奧秘皆在心。

1、何謂皈依心

皈依心與歷代以來皈依道,皈依佛,皈依真主,皈依上帝有相同之點也有不相同之處。歷代所說的佛也好,真主也好,上帝也好,都是人們認為是通過修煉而得道的人,他們的心與天地相通,與天地同位,造福於人,造福於萬物,所以人們來紀念他、皈依他,並按照他們的教義、皈戒和方法來進行修持,達到與他們同樣的境界。但是要看到這些教義是在千百年前制定的,千百年來自然界發生了變化,人的身心隨著自然社會也發生了變化。現在是科學資訊時代,不是原始時代,奴隸時代、封建時代,必須遵循現代科學來研究人體、研究社會和自然。同時要充分看到歷代以來,人類在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人的自身陰陽不能平衡,造成了種種疾病、無窮的煩惱和痛苦,使人的本身的無窮無盡的智慧閉塞,所以研究人天必須從心上開始開發。

皈依“心”,因為“心”是主,它通貫無形和有形、自然和社會,主宰著人的一切。人人都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有大的智慧和能力,能創造出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類的事。如何做到這一點?歷代只有極其少數的人才能達到為人類造福,為子孫造福,而絕大多數都是隨波逐流,慵慵碌碌的過一生,其根本的原因是心不明。心明才能眼亮,才能夠胸懷寬廣,眼光遠大,才能夠掘開智慧的源泉,才能夠通達於天地萬物,合和時空運化。達到了這一點,那即是神仙佛祖。通過“心”的開發和運用,不斷加以修持,就能夠將人體的末性加以限制和消化,將本性不斷聚集和生髮,這樣即能有無雙運,與天道相應,與天地同體。所以皈依心,就能達到古往今來人類所追求的,所嚮往的最高境界,即人天合一的境界。

皈依心即如何來約束心,如何來展發本性,消除本性,所以就有一定的皈戒。歷代以來修佛成佛,修道得道,信奉天主、上帝而升天國,但是,又有些修煉數十年最後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墜落。為什麼這樣?由於他們是盲目的崇拜與修持,都在人體以外去修持,離開了人體,離開了心。所以,他們追求的是形式,脫離了真實,不知道本源,不知道任何修持的本源是在人體,在心上。在社會當中,我們會看到,為什麼有些家庭興旺、事業興旺,不斷發明創造,為社會為人類造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是用心做事,一心一意做事,從心上開發,使行為按照心開闢的路程運行。但是有更多的庸俗之輩,忙忙碌碌,混混沌沌,只抄襲他人,盲目追求,結果達不到他的目的;他們也吃很多苦,結果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或事與願違的結果。為什麼這樣?由於他們心所思所想脫離了自然本根、社會本根、人的本性,違背了自然社會的發展規律,因而不但不能成功,而且招來一次一次的失敗,一個一個的痛苦直至終生的痛苦。他們用了心,但這個“心”不是本性之心,而是末性的邪心,產生了奸、狡、猾、毒、貪的行為,迷昧了智慧的源泉。

研究“心”要明白心的本源。古聖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人有博愛之心、仁義之心。佛道、真主、聖人他們之所以能達到無上的境界,無不是從人身,從心上來修持。皈依心,使我們能夠明白,人人都有一顆主宰天地萬物,達到人天相合的慧心。天地是一個大宇宙,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人天是能夠同步的。人人是主人翁,本性當家作主,並不要身外去乞求。

2、“五運”皈依心

皈依心要從“淨定觀運真”做起,達到心田光明,人天合一。

心淨。淨就是拋除雜念、所謂雜念是一切不符合自然規律、社會及人生規律的念頭。天地的規律是濁降清升,自然的運化是包羅萬象,生生不息,順其自然就是要不違背自然的規律,不強求,要以博大的心懷對待萬事萬物。濁降清升,是將一切違反自然規律的雜念、惡念、邪念,用正念來清除。正念是遵循自然規律,遵循社會規律,以體合天地的念頭。明白人為萬物之靈,與天地位列三才,人體裡面有無窮無盡的奧秘和智慧。智慧是自身修持與天地同步而展現出來的,造福社會、造福人類。以正念來濁降清升,清升是升正念,濁降是降惡念、邪念、雜念。清升濁降使心與身達到調和與安靜,氣血調和,經脈暢通,臟腑調順,即能身心康泰,延年益壽。由於有博大的胸懷,自然減少和消除煩惱,不斷濁降清升,拋除雜念,達到身心相和,與自然同步。

心定。心能定,則與有無融為一體。自然界無有在時時刻刻運化,無形生有形,有象化無象是萬物的本源,天地的本根。人心能定,即能衝破一切有形有象的萬事萬物的環境與天地融為一體。這即是辟開了人體奧秘,開發展現出一個新天地。這個天地就是智慧的展現,在元氣的聚集中生髮,在元光照發中顯現,在元音貫通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即為修佛修道,成佛得道。人人都有這一顆心,人從心上來修持,在平時,時時事事中不斷培養。以心待人才心田光明,才可減少消除奸狡猾毒貪,人與人之間以心相待,對事物的變化要用心去觀察。每做一件事都要一心一意,用心去做,當不懂的時候要虛心學習,深思熟慮地去覺悟。那些發明家、大德大賢們都是用心做一切事,才展發出智慧和才能。用心做事,要達到無上智慧與天地相應相通,就要修持,修持應無心,即是無心修持。由於修行是人與社會、與自然以及與萬事萬物相互交感,相互貫通。能做到以心待人,用心做事,就會對天地、對自然在無心中自然融合。無心才能符合自然的運化,“無心”則進入恍恍惚惚的境界,在元氣元光元音無有運變中,自然而然使心與天地同步,使人之本體既不受有形有象的約束,也不受邪雜之念來圍困,達到自在自然。故而皈依心,即把心放在主體上,時時事事從心上來把持、來運化,就能達到與天地同位,天人合一。故從心上修持是一條捷徑之路,使人生通過修身齊家處世創業直達修持成真的境界,用不著走彎彎轉轉的路,用不著自己去盲目追求。故此,心是辟開人體奧秘,辟開宇宙奧秘,使人與天地同位,與日月同輝的捷徑之路。人人都有心,所以只有平日以心待人,用心做事,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作無愧於人,思無愧於心,光明正大,再無心修行,通達人天相和之境界,永脫離煩惱、痛苦,才是達到皈依心。

心觀。觀,是從有到無,從內到外地觀。常有觀其竅,即對一切有形有象的事物,要觀察其運變的過程和關竅。常無觀其妙,是指返觀一切無形無象變化的奧妙。觀其竅是重在於現象,觀其妙是重在於本質。從人體到萬事萬物及天地的運化,如人的所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順自然運化才興旺發達。如果違逆自然、社會,就會做出損人利己,禍國害民,傷天害理的事情,必然會受到社會和自然的懲罰,即使處在強盛階段,也是短暫的,最終復歸於滅亡。而那些順其自然、社會的規律,以慈悲之心處世,仁義之心待人,惻隱之心對弱者,遵紀守法,盡心竭力為社會、為人民做有益的事情,必定能長存。雖有時受到委屈和曲折的磨考,但是最後不但能生存,而且更加興旺發達。心觀,還要返觀自身體內的能量運行,內觀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天地是一個大宇宙。不斷地反觀五臟六腑,達到能了明人的無形的精神生命與有形的肉體相互交感、人體與天地自然相互運變、天人相應的妙理,揭開人天奧秘。

心運。運化心當從有形有象的肉體與有形有象的事物開始。肉體裡面氣血運行,臟腑運化,是根據自然界的規律濁降清升。臟腑是根據陰陽規律一表一里地運化。人體運化是無形精神生命(性)與有形的肉體(命)相互運化,貫通於人體的竅穴及其脈絡內。性命相互運行,人與天體自然相互運化,達到有無運化,陰陽調和。宇宙中,春夏秋冬四時變更,日月周而復始運行,生生不息,萬物得以生長,天地得以永存,由此明白生命在於運動,亦在於動靜的調和,無有的運變。人體乃至天體的奧秘可以通過心運來展現。

心真。真指修真。因自然、社會都貫穿著陰陽的運變,所以修行也存在著真與假。能了明天地,了明人體,按天地的運化,使人體性命交合,與天地相應,其根本是在人心。修行在心上,做人、成家、立業、處世無不是從心上展發的。以心為主,心是一條修真的金光大道,離開了心去修持絕對是假的,都不能成功。從心上來修持,明通天地的運化,就能夠與社會同步,就能展發智慧與社會、與自然融為一體,就能推動社會發展;不但自己能夠在成家、處世、創業等方面達到輝煌,而且能夠為社會造福,為人類造福,為天地造福。只有堅持修真才能走好嚮往幸福快樂的人生旅途,直至達到近本歸真,進入極樂世界,即是歷代聖賢們所說的成佛得道、成聖成真、上升天界的境界。只要從心上來做人、處世、創業就自然而然達到與天地同位,與日月同輝,天人合一之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