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評價

信息化的概念,是一個東發化的專業辭彙,最早由日本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它作為一個專業辭彙,是一個非常東方化的說法,歐美學者很少採用。日本科學技術和經濟研究團體提出了這個概念,用來描述和定義人類走向信息社會的過程,即在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中,信息產業獲得長足發展並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這樣一種社會變革的歷史過程。信息化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又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動態過程。信息化的實質就是要採用信息技術,深度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以達到現代化的目的。在信息化建設浪潮中,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走在前列。在美國,數字革命的影響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顯現,並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緊隨其後的日本,積極引進、消化和吸收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信息技術,積極推動本國的信息化發展。信息化深刻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評價,簡單來說就是評價價值。評價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評價的過程是一個對評價對象的判斷過程;第二,評價的過程是一個綜合計算、觀察和諮詢等方法的一個複合分析過程。
所以,信息化評價是評價者運用信息化標準(評價標註)對評價對象的各個方面(準確性、實效性、經濟性以及滿意度等)進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測量過程,並最終得出一個可靠且邏輯的結論,是客觀、科學地反映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發展水平分析方法的研究是當前我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提高政府推進信息化建設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的重要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