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如是說

俞敏洪如是說

《俞敏洪如是說》是由寧泊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2008年1月12日,CCTV《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在報導2008年全國圖書訂貨會時,對以彰顯中國本土優秀企業家的精神旗幟和行為標桿為特色的《如是說》系列圖書進行了重點宣傳。

俞敏洪經典語錄: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絕望是大山,希望是石頭,但是只要你能砍下一塊希望的石頭,你就有了希望。

忍受孤獨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忍受失敗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後的巨大動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會做事的人,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做事特點:一是願意從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經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標,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積累起來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三是要有一種精神,能夠為了將來的目標自始至終把小事做好。

絕對不做自己能力控制不了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能當大廚,這樣當你的大廚撂勺子時,你還可以救場。

金字塔如果拆開了,只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石頭,日子如果過得沒有目標,就只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如果把一種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實現一個夢想,散亂的日子就集成了生命的永恆。

世界上做成功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全身心熱愛自己做的事情的,否則他一定半途而廢。對我個人來說,我一定是全身心在做新東方,就像沃爾瑪的總裁一輩子都開著自己的小飛機在全世界每個店飛來飛去,看到商品都恨不得去親吻一下,他對每個商品都充滿感情,你說他能不把每個商品賣得像藝術品一樣嗎?

開始的時候,團隊就像麵粉,一拍就會散。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往裡面加水,揉啊揉啊,慢慢地就會成為麵團,就很難散了,甚至越揉越黏。到最後這個團隊就分不開了。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是能夠坐一間24平方米的充滿綠色、灑滿陽光的辦公室,你只給他8平方米的辦公室他遲早有一天是要離開的。

全世界最難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我提升,你有多大的氣概,你就能做多大的事情,但沒有人生下來就有宏大的氣概,這裡面有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對於我來說,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缺點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去完善,有缺乏之處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去努力。

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事業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句話說的是:“生命是一個過程,事業是一種結果”。

所有獲得大成就的人,都經過了一條必經之路,那就是從自願自覺走向堅韌不拔、艱苦卓絕地努力,最後才能夠達到一個極高的境界……

內容簡介

二十多年來,要曾被外資力量的零售、製造、網路等行業里,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踏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鏡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鑑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合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作者簡介

寧泊,資源財經作家,“中經企業管理”系列圖書主創作者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投資創業、市場行銷、企業文化,著有《雅芳直銷全攻略》、《最經典的管理思想》、《松下電器:造物先造人》等,近年來一直追蹤和研究中國最在的民營教育機構——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及其創始人俞敏洪。

圖書目錄

序言

第1章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俞敏洪論創業精神

樹草理論:追求樹的高度

從絕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塊希望的石頭

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

感謝那個“踹”了你一腳的人

從自願自覺走向堅韌不拔

第2章 把小事情做成大事業——俞敏洪論創業信念

別把自己當“人”看

成功來自團隊而非個人

成大事者的三個特點

願意從小事情做起

擁有明確的目標

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得失

誠信是創業之本

坦然面對創業得失

第3章 從一塊石頭到一座金字塔——俞敏洪論創業過程管理

機會只屬於能捕捉到它的人

具備“等待”的智慧

比別人做得好一點

把大目標分解成許多小目標

一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

情緒也是一種重要資本

擁有高昂的創業激情

同時,保持冷靜的理性思維

挑選像孫悟空一樣的創業成員

用“蝸牛精神”做事業

第4章 珍貴瓷器的保管員——俞敏洪論創業團隊管理

糖紙理論:學會分享

成為串起珍珠的那條線

“土鱉”與“海龜”的組合

包乾隊隊長與隊員

摩托艇與滑雪板

領導者要勇於承認錯誤

寬容,但不軟弱

團隊建設就像揉麵團

第5章 “撬動”創意產業——俞敏洪論創業模式創新

“產業化”帶來規模效應

誰是企業的核心優勢

新東方的最高原則

“新東方”是一項創意產業

多種流派,百花齊放

行銷一種人生精神

要跑得快,同時還要能停下來

確保資金鍊的健康、有效

不同模式,迥異的命運

藉助外力加速擴張

第6章 回歸到一種秩序狀態——俞敏洪論二次創業

告別“草莽英雄”時代

盡褪“家族企業”色彩

一堂深刻的智慧財產權課

上市預演:引入老虎基金

最成功的一個商業決策

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上市是順應民意

新東方的未來格局

上市,並不美

第7章 群星璀璨,共創輝煌——俞敏洪論人才任用策略

“英雄”不問出處

水滸108將的標準

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

強調一種精神認同

打造第四代團隊

告別個人英雄主義時代

第8章 解讀商業精神——俞敏洪論創業者修為

企業家境界之說

態度決定一切

心胸、眼界要異於常人

關於劉表

關於袁紹

關於袁術

關於劉備

無條件地熱愛自己的事業

企業家應該有悲憫情懷

商人背後是商業精神

最難做的一件事情是自我提升

成功永遠是無窮無盡的

第9章 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論奮鬥哲學

找準人生的北斗星

缺憾不一定是壞事

財富有時候是一種拖累

感謝磨難與失敗

簡單地做人,簡單地做事

生命是一個過程事業是一種結果

附錄:俞敏洪個人檔案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章節

第1章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俞敏洪論創業精神

樹草理論:追求樹的高度: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選擇第二種活著的方式——像樹一樣活著,像樹一樣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在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這就是俞敏洪廣為流傳的“樹草理論”,是俞敏洪給“贏在中國”的一位選手做的一次現場演講示範。該選手是一位美容美髮連鎖學校校長,眾所周知,美容美髮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會被人看低一等,所以評審要求這位選手現場演講,鼓勵自己的學生確立良好的心態。由於該選手的演講不盡如人意。於是,俞敏洪應主持人王利芬的要求,將賽場當成講堂,做了這樣一次精彩的即興演講。

“樹草理論”所闡述的不僅僅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對命運的主動抉擇。也許美容美髮業在一些人看來並不是一個體面的職業,不是創業的最佳選擇。但是,俞敏洪希望創業者明白,創業沒有高下之分,只要是合法的,適合自己的,都是好的創業項目。而創業者無論選擇哪一個行業,能否獲得成功,取決於他的創業心態:是選擇做一株卑微的草,還是做一棵參天的大樹。

俞敏洪本人的曲折經歷就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詮釋。

來自江蘇農村的俞敏洪求學之路充滿挫折,1978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最初的願望是考上當地的師範學院,擺脫下田種地的命運。由於基礎薄弱,他兩次落榜。直到第三年,也就是1980年他才考上了大學。不過,連俞敏洪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竟考進了北京大學西語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