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克利教學手記-包浩斯叢書1

內容介紹

保羅.克利(Paul Klee)的(教學手記)初版是在一九二四年就開始準備了。於一九二五年出版,作為由華爾特.葛羅畢斯(Walter Gropius)與拉斯洛.莫荷里-那基(L aszlo Moholy-Nagy)所合編「包浩斯叢書」的第二冊。再版也很快就跟著發行了。對於那些關注此書的人來說,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個「基礎」,作為國立威瑪包浩斯學院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內容,乃是克利以及這個學院最主要的藝術教育理念。
這裡所呈現的這本書並不完全只出於克利之手。他是書中的素描插圖及那些記錄於文字中之思想的原作者。莫荷里-那基是凸版印刷的版面設計者,對此書也有一份貢獻。這可以算是此一領域裡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做法。有個問題是:這個由莫荷里-那基所找到的解決方式是否可以完全配合克利充滿靈性的思想及素描;是否這個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版面設計造成了詮釋方式的改變。儘管如此,克利自己是同意了這個形式。就這本書所呈現出的外貌也算是體現了包浩斯的特色,亦即,結合「來自各個不同方向的力量」而共同作用。克利亦贊同此種方式可能帶來有益的交流與成就。

作者介紹

保羅·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二十世紀變化最多、最難以理解和才華橫溢的傑出藝術家之一。 由於這位藝術家從成熟的時候起,就連續不斷地反覆研究離本質更近的主題和形式,所以很難探索他在風格上的發展。克利是一個既浪漫又神秘的人,他把繪畫或者創作活動,看作是不可思議的體驗,在這個體驗過程中,藝術家在得到啟發的時刻,把內心的幻象和對外部世界的體驗結合起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