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Paul Allen,1953年1月21日—2018年10月15日),美國企業家,Vulcan Inc.的創始人、主席,與比爾·蓋茨創立了微軟公司的前身。 保羅·艾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到2006年,他在福布斯雜誌排名第六,擁有資產大約227億美元,其中50億是微軟股票。同時他是Charter Communications主席,夢工廠股東,還擁有NFL的西雅圖海鷹隊和NBA的波特蘭開拓者隊。 2018年10月15日下午,保羅·艾倫在西雅圖因非霍奇金淋巴瘤併發症去世,終年65歲。

基本信息

成長經歷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對於軟體霸主微軟公司,用電腦的人沒有不知道的,董事長比爾·蓋茨的大名更是婦孺皆知,然而功勞並不是蓋茨一個人的,蓋茨所創立的僅是微軟的60%,其它的是屬於保羅·艾倫的。保羅·艾倫父親的工作給他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他是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的助理管理員,因為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艾倫讀過許多書,包括科幻和計算機知識,這也許是他成功的關鍵。中學時,艾倫迷上了計算機,由於這個共同愛好,艾倫與比他低兩個年級的蓋茨成了好朋友,他們經常一起研究、討論計算機,甚至比賽編程,蓋茨和艾倫這對志同道合的天才在一起的交流使艾倫思維更敏捷,頭腦更靈活。這給艾倫後來的成功建立不可磨滅的功勳。當時的個人計算機雛形Altair(阿爾塔,牛郎星電腦)正需要開發一種與其8080集成塊相匹配的BASIC工作語言。他們聲稱他們熟悉這方面的編程,並接下了這個工作。而在當時他們根本沒有Altair,艾倫只好到阿肯計算機中心用那兒的PDP計算機工作。

憑著一本8080使用手冊,艾倫用PDP-10模仿8080集成塊,這對那些工程師來說幾乎是沒法幹的事情,但艾倫接受了挑戰,豐富的技術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巧幫了他大忙,8個星期後,一套BASIC語言被成功地開發了出來,自此阿爾塔有了自己的程式語言,艾倫也就一直為它編寫新的語言並出售這些軟體直到1975年。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1975年,他們自己的微軟公司成立了,作為創始人,艾倫擁有40%的股份。在初入商海的時候,艾倫注意到PC機作業系統的重要性,成功地從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獲得了SCP-DOS的使用權,這使得IBM確認了微軟的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的實力,從而得以與IBM合作,並為以後獲得SCP-DOS的所有權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艾倫使微軟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這以後的Microsoft(微軟)在兩人的努力下,逐漸強大起來。DOS成為PC機的首選作業系統。

遺憾的是,1982年,艾倫與比爾完成了他為微軟的最後的一件作品:一種新BASIC語言,就不得不離開了微軟,因為他被診斷出有某種癌變的綜合症,後來還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但他仍持有公司的股份,是微軟的第二大股東。

比爾·蓋茨的輝煌掩蓋了保羅·艾倫的成就,但同樣做為微軟的創始人,第二大股東,他無疑是成功的。微軟公司的騰飛,電腦事業的發展,他功不可沒。我們談起比爾·蓋茨和微軟,也應當不要忘了保羅·艾倫對微軟的天才貢獻和傑出成就。 2000年9月微軟市值一度超越6400億美元, 最高峰為6616億美元,相當於今日2012年的9130億美元。 成為人類歷史市值最高峰. 由於1995年以後,微軟一度被反壟斷官司控告, 2000年股價極度受挫, 不然當年預估能夠漲破9000億美元市值。 但是那還遠遠不是微軟真正的市場價值 ,因為1999年微軟還未進入中國市場,只在國外部分市場生存, 曾有專家預計要是微軟收復被盜版的市場,微軟的淨利潤將要比現實所獲取的還要高4--5倍, 所以微軟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職業生涯

早年生活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是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副館長Kenneth S. Allen和Faye G. Allen的兒子。艾倫就讀於西雅圖一家著名的私立學校湖濱中學(Lakeside School),在這裡他遇到了比他小2級但對計算機同樣痴迷的比爾·蓋茨。他們一起獨占了湖岸中學的唯一一台微型計算機。為了獲得更大的計算能力,艾倫和蓋茨偷偷潛入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實驗室。雖然事件最後被揭發,但他們與管理人員達成協定,以提供學生電腦支援服務作補償。中學畢業之後艾倫入讀華盛頓州立大學,曾是兄弟會Phi Kappa Theta的活躍成員。為了實現為編寫商業軟體的夢想,他在兩年之後輟學,後來更與從哈佛大學輟學的蓋茨創立了微軟公司。

微軟公司

1975年,艾倫跟蓋茨聯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創立微軟,開始銷售BASIC解譯器。1980年,由艾倫牽頭,微軟以五萬九千美元買下名為QDOS的作業系統。當時,與IBM的協定期限迫近,蓋茨與艾倫正為無法趕及完成作業系統的開展而煩惱,而購入功能齊全的QDOS後,微軟即修改其代碼以迎合IBM的要求。最後,微軟的產品被IBM採用作新電腦的作業系統,而這次合作亦成為微軟日後壯大的踏腳石。

艾倫在1983年因罹患霍奇金氏病而辭去微軟的職務,84年離開董事會(但1990年又重返董事會 )。後經過幾個月的放射治療及一次骨髓移植治癒。

2000年11月,艾倫正式離開微軟的董事會,但被力邀下留任高級策略顧問。艾倫賣掉六千八百萬股微軟股份後,仍持有一億三千八百萬股。

保羅·艾倫作為微軟的共同創辦人,多次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居前列,2005年再次排行第7位。保羅·艾倫投資廣泛,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以及數字電器等市場都有涉及。他擁有西雅圖海鷹美式足球隊以及波特蘭開拓者籃球隊,同時他也是“宇宙飛船一號”的發展資金支持者。艾倫還熱愛音樂與航空,出資修建一座稱為體驗音樂計畫的互動式音樂博物館,以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家船隻———章魚(Octopus)。

現今58歲的保羅·艾倫,似乎一直以來都掩蓋在比爾·蓋茨的光環之下,人們只知道他和比爾·蓋茨共同創立了微軟,卻忘記了正是他把比爾·蓋茨引入到軟體這個行業。而就是這樣一個軟體業精英,一個富於幻想的開拓者,一個為玩耍一擲千金的豪客,一個總是投資失敗卻成功積聚巨額財富的商界巨子,卻在創造著一個傳奇———他有取之不盡的財源、獨樹一幟的投資理念,也有與眾不同的成功標準。

在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按此推理,如果兩個優秀的人能走在一起,互相影響,做出的必將是壯舉。無疑,保羅·艾倫和比爾·蓋茨為這一說法做出了最好的印證。

1968年,與蓋茨在美國西雅圖湖濱中學相遇時,比蓋茨年長兩歲的艾倫以其豐富的知識折服了蓋茨,而蓋茨的計算機天分,又使艾倫傾慕不已。就是這樣,兩人成了好朋友,隨後一同邁進了計算機王國。艾倫是一個喜歡技術的人,所以,他專注於微軟新技術和新理念。蓋茨則以商業為主,銷售員、技術負責人、律師、商務談判員及總裁一人全攬。微軟兩位創始人就這樣默契地配合,掀起了一場至今未息的軟體革命。

有人說,沒有保羅·艾倫,微軟也許不會出現,但如果不是托蓋茨的福,艾倫也許連為自己的“失誤”買單的錢都不可能有。而這並不是偶然,比爾·蓋茨曾這樣說過:有時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就在於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換句話說,從某種角度而言,你與之交往的人或許就是你的未來。保羅·艾倫與比爾·蓋茨就是這樣互相決定了未來。

請記住:與最優秀的人在一起,優秀將成為一種習慣。機會不是天外來物,而是人創造的,優秀的人顯然會帶給你更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與優秀的人相處,可以學到優秀之人的處世為人之道,擴大自己的視野。從他們的經歷中受益,不僅可以從他們的成功中學到經驗,而且可以從他們的教訓中得到啟發。我們甚至可以根據他們的生活狀況改進自己的生活狀況,成為他們智慧的伴侶。這自然也會使你變得更優秀。

卓越遠見

艾倫的成功得益於他正確選擇了蓋茨。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艾倫本身獨具一種超人的智慧鋒芒。有人這樣評價:如果沒有抓住創立微軟的機遇,艾倫可能只會是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師,或一家軟體公司的雇員。不小心掙下億萬身家?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與其說艾倫的一時衝動創立微軟,不如說是他遠見卓識。

任何為微軟立傳的人都不能迴避那段歷史:1974年12月,艾倫拿著新出的《大眾電子》雜誌,

保羅·艾倫與比爾 蓋茨 保羅·艾倫與比爾 蓋茨

去給夥伴蓋茨看關於世界第一台微機Altair8800的報導,說服他一同創業,這才有了微軟。蓋茨的回憶中這樣描述,“當時如果不是艾倫描繪的藍圖打動了我,也許我還會呆在大學裡。那么,以後所有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了,我甚至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太過衝動。”

艾倫想的都是十年以後的事情,這是最令他的朋友稱道的。例如早在10多年前,艾倫就說過:“信息高速公路將是下一波潮流,你不能經常趕上兩波這樣的潮流。”20世紀90年代初期,他就開始思考寬頻的未來及其形式:到底是通過有線電視、衛星還是Internet。

正如微軟的創立幾乎是在一念之間決定的,不過,艾倫非常謙遜,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遠見,也從來沒有要求自己具備遠見卓識,他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地出現在微電腦時代的開創階段”。而正是這種“幸運”為他以後的身價奠基。

不過,保羅·艾倫也忠告說,很多時候,堅持到底未必會成功。如果你百般努力卻成功無期,那就不要盲目地堅持到底,你可以選擇放棄,換一種方式或一個活法,往往會給你帶來新的契機。

投資思維

1983年艾倫因病離開微軟,不過,幸運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艾倫雖然享受不到微軟的榮耀,但享受到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到目前為止,他的財富仍基本來自微軟股票的水漲船高。利用這些財富,艾倫開始了他的投資生涯。

然而,艾倫的投資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評價,他的投資似乎是抓起一把骰子,然後隨意一拋。這樣的評價似乎並不過分,離開微軟後,艾倫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及數字電器、音樂、航天科技等,幾乎涉及各個領域市場頻頻投入巨資。他本人投資掌控的公司和組織甚至超過150家,被一些人吹捧為高科技最活躍的投資者之一。有測算艾倫每年都有30筆以上的投資,平均每筆500萬美元左右。但使艾倫尷尬的是,他向人們展現的這些投資卻很少有成功,其投資回報少得可憐。接連不斷的敗績也使得媒體重新對他進行定義:“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隨心所欲的失敗的投資者”、“最差經理人”,甚至近似嘲諷地認為,他只是因為早年幸運地與蓋茨共創了微軟,才積累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或許對於保羅·艾倫而言,與蓋茨的雄才大略相比,他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或經營者,因為他優先考慮的不是業務,而是對技術本身的痴迷更為貼切。但保羅·艾倫絕對不會同意這種評價,他要告訴人們的是:他非常樂意享受已取得的成功,這是一種用不同的成功標準所衡量的與眾不同的成功投資,他對這種現狀很滿意,他從事著非同尋常的或高風險的投資,而不用顧及季度收入或股東回報。

艾倫集團的高級經理比爾·薩沃里曾說,有一種“艾倫效應”,即一旦艾倫投資某個領域,就因為艾倫投資了,這個領域就會變得很有價值。有人也這樣猜測,艾倫持有股票的公司達到了上百家,這些投資看似隨機,卻各自擁有其根基,逐漸構架成為線上世界每一商業活動都有巨額投資的艾倫帝國。

也許保羅·艾倫正是這樣,他有著與眾不同的管理規則,也有著不同的成功標準。就像他自己寫的一首歌的歌詞一樣:“我所做的一切也許都是錯誤的,但我仍然會鬥志昂揚。”無論是做音樂,編寫程式,還是組合投資,艾倫仍然一如既往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後微軟時代

艾倫創建了Vulcan Inc.,   並出任董事會主席。他還買進了提供頻寬的公司,讓頻寬得以暢行無阻地服務科技公司和填充線上世界的內容。不過,他的興趣不是建立CNN(新聞頻道)、ESPN(運動頻道)等,他希望有一天把頻寬世界上的收視、購買和通訊全都融於一爐。於是,在1992年,他挑上了有線電視,不過因為國會設定價格上限而令他退卻。一年後 ,他親自拜訪購物有線公司QVC總部,結識了剛剛收購該公司的好萊塢當紅炸子雞巴瑞·迪勒。之後,艾倫就把他持有的Ticketmaster股票轉為迪勒創辦的USA網路公司股票。艾倫的思考超越同儕還可以從美國線上的入股受挫事件窺見一二。當時,美國線上企圖讓用戶只 接受其提供的內容,但艾倫覺得這個策略走錯了路,於是他向該公司董事長提出建議,要求對方投入網路。在艾倫把股票賣掉之後,凱斯最後還是走上了艾倫所指的道路。

個人生活

與蓋茨狂愛工作不同,艾倫簡直就是一個花花公子。他曾經在義大利水都威尼斯舉辦化妝舞會,租用豪華郵輪駛往阿拉斯加開晚會,在法國南部還有豪華度假別墅。曾與滾石合唱團主唱邁克·傑格的名模前妻潔瑞·霍爾談戀愛。2005年,紐約每日新聞披露他與女演員、前選美大賽皇后Laura Harring約會有大約6個月。

2018年10月2日,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表示,他9年前所患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復發,目前已開始接受治療。  

2018年10月15日下午,保羅·艾倫在西雅圖因非霍奇金淋巴瘤併發症去世,終年65歲。

人物生平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在60年代末的西雅圖,一群十幾歲的孩子每天下午都在湖畔中學外面會合,他們都是這所郊區私立中學的學生。會合後,他們會蹬上腳踏車,趕往一家叫做“計算機中心公司”(ComputerCenterCorporation,孩子們淘氣地將其稱為CCubed)的當地公司。儘管公司已經下班,孩子們卻剛剛開始上班。他們覺得自己頗像一群夜班工人,每天晚上都幹得很晚,一邊在公司的DEC計算機上敲敲打打,一邊吃著比薩餅,喝著可樂。這群孩子的領袖是兩個不同尋常的學生。他們比所有的同伴對計算機都更為著迷,事實上,同學們把他倆稱作“計算機瘋子”。15歲的保羅·艾倫和13歲的比爾·蓋茨都擅長數學,格外喜歡編程。

艾倫、蓋茨及其他孩子被這家公司雇來尋找電腦程式中的錯誤。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公司“允許”他們使用計算機,因為孩子們得不到報酬,純粹是為了好玩兒。CCubed願意這樣做,因為它與DEC公司簽有契約,只要CCubed能找出DEC軟體中的“臭蟲”,就不必為使用DEC計算機而付費。

DEC的軟體程式是新開發出來的,很複雜,難免存在不少錯誤。DEC公司與CCubed簽這種契約是軟體公司的一種常見做法,意在發現軟體中最細微的缺陷。半年下來,孩子們收穫甚豐,蓋茨的成績尤為突出。他們根據自己的工作編纂的《問題報告書》,最後長達300頁。DEC中止了與CCubed的契約,蓋茨後來回憶說,“DEC發現,這幫傢伙總能挑出毛病。”

在挑錯的過程中,艾倫與蓋茨的計算機技能與日俱增;很快,他們就開始往程式中加入自己的東西,以便讓其運行得更好。蓋茨會批評DEC的個別編程人員說:“看哪,×××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也許蓋茨變得過於傲慢了。軟體似乎是一種可以令他隨心所欲的東西,例如,他在CCubed為湖畔中學編寫學生座次排序軟體時,偷偷地加進一些指令,使自己成為班上幾乎唯一一個周圍坐滿了女生的男孩。如同他在自述這段經歷時所說:“很難把我同一台能如此明確無誤地展示我的成功的機器分開,我已經深深陷進去了。”他陶醉於由於控制那些巨大的計算機而產生的權力感之中,開始擺弄計算機安全系統。在分時計算機系統(time-sharing computer system)——例如蓋茨所熟悉的DEC計算機——中,許多用戶同時使用一台機器。系統內置了一種安全保護設施,以防止某一個用戶侵入其他用戶的文檔或破壞程式的運行。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其破壞作業系統,否則的話,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工作都會陷入停頓。蓋茨很快成為計算機安全的行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進入各種計算機系統。他成了一名黑客。外人很難想像到,這個長著一副娃娃臉的中學生,只需在一部終端上敲出14個字母,便可以令DEC計算機系統俯首稱臣。蓋茨開始搞各種各樣的電子惡作劇。

艾倫和蓋茨要設計一台可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監視器傳來的信息的機器。艾倫決定為其配置英特爾的微處理器8008,並且使用BASIC進行編程,蓋茨深表懷疑,因為8008是為計算器而製造的,不夠複雜和精密。儘管如此,兩人還是花360美元買了一塊8008晶片,動手設計出一塊電路板,編起程式來。但由於INTEL 8008晶片功能太差,他們放棄了BASIC語言,轉而用小晶片啟動一台機器。他為自己的新公司取名為交通數據公司(Trof-O-Data),蓋茨說,“那時它聽起來像詩一樣。”

交通數據公司並沒有獲得成功,也許是因為市政當局不願意從兩個毛頭小子手中購買設備。那一年,艾倫19歲,蓋茨16歲,不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

在這次商業冒險失敗後,艾倫上了大學。一家大公司TRW公司聽說艾倫與蓋茨在CCubed的成就,主動找上門來為兩人提供了一份開發軟體的工作。一年能掙3萬美金!這樣的工作令兩個年輕人眼睛發亮。艾倫離開大學,蓋茨也從中學請假,兩人一起編起軟體來了。

他們過了一年半的計算機少年的夢幻生活。程式設計師通常都不願意與別人共享專業知識,但蓋茨卻很會利用自己的年輕外表向人討教。畢竟,他還只是一個孩子。兩人學到了更多的計算機技能,並且發現,這些技能可以為自己帶來豐厚的收入。蓋茨買了一艘快艇,兩人常常一同前往附近的湖中兜風。

少年黑客看到了軟體業下面深埋的黃金。但金錢的回報絕不是唯一的誘惑:編寫軟體是一場公平的遊戲,邏輯的清晰與思想的鋒利,決定著誰是遊戲的勝方。這種遊戲對於兩個天才少年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艾倫與蓋茨在TRW的工作最終結束了,但對這兩個少年黑客來說,它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蓋茨回憶說:“計算機鼓舞我們沉浸在一種夢想中,總有一天上百萬的人都會擁有他們自己的計算機。每過一年,我便愈加堅信計算機和計算機的使用必定會變得越來越廉價和普及。我敢肯定我如此堅決地去幫助開發個人計算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自己想要擁有一台。”

蓋茨上了哈佛大學。他大多數時間都逃課,到期末的時候再玩命學以應付考試,閒暇時間都用來玩撲克。艾倫則在波士頓找了一份程式設計工作。他常常開車到哈佛,以便與蓋茨繼續關於未來計畫的長談,1974年,這一未來由於“牛郎星”(世界第一台微電腦的名字,Altair)的出現變得清晰可見。這也就是蓋茨在《未來之路》中描述過的那個時刻,他說,“正是這一刻使我們的未來之夢變成現實。”

大事件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1953年出生於美國西雅圖,畢業於華盛頓州立大學。父親當過20多年的圖書管理員,為他從小博覽群書提供了條件。1968年,他與蓋茨在湖濱中學相遇,艾倫以其豐富的知識折服了蓋茨。兩人成了好朋友,一同邁進了計算機王國,掀起一場軟體革命。

1975年,他們共同創立了“微軟帝國”,艾倫擁有40%的股份。

1982年,艾倫因病離開微軟後,一直忙於投資事業,他對天文科學和“外星人”的痴迷令人驚嘆。他投資建立了一座“外星人博物館”。艾倫說科學幻想是人類的希望、夢想、恐懼的反映,他希望新成立的博物館有助於促進人們對其他文明探索的興趣。他還捐資2500萬美元用於尋找外星生命。

艾倫是個超級籃球迷和不錯的吉他手。艾倫已經擁有美國職業籃球隊波特蘭開拓者隊和美國職業足球隊西雅圖海鷹隊。他還在自己的“屠戶店男孩”搖滾樂隊內擔任吉他手。

突出貢獻

艾倫很小就對計算機科學充滿了興趣,由於他的父親是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的一名圖書管理員,這使他很容易接觸到與計算機科學有關的圖書。15歲的艾倫已經對計算機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幾乎整天泡在學校計算機房裡玩弄那些電子設備並學著編寫電腦程式,同時也順理成章的與學校內的另一個計算機迷—年僅12歲的比爾·蓋茨成為了好朋友。兩人在一起整天大談計算機編程,甚至還相互比試。1971年,艾倫考入了華盛頓州立大學,但在兩年後毅然退學。理由很簡單,他希望實現自己軟體創業的夢想。

艾倫知道,要實現這個夢想,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不久他便去找當時正在哈佛讀二年級的蓋茨,並極力勸說後者退學和他一同創業。幾經拒絕後,蓋茨終於被他的“為個人電腦編寫商用軟體的想法”說服了。“整個事件幾乎是在一念之差下決定的,”就連蓋茨也說,“當時如果不是艾倫描繪的藍圖打動了我,也許我還會呆在大學裡,那么以後所有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了,我甚至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太過衝動。”

他們首先便嘗試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Altair編寫一種被稱為Basic的程式語言。1975年,Basic語言在Altair計算機上取得成功,艾倫也因此被麻省理工學院聘請為Apple Ⅱ型個人電腦和Radio Shake公司的TRS-80電腦編寫Basic語言。而艾倫與蓋茨共同創辦的微軟(Microsoft)公司也在這一年(1975年)成立。當艾倫作主用5萬美元買下QDOS作業系統後,他們終於贏得了與IBM合作的機會。幾年後,DOS作業系統成為了個人電腦的首選,個人電腦時代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這兩位創始人的配合可謂是相當默契,艾倫專注於新技術和新理念,而蓋茨則以商業為主,銷售員、技術負責人、律師、商務談判員及總裁他一人全部擔當。不幸的是,Windows還沒有來臨,艾倫就因病在1983年離開了微軟公司。

一年後,重獲健康的艾倫基本不再過問微軟的事務,只在董事會留了個職務並擁有28%的股份。從這年起,他開始了自己廣泛的投資行動。從最初成立的Asymetrix軟體公司、Sum Total System公司到最近的Vulcan投資公司,他所投資的金額超過數十億美元,像ESPN、夢工廠、外星生物研究所、人腦科學院、NBA球隊、房地產、博物館,包括2003的私人航天計畫等都接受過他的投資。此外,他還熱衷於公益和慈善事業。

蓋茨曾經說過,“艾倫在微軟創建和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沒有他就沒有微軟,他的意見仍將被高度重視。”但與蓋茨的雄才大略相比,艾倫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或經營者。他本人投資掌控的公司和組織超過150家,幾乎涉及各個領域,但投資回報少得可憐。正如《不小心掙下億萬身家》(一本以艾倫為主人公的傳記)的作者勞拉·里奇指出的,“他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因為他優先考慮的不是業務,而是對技術本身的痴迷。”就連美國的《商業周刊》也毫不留情的把他評為“最蹩腳的經理人”之一。他本人可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仍然一如既往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就像他自己寫的一首歌《時間炸彈》中的歌詞一樣:“我所做的一切也許都是錯誤的,但我仍然會鬥志昂揚。”

智力超群

2012年,國外媒體評論了當今世界的10大天才聰明人物, 保羅艾倫以170分的智商水平排名全世界第九。  

強大微軟

1999年,微軟的市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616億美元頂峰, 成為當時美國市值巔峰。

重要著作

微軟改變世界 微軟改變世界

《我用微軟改變世界》——保羅·艾倫著

《Idea man》英文版

關於本書:

2011看賈伯斯傳,2012看保羅·艾倫回憶錄!

迄今為止關於微軟和比爾蓋茨最權威真實記錄,2012最具閱讀價值的人物傳記

著作權引進資金僅次於《史蒂夫·賈伯斯傳》

關於作者:

他是微軟聯合創始人

他是比爾·蓋茨的伯樂和搭檔

他是NBA開拓者隊的老闆

他是搖滾樂隊主唱兼吉他手

他是玩遊艇、玩冒險、玩太空的“花花公子”

他是罹患癌症三十年、仍然樂觀行動的人

他是英媒宣稱的“世界上最讓人嫉妒的人”

他是保羅·艾倫——比爾·蓋茨背後、身上的男人,但他的人生充滿更多傳奇!

本書首次披露微軟創始人之間的各種的恩怨糾葛以及微軟的管理內幕,從跳蚤到獅子的成長曆程等。

慈善事業

華盛頓大學是保羅·艾倫捐助的主要受益者。1980年代末,他捐助1.8億美元用於建造新的圖書館,

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

圖書館以他父親的名字肯尼斯·S·艾倫(Kenneth S. Allen)命名。2003他捐助500萬美金建立了以他母親名字Faye G. Allen命名的視覺藝術中心。艾倫還是 Paul G. Allen Center for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最大的個人投資者 (1千4百萬美元) ,工程2004年完工。多年來,艾倫已向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捐助了數百萬美元,其中320萬美元用於前列腺炎的研究。

2010年7月16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周四表示,將在死後向慈善事業捐獻大部分財產。這位西雅圖億萬富翁稱,這是他多年來的計畫。

保羅-G·艾倫家族基金會的發言人亞倫·布蘭科(Aaron Blank)表示,這個聲明是回響上月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發出的聯合倡議,他們要求其他億萬富翁宣誓將至少一半的財富用於慈善事業。布蘭科稱,這是艾倫第一次公開宣布他的捐款打算。

艾倫在聲明中表示:“無論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岸還是世界其他地方,都面臨著很多挑戰。這使我們不得不繼續尋求提供幫助的途徑。今天,我也想宣布,我的慈善努力將在我死後繼續下去。我為此計畫了很多年,我的大部分遺產將留給慈善事業,延續基金會的工作並資助非營利性科學研究,如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的突破性工作。”

艾倫所擁有的一個基金會(Paul G. Allen Family Foundation)已經向美國紅十字協會捐款280萬美元,以對抗正在非洲肆虐的伊波拉病毒。艾倫的這個捐款將主要用於提供必要的設配,包括個人保護裝備、消毒用品;訓練自願者進行防止、處理和教育相關的事項;生產一些教學材料,包括電台等方式傳播如何預防疾病。值得一提的是,艾倫的這個基金會此前就曾捐款用於研究伊波拉病毒。  

其他投資

1994年,由於企圖擴大在美國線上的股份,遭到對方以毒藥機制對付,艾倫一怒之下把在美國線上的所有股票全部賣掉,這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愚蠢決定。1988年, 保羅艾倫以七千萬元收購NBA的波特蘭開拓者隊(根據福布斯雜誌2006估算,波特蘭開拓者隊市值大約3億美元), 他同時擁有雜誌The Sporting News。後來,他又耗資2億美元買了NFL的西雅圖海鷹隊。

艾倫持有股票的公司達到125家,看似隨機的投資卻各自擁有其利基,逐漸構架成為線上世界每一樣商業活動都有巨額投資的帝國。線上商務方面,知名的(線上出售處方藥的網站)、Click2learn .com(線上培訓公司)、(線上零售公司)只是其中幾家而已,CNet則是知名的線上新聞媒體,Go2Net是寬頻網際網路入口,High Speed Access構架鄉村地區有線電視基礎建設等。

確診患癌

被診斷得淋巴癌

2009年11月17日,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已被診斷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並接受化療。

艾倫創立了Vulcan Inc.投資公司,據悉他無意改變其在Vulcan公司的角色。Vulcan執行長、保羅艾倫的妹妹朱迪·艾倫(Jody Allen)昨天通過電子郵件公布了艾倫的診斷結果。

Vulcan新聞發言人David Postman表示,“保羅·艾倫現在感覺良好,他對自己的公司Vulcan運營情況樂觀,不會消減任何業務。”Vulcan已經開始接受治療。

《財富》雜誌評選的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中保羅·艾倫位列第32名。他在1975年與比爾蓋茨共同創立微軟,1983年辭去微軟的管理職務。1983年時,他就曾診斷出患有霍奇病,不過後來他的疾病被成功治癒。

現年56歲的艾倫在超過25年前曾成功戰勝過霍奇金淋巴瘤,但也因此離開微軟公司。從那時開始,艾倫開始投資科技行業,包括創建了聖路易斯有限電視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 Inc.),2009年該公司已申請破產。

在電子郵件中,朱迪·艾倫稱作為億萬富翁的哥哥“感覺不錯,樂觀依舊”。保羅·艾倫是在本月初被診斷出患有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朱迪指出哥哥的病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形式”。

儘管保羅·艾倫還在工作,並且計畫持續下去,但他的妹妹稱“他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美國淋巴瘤研究基金會(Lymphoma Research Foundation)指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引發白細胞生長失控以形成淋巴結的腫瘤。艾倫所得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占新確診病例的30%之多,特點是侵略性強且增長迅速。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產生於淋巴系統的癌症。根據國家癌症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有將近6.6萬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1.95萬人因此疾病不治身亡。

艾倫夢想

音樂夢

“當然我十分熱愛編程,但還是無法與音樂相比。”艾倫是個超級音樂迷。他自組過兩支搖滾樂隊,一支名為“肉店男孩”,另一支名為“成年男人”。2000年,“成年男人”推出了首張同名專輯,艾倫在樂隊主要負責吉他部分,據說很是專業。

出於對偶像、搖滾明星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敬仰,艾倫斥資2.4億美元建造了“西雅圖音樂體驗中心”,內部先進的電子導遊系統和奇妙的音樂體驗設施把一部搖滾樂歷史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觀眾眼前。

在這箇中心裡,還陳列著8萬多件搖滾明星的物品,其中有“貓王”的黑色皮夾克、詹妮斯·喬普琳的繡花喇叭褲以及吉米·亨德里克斯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使用過的吉他等。  

科幻夢

艾倫小時候最喜歡的科幻小說是羅伯特·海萊茵所著的《伽利略火箭》,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科學家,親自參與了登月火箭的製造和航空計畫。就像艾倫對航天夢的從不放棄一樣,艾倫對科幻、科學的興趣同樣持續到他的中年。

2004年,艾倫花了2000多萬美元建立世界上首座“科幻博物館”,這個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的博物館有科幻小說史、星際之旅、未來世界和外星人四個展館,其中收藏了艾倫多年珍藏的500多件寶貝。

另外,艾倫還為尋找外星人捐資了1150萬美元,建造世界上最新的多功能射電望遠鏡陣“艾倫望遠鏡陣”。

在人體科學方面,艾倫出資1億美元成立艾倫大腦研究所,他堅持他的計畫並不只是放縱自己,這項巨額投入可能也是為了留下一個永久的遺產。  

航天夢

少年時代的第1次火箭升空計畫並不十分完美。“我和我的堂兄試圖利用一塊鋁製扶手椅的椅子腿製作一架小型火箭,”艾倫回憶著自己12歲時的經歷,“我們的火箭發出了巨大的聲音,然後融化殆盡。”

這么多年以來,艾倫從未放棄走向宇宙的夢想,“在我的腦海中,始終存在對於太空的渴望,有朝一日我會實現夢想”。

2004年,艾倫旗下的SpaceShipOne小型人造火箭創造了全世界首個私人飛行裝置攀上離地112公里高空的紀錄,為此艾倫投資了2500萬美元。艾倫說他的太空夢就是要開創一個新的、低成本的私人太空旅行時代。

航海夢

艾倫建造“章魚號”遊艇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可以決定“早晨在什麼地方醒來,醒來後又看到什麼景色”。

遊艇上設有兩塊直升機停機坪、一個游泳池、一個棒球場、一所醫院、一個車庫、一座電影院和一個艾倫最愛的錄音室。在遊艇的中部還裝備了14艘小艇。這其中包括一艘定做的潛水艇,它可以攜帶10人在水下呆上兩周。

賽場夢

童年的艾倫對青草過敏,所以很少參加運動,可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好的體育觀眾。他最愛的是籃球和橄欖球。於是1997年,艾倫以2億美元的價格成為NFL(美國橄欖球聯盟)西雅圖海鷹隊的所有人。1998年,他花7000萬美元買下NBA的波特蘭開拓者隊,在2000-2001賽季,艾倫的開拓者更是創下了聯盟的一項紀錄:六位全明星球員加盟,全隊工資總額高達8650萬美元,排名聯盟第一。

可是他的西雅圖海鷹隊總是錯失進入超級碗的機會,2006年首次進入超級碗也無功而返;而波特蘭開拓隊也屢屢犯事,頻頻被法庭召喚,罪名多為吸食大麻、家庭暴力和比賽鬥毆。媒體稱“開拓者隊”為“拓監者隊”。

前陣子,還傳聞艾倫對英超的南安普頓隊產生了興趣。  

財富排名

2007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180億美元位列第19。

200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160億美元位列第41。

200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105億美元位列第32。

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135億美元位列第37。

經濟人物分類導航

經濟人物指在經濟領域有一定建樹的人,包括經濟學家、企業家、金融家等。
CEOIT人物金融家企業家
經濟學家各國管理學家日本管理學家

且看世界首富

富豪的第一桶金是怎樣掘來的?他們是怎樣造就人生輝煌的?隨著一個欣欣向榮的財富時代的到來,這成了許多人想知道並感興趣的話題。它值得追求成功、創造財富的人們思考和關注。  

盤點美國知名企業家

提姆·奧萊理
約翰·皮爾蓬·摩根
大衛·葛芬
里歐·梅拉梅德
肯尼士·阿諾德
毛昭寰
傑西·李佛摩
羅蘭·馬克
文達德
麥晉桁
鮑伯·帕森斯
梅長錡
喬治·芒羅
史蒂夫·巴爾默
陳庭丈
阿蘭·庫珀
亞提·莫雷諾
高登·摩爾
查爾斯·古德伊爾
孟懷縈
約翰·柏格
安吉·穆洛茲
瑪麗·蓋茨
蒂夫·福塞特
格倫·盧瑟·馬丁
史蒂芬·凱斯
亨利·路思義
傑弗里·皮特森
提姆·庫克
拉里·H·米勒
徐詠芫
貝蒂·查爾斯·福布斯
常瑞華
山繆·亨利·卡瑞斯
陸宏亮
李錄
拉里·奧古斯丁
穆罕默德·埃里安
卡文·克萊
埃茲拉·康乃爾
唐納德·川普
史提芬·艾倫·永利
愛德華·雅各布森
約翰·霍普金斯
湯米·席爾菲格
湯姆·希克斯
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
阿莫德·哈默
奧花·雲費
傑克·威爾許
托馬斯·J·沃森
瑪德琳·李·潘恩·鄧納姆
德威特·華萊士
黃桑希蘭
詹姆斯·哈羅德·杜立德
喬治·威斯汀豪斯
泰德·透納
胡安·特里普
麥克·哈靈頓
瑪莎·史都華
邁克·大衛·丁曼
狄伊·哈克
喬治·史坦布瑞納
羅伯特·艾倫·斯坦福
山姆·史匹格
威廉·克萊頓
赫伯特·亨利·道
塞繆爾·斯萊特
雅各布·希夫
肯尼思·布賴恩·埃德蒙
哈蘭德·桑德斯
鮑伯·古喬內
里洛易·格魯門
史蒂夫·傑克遜
威爾伯·羅斯
艾琳·羅森費爾德
老詹姆斯·羅斯福
亨利·羅傑斯
李·艾科卡
白賴仁·基沙
詹姆士·雷迪
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史丹利·隆堡
柯蒂斯·詹姆斯·傑克遜
凱特·蕭邦
嘉貝麗·吉佛斯 
威廉·佩利
阿爾夫·蘭登
潘妮·普利茨克
查爾斯·道
李摩西
莫尼卡·萊文斯基
王恆
約翰·李利
雷·克羅克
卡莉·費奧麗娜
張濟民
桑福德·華萊士
陳偉良
勞倫斯·貝爾
楊依寧
西恩·帕克
約翰·諾斯洛普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喬治·埃勒里·海耳
大衛·沙諾夫
威廉·愛德華·波音
塞繆爾·柯爾特
納爾遜·洛克菲勒
約翰·沃納梅克
安迪·魯賓
麥可·戴爾
亞歷山大·黑格
詹姆斯·西蒙斯
迪克·切尼
里德·哈斯廷斯
加布·紐維爾
丹尼斯·蒂托
諾蘭·布希內爾
裴熙亮
尼克·貝爾格
林敏俐
彼得·諾頓
喬治·伊士曼
雷倩
彭博[彭博社創始人]
史蒂夫·賈伯斯
謝爾蓋·布林
吉姆·坎塔盧波
威廉·休利特
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斯金格
拉里·桑格
約翰·保爾森
彭日成
陳士駿
威廉·伯恩巴克
拉里·佩奇
馬克·扎克伯格
莊思浩
馬丁·庫珀
凱文·米特尼克
菲利普·費雪
亞歷山大·貝爾
威廉·江恩
彼得·林奇
雅詩·蘭黛
山姆·沃爾頓
埃里克·施密特
安德魯·卡耐基
吉米·威爾斯
大衛·斯特恩
喬治·索羅斯
艾爾弗雷德·P·斯隆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查理·芒格
威廉·赫斯特
黃仁勛
休·海夫納
安迪·葛洛夫
班傑明·格雷厄姆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沃倫·巴菲特
高民環
謝爾登·阿德爾森
吉姆·羅傑斯
楊致遠
魯迪·朱利安尼
比爾·蓋茨
亨利·福特
保羅·艾倫 

美國十大最慷慨慈善富豪

台北時間9月8日凌晨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位居墨西哥電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之後,分列二、三位。但在上周,這兩位億萬富翁按照捐贈慈善事業的財產數量,排出了另一份榜單:美國十大最慷慨慈善富豪。 
拉里·埃里森他是世界上最大資料庫軟體公司的老闆,他的產品遍布全世界。
彭博[彭博社創始人]彭博,全名為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又譯作麥可·布隆伯格,1942年2月14日出生,曾創立彭博通訊社也擔任其總裁,以其個人能力將彭博通訊社發展為全球有名的通訊機構,2001年彭博從彭博通訊社總裁的位置上退下來加入了紐約市市長的競選,並獲得成功;2009年11月,彭博再此獲得紐約市市長的連任,這是他第三次任紐約市市長。
保羅·艾倫保羅·艾倫,與比爾蓋茨創建了微軟。現在掌管在西雅圖的一家投資公司Vulcan公司。他還擁有西雅圖海鷹(Seattle Seahawks)足球隊,並且是西雅圖音速(Seattle Sounders)球隊的小股東。並且西雅圖創辦了體驗音樂項目的流行博物館。還是有線電視運營商Charter Communications的總裁。2009年11月17日被診斷患有淋巴癌。
羅納德·佩里曼羅納德·佩里曼,美國投資大亨,慈善家,在蓋茨巴菲特公布全美十大最慷慨慈善富豪,羅納德·佩里曼位列第4。
喬治·凱澤喬治·凱澤(George Kaiser),美國人,喬治·凱澤的家庭於1938年逃離納粹德國,定居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父母發跡於石油和天然氣業務。喬治-凱澤於1969年接手了家業,並擴展至房地產、銀行及衍生品領域。2008年以110億美元的財富,排名世界福布斯富豪榜第69位。
詹姆斯·西蒙斯詹姆斯·西蒙斯是世界級的數學家,也是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全球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年淨賺15億美元。
皮埃爾·奧米迪亞皮埃爾·奧米迪亞(PIERRE OMIDYAR)1967年出生於巴黎。1988年,皮埃爾·奧米迪亞爾從塔夫特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先後進入矽谷最有名的幾家公司工作。他建立了自己的幾家網站,其中的eSHOP被微軟公司收購,他因此不到30歲就邁入了百萬富翁的行列。1995年彼埃爾創建了拍賣網。是全球電子商務領頭羊eBay公司的創始人。
埃利·布羅德埃利·布羅德,創立了兩家全球500強公司,是最慷慨的慈善家,也是藝術界翻雲覆雨的大亨。埃利•布羅德收藏有價值10億美元的藝術品,幾乎每一家美術館都在垂涎他的藏品,但他卻說,我的藝術品,絕不出賣。
陳頌雄在美國,人們叫他Dr. Patrick Soon-Shiong Chan,作為一名華裔,他還有箇中文名字——陳頌雄。 陳頌雄出生於中國醫學世家。二次大戰期間,他的父母舉家從中國移民到南非。1952年他在南非出生,靠獎學金在約翰內斯堡念完醫學院,並且最終獲得該校的醫學博士學位,畢業成績在189名學生中排名第4名,那一年他24歲。
約翰·阿諾德約翰·阿諾德(John Arnold),是對沖基金管理人,《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最年輕的富豪第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