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為

侵犯行為

侵犯行為,心理學術語:侵犯:是個體的行為,也稱侵犯行為,這種行為涉及個體對他人的傷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為都指有意圖的傷害或危害他人的行為。

疾病概述

攻擊行為又名侵犯行為,通常是指有意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攻擊行為是兒童和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個體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及其他有關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長,青少年犯罪問題已引起了西方學者的極大重視.作為暴力犯罪重要特徵之一的攻擊行為亦成為西方心理學界的一個熱門課題,並被當作預測青少年反社會行為、暴力犯罪行為的重要內容而備受關注,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學者著重探討了犯罪青少年攻擊行為的認知特徵,從認知的角度展示了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這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個重大進步,也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科學矯正其暴力行為提供了心理學依據。

症狀體徵

可以多種多樣,如諷刺挖苦,散布流言,漠視社會規範,抗拒權威,打架鬥毆,普通他人或集體財物等。攻擊行為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如言語、動作和暴力行為,有意與無意的攻擊,敵對與非敵對攻擊,個人與團體攻擊等。

保健小貼士

1、偶然性攻擊及其干預

兒童身上的偶然性攻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種攻擊是無意的,但卻可能對別人產生傷害。如兒童無意中踩了別人的腳,弄壞了別人的東西等等。

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

(1)主要是讓攻擊者明白攻擊的行為後果,並掌握道歉的語言技巧。

(2)成人應及時引導攻擊者觀察受害者的表情,理解受害者的感受。

(3)成人可以要求攻擊者向受害者道歉。

2、表達性攻擊及其干預

兒童的表達性攻擊表現在口頭上和行為上,包括罵人、說別人壞話、嘲笑別人、把別人推倒、在別人的畫上亂塗、把別人的積木推倒等。這類攻擊的共同特徵是攻擊者並不具有攻擊的故意,而只是想從攻擊中得到快樂,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類攻擊行為,如果不加注意,極易發展為敵意性攻擊。

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

(1)設法轉移攻擊者的攻擊目標。

(2)告知攻擊者其行為的不良後果。

(3)引導兒童之間進行協商,建立行為懲罰準則。

3、工具性攻擊及其干預

工具性攻擊行為在幼兒期比較常見,到5歲達到高峰。這類攻擊主要表現為兒童會為得到某種物品、維護某種權利而傷害別人。

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

(1)給兒童提供足夠的操作材料、玩具和食物,以免由於爭奪物品引起攻擊。

(2)教兒童學會分享。至於怎樣分享,可引導兒童自己協商以後決定。

(3)要求兒童遵守秩序。如輪流玩玩具,不能霸占公共物品等。

(4)當兒童主動採用非攻擊性方式解決問題時,成人要給予表揚,進行正面的強化。

對兒童的敵意性攻擊,成人可採取的措施包括:

(1)明確告訴攻擊者其行為是不能忍受的,也是不被允許的。

(2)幫助兒童消除對他人的語言或者行為的誤解。

(3)教兒童學會控制敵意性攻擊衝動。當兒童產生攻擊衝動時,可以採用一些發泄或轉移憤怒的技巧,如自言自語、放鬆、深呼吸等。如果兒童很好地控制了攻擊衝動,成人要給予及時的獎勵。

(4)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行為模式。當兒童間出現敵意性攻擊行為時,成人應表明自己的態度,安慰受害者,同時與攻擊者、受害者以及旁觀者一起討論,形成對攻擊行為的正確認知,從而建立起恰當的行為模式。

病理生理變化

1、生物學因素

(1)遺傳:攻擊、暴力行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焦現象,且符合多基因遺傳特點。HYY型超雄結構可能更具有攻擊性。 (2)生化: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及總膽固醇的水平與攻擊行為的發生和抑制有關。

(3)神經內分泌:雄性激素、學堂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水平可能與攻擊行為有關。

(4)腦結構與功能: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性發展與協調功能、額葉與顳葉功能及腦電圖慢播活動等運與攻擊行為有關,有人將杏仁核稱為攻擊中樞。

(5)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患者較一般人群更易發生攻擊行為,顱腦創傷等也常伴發攻擊行為。

2、心理學因素

(1)攻擊行為與體力、情緒穩定性及成長階段有關。高發階段在青春期,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30歲以後快事下降; (2)男女發生攻擊行為的比例為9:1;

(3)人格的特徵與供給行為有關。Shoham等(1989)曾發現暴力犯罪者多具有多疑、固執、缺乏同情新與社會責任感、情緒不穩定、喜歡追求刺激、缺乏自信心與自尊、應付新世紀與社會交往的能力差等特點;

(4)嚴重和持續的應激性事件可能成為攻擊行為的促發因素;⑤智力水平低下者易發生攻擊行為。

3、社會學因素

(1)低收入、社會底層、失業和職業不穩定群體攻擊行為的發生率明顯較高;

(2)早年不良的家庭環境,如父母離異或分居,遭遇父母虐待等與成年後的攻擊行為關係密切;

(3)攻擊行為的發生與受教育年限呈反比;

(4)不當的社會傳媒和輿論常常具有誘導和“榜樣”作用;

(5)婚姻穩定性差、缺少社會支持及質量布告者等易發生攻擊行為。

4、其他

(1)既往有的攻擊行為史增加未來發生攻擊行為的可能性;

(2)藥物和酒精濫用者容易發生攻擊行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