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侵權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是由游勸榮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圖書信息

作 者: 游勸榮

叢 書 名:出 版 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ISBN:9787510901089出版時間:2010-07-01版 次:1頁 數:419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民法

內容簡介

一年一度的海峽法學論壇在海峽西岸福州西湖之畔如約舉行。本屆論壇以“侵權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為主題,兩岸四地眾多物權法學界知名專家學者、實務界的人士、業界精英的踴躍參與,使論壇具有更高的學術品位和權威性。從2003年第一屆論壇起,海峽法學論壇走過了七個寒暑,成功地舉辦了七屆年會。回顧往昔,海峽法學論壇已經成功達成其最初的目的:凝聚兩岸四地法學的精華,反映兩岸法學的學術成就,以期把握兩岸法學理論發展的時代脈搏。

目錄

我國侵權責任法草案對國外侵權法立法經驗的成功借鑑
義大利的“生物學上之損害”及其對中國侵權行為法的啟示
海峽兩岸侵權責任法律制度若干問題之比較
2008年侵權責任法草案產品責任懲罰性賠償規定之研究——比較法的觀察與修正的建議
美國侵權訴訟之懲罰性損害賠償——以煙害訴訟案件為例
略論我國侵權責任法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侵權責任法草案中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懲罰性賠償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適用
淺談在我國侵權法中設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證券市場信息不實之侵權責任
淺論澳門商法中控權股東的責任
抵押權塗銷登記之侵害及保護
美國判例法下註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過失審計侵權責任
產品侵權責任抗辯事由淺析
澳大利亞審計師對第三人侵權責任研究
論物業管理公司的安全保障義務
完善我國產品責任立法的若干思考
預期違約制度比較研究
人身保險中損失填補原則之適用探討
公司監事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新探
論侵害虛擬財產權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
虛擬財產的侵權責任及其實現研究
淺析網路侵權中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責任
英國網路服務商在網路誹謗中的責任研究
關於醫療損害責任的幾點意見
論醫療損害替代責任及其規則體系
試述醫療侵權的舉證責任
醫療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研究
我國精神損害賠償立法之困境與突圍
中國四區域侵犯著作權法律責任制度比較分析
專利間接侵害之探討
對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不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的理論探析
智慧財產權侵權歸責適用的思考
論環境侵權中因果關係的認定
氣象預報侵權責任探析
流浪犬只的侵權責任研究
動物致害責任歸責原則比較研究
簡論大規模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侵權損害賠償社會化研究
侵權法律制度與公民權益保護
論現代侵權法中侵權、侵害與損害關係
論民事排除責任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的法律性質分析
試論過失相抵原則在無過錯責任中的適用
淺論產品製造者與銷售者之跟蹤觀察義務
台灣侵權法“一般危險責任”條款借鑑淺析
論安全保障義務法律規制的完善
第三人介入時安全保障義務人責任類型化之探索
受教育權的權利屬性及受侵害時民法保護
職場性騷擾的僱主責任形態探究
胎兒的準人格地位及其人格利益保護
好意同乘的性質淺析
車輛碰撞的民事責任——以澳門民法典之規定為中心
互有過失船舶碰撞導致船員人身傷亡責任競合問題研究
兩岸直航中的侵權糾紛與法律選擇
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芻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草案)》第6章之意見
海峽兩岸互涉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
在2009年“海峽法學論壇”閉幕式上的發言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一年一度的海峽法學論壇在海峽西岸福州西湖之畔如約舉行。本屆論壇以“侵權責任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為主題,兩岸四地眾多物權法學界知名專家學者、實務界的人士、業界精英的踴躍參與,使論壇具有更高的學術品位和權威性。從2003年第一屆論壇起,海峽法學論壇走過了七個寒暑,成功地舉辦了七屆年會。回顧往昔,海峽法學論壇已經成功達成其最初的目的:凝聚兩岸四地法學的精華,反映兩岸法學的學術成就,以期把握兩岸法學理論發展的時代脈搏。
從2008年開始,兩岸關係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化隔絕為三通,化敵對為親情,化冷戰為交流,化對立為融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綱領:“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2008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確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2009年5月,他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時意蘊深長地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並深刻地闡述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針、大政策:“推動兩岸關係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需要我們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審視世界發展潮流,看清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堅持正確方向,拓寬前進道路,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應當說,台海兩岸的關係已經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
就兩岸關係而言,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處於特別重要的位置,福建與台灣有著密切的“五緣”關係,肩負著發展兩岸關係、做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工作的先鋒重任。福建有必要、也有條件在兩岸交流合作方面先走一步,打開新局面,創造新輝煌。國務院於2009年5月出台的《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強調,要發揮福建獨特的對台優勢,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同時,明確賦予海西一系列對台先行先試的政策。這標誌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從福建省的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必將在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更高層次上加快向前推進。加快建設一個法治海西,營造兩岸“共同家園”,離不開兩岸法學界、法律界的參與,也離不開像海峽法學論壇這樣的交流平台,海峽法學論壇將有更大的作為空間,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