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石富寬相聲全集

侯耀文,石富寬相聲全集

《侯耀文、石富寬相聲全集》是1997年錄製發行的侯耀文、石富寬的相聲作品專輯,收錄了二人自1977年至1997年二十年間的52部膾炙人口的經典相聲作品。此專輯獲2005年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曲藝類專輯獎 。

專輯簡介

自衛反擊戰前線表演《神話破滅記》 自衛反擊戰前線表演《神話破滅記》

《侯耀文、石富寬相聲全集》收錄了:戲曲漫談、音樂研究、學啞語、較量、通州話 、下棋、見義勇為、紅狀元、反正話、如此交流、風俗與愛情、雜談地方戲、猴哈腰、口吐蓮花、好寶貝兒、姿三四郎、老大老二、侯輔導、山東二黃、侯技師 、新買猴 轎夫新傳、雜音博士、樓上樓下、學拉車、葉落歸根、打噴嚏、鄰里之間、京九演義、戲迷、貪熱鬧、火紅的心、乾隆再世、自不量力、洞房破迷信、糖醋活魚、小站聯歡會、學京戲、三五句話、現世報兒、獻給女排的詩、神話破滅記、一部電視劇的誕生、侯大明白、猜謎語、藝術與生活、學裘派、愛優點、財迷丈人、侯氏練聲法、認親、新潮商人,共52部經典相聲作品。

其中:《財迷丈人》是1979年的作品,在電台、電視台播出後影響極大,侯耀文、石富寬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並獲得全國優秀短篇曲藝作品三等獎,第二年又表演了《見義勇為》,這兩部作品的成功,使他們登上了相聲藝術的高峰 。

80年代初期,侯耀文、石富寬創作和表演了大量以柳活見長的作品,如《戲曲漫談》《雜談地方戲》《學裘派》《學京劇》《戲迷》《山東二黃》等等,其中《戲曲漫談》獲得全國曲藝優秀節目演出 二等獎。在這些擁有最“傳統”韻味的柳活作品中,可以聽出一個相聲演員高超的領悟力和難能可貴的創造力 。以及深厚的功底,他不僅能把京劇的各種流派,更能把很多種地方戲曲比如川劇、豫劇、秦腔、吉劇、越調、評劇、越劇、黃梅戲等等都唱得韻味純正,惟妙惟肖,幾達傳神入化之境地 。

1984年全國相聲評比中,沈永年、侯耀文創作,侯耀文、石富寬表演的相聲《糖醋活魚》獲得創作、表演雙一等獎。行內人士評價,這樣一段歌頌題材的作品,很多包袱皮又很厚,能由這樣一對年輕的演員表現得如此貼切到位,不瘟不火,沒有豐富的舞台實踐經驗和銳意進取的表現能力是很難做到的。這個段子的思想境界和表現手法在業界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同年表演的《火紅的心》侯耀文在表演中溶入了話劇的表演成份,他把一位熱心幫助別人而又風趣幽默的老人形象,成功地樹立在相聲舞台上。從而使得他的表演達到了藝術頂峰,為後人起到典範作用 。

1990年在上海舉辦的國際相聲交流演播中,表演的推陳出新之作《口吐蓮花》,即被譽為創新傳統的登峰造極之作,也稱得上是二人的登峰造極之作 。

1992年表演《侯氏發聲法》,侯耀文在德國訪問演出時的一次大型宴會上,一位德國的音樂老教授看了他表演後,問他:“你為什麼要說相聲而不去唱歌呢?”侯耀文說:“我的父親是中國很有影響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幹得很出色!所以我是子承父業。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相聲。”那位教授緊接著就問:“不,你要說清楚,到底是因為子承父業,還是自己確實喜歡?”侯耀文回答:“剛開始,是子承父業,乾到現在是自己喜歡!”那教授說:“太遺憾了,音樂屆少了一個人才” 。

1993年表演的《侯大明白》也是觀眾所津津樂道的名作之一,在1996 年經過精心調查研究之後,創作的《京九演義》在1997年春晚上一經演出,就立即被奉為歌頌型相聲的新經典 。

專輯評論

侯耀文、石富寬 侯耀文、石富寬

《侯耀文石富寬相聲集》出版了,從1977年到1997年二十年的辛苦結晶在這套集子中展現了出來,浸透了兩位汗水和心血,這也是廣大喜愛相聲的讀者的一件喜事。

侯耀文天賦條件,可以相比的不多,論聲音,論語言,歌柳兒,戲柳兒,表現能力,創作水平, 他擁有別人難以比擬的優勢。作為一個技藝全面的相聲演員,侯耀文還有許多雅趣,可以寫寫字,可觀賞和收集文玩,藝術家的趣味是需要多種多樣的,藝術家的生活也需要多姿多彩的,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積累和生活感受,想拿出令人稱絕的藝術似乎不太可能。

侯耀文的藝術在同輩藝人中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之所以被人稱道,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學識的豐富,生活的豐富,趣味的豐富,是少不了的。既有詩內功夫,也有詩外的功夫。所以他的相聲,能夠讓人感覺是相聲,而不是政治宣言,不是投機取巧,不是一味迎合低級庸俗的趣味,也不是拚命把本不屬於相聲的內容,去讓相聲感受削足適履的罪過。

他們的相聲讓人感受一種輕鬆,一種好玩,一種風行水面的自然熨貼,只要他一上台,一準能夠營造與眾不同的氛圍,聽他們的相聲,沒有那種讓人當場接受不了,當時坐不穩凳子的那種火辣辣的硬諷刺,沒有那種鋒芒畢露,矛頭所向,逼人面門的火藥味兒,沒有讓文化人渾身刺癢的、肉麻當有趣的低俗,也沒有容易取勝的故意賣弄技巧的淺薄。他們的包袱笑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構,是人情事理的奇巧組合,是純熟的演技表現,是幽默天賦的流露,他們的代表作無一不是如此 。

人物介紹

黃金搭檔 黃金搭檔

無論是相聲界內部,還是在廣大觀眾之中,侯耀文石富寬的名字似乎是不可分開的一個整體。人們說起他們的相聲都用“侯石”這個指示代詞。更有聰明的聽眾解釋說:“侯石就是石猴兒”。您瞧,把他們倆當成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了。

侯耀文、石富寬屬於曲藝圈兒的青梅竹馬的緣分,耀文出身名門,是一代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三公子,家學淵源已經廣為人知,石富寬是一代曲壇大家高鳳山的門徒。富寬繼承了高先生的藝術衣缽,能唱快板兒,又能夠說相聲。也許是他們先輩的原因,讓他們有了今天的名氣和成就,藝術的傳承,並不是繼承家業那樣,有現成的東西讓您擎使。想吃這碗飯嗎?想吃。那就遵守這碗飯的規矩,--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現在侯耀文,石富寬,在人前已經顯貴了,這榮譽,成就,就是背後受罪換來的。當然,不是受過的罪的人,都能有一番成績,乾別的可能,乾藝術,受罪也得有資格,有條件,有天分,因為,這畢竟不是力氣活。

中國的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那是指的本能和天性。藝術,除了天賦之外,功夫是絕對少不了的,家庭財產可以繼承,千頃良田,萬貫家財都可以繼承,唯獨藝術,不下功夫,沒有天賦,管你的老子是誰,人家就是不買帳,就是不買票,上台不弄個心驚肉跳,也得一尼到底。

小時候朗誦過一首著名的詩歌叫《海燕》,海燕的後代不一定就具有海燕的勇猛。如果在動物園裡長大,那絕長不出搏擊風雨的翅膀,也沒有穿雲破霧的膽略。侯耀文,石富寬的翅膀和膽略是在社會生活中練就,在他們鐵路生活的磨練中練就,鐵路工人和鐵路生活給了他們靈感和激情。他們一上台,就能給人一種鐵路工人的信任感,所以他們的藝術血統有前輩的積因,但是更多的是鐵路生活賦予的,是全國的喜愛他們的觀眾賦予的。海燕的後代,不但可以是海燕,而且還可以是展翅恨天低的大鵬,是五彩斑斕美麗多姿的鳳凰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