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不離酸 侗族人民的飲食特點

侗不離酸”,不論是日常三餐,還是節日喜慶都不離酸。這話概括了侗族人民的飲食特點。侗酸分醃酸、咬酸、潦酸、泡酸等四種。

醃酸有葷酸、素酸之分,醃素酸主要有青菜酸、蘿蔔酸、嫩薑酸和辣椒酸等;醃葷酸主要有豬肉酸、鴨肉酸、鵝肉酸、魚酸等。侗家的酸肉、酸魚別有風味,堪稱美味佳肴。醃肉和魚要先把肉、魚晾得半乾,“咬”上精鹽醬料,放一天,再用熟的黃豆、大米或玉米的混合粉“穿衣”,或等用糯飯裹拌後才放入缸中密封。混合粉和糯飯能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使肉、魚能醃存很長時間。一般三、四個月後,即可開蓋食用,一時食不完,可保存幾年不壞。咬酸是將食物切成絲或薄片,浸入酸水中“咬”一會。隨咬隨用。咬酸的酸水要特別酸,否則食物“咬”不熟,吃了會生病。侗家名菜“魚生”,是咬酸中的代表作,久負盛名,其味特佳。先把草魚切成薄片,拌入酸薑、酸頭、酸蘿蔔之類,再加上薑絲、蔥、蒜、香辣椒、黃豆粉、胡椒粉、香油、麻油、味素及白糖等佐料,片刻即可食用。

潦酸是將新鮮青菜(蘿蔔菜或白菜),先放進沸水裡燙(潦)一下,再盛於缸中放在火塘邊,早晚順手淋些米湯,不需密封。過一兩天,青菜就變黃變酸變脆,隨炒隨取,鮮酸可口。

泡酸,就是把各種時鮮瓜菜放進缸子裡的酸水中浸泡,缸口以水密封。幾天后,瓜菜變酸變脆,便可取出食用。侗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制酸食的酸缸,泡酸的原料有蓖頭、蒜頭、嫩薑、蘿蔔、刀豆、豆角、辣椒、頭菜、洋蔥、茄瓜、黃瓜等等。其中最高級的是萏頭酸,它泡得越久越可口,不加糖也有一種酸裡帶甜的味道。黃瓜泡酸酸得最快,頭天泡第二天就可以吃,泡久了反而不美。

侗家的酸食,製作方法與其他民族也有所不同,醃酸除用陶壇醃外,還有用木桶醃的。就煮酸用的酸水,也是用乾淨的淘米水裝在沙罐或陶罐里放在火爐邊烤制而成的,食品既酸又帶有糯米的香味道。一般素酸都用壇醃,葷酸壇、桶都用,數量較多、條數又大的草魚、河魚才用桶醃。桶醃葷酸,可保存二、三十年,其特點色鮮、質脆,味道特別醇香。木桶醃製的葷酸,一般備作較隆重的紅白喜事之用,平常日子很少啟封,除非十分尊貴的客人臨門,才啟封品嘗。

侗家為什麼偏愛酸食? 據說,因侗區盛產糯米,侗人一年四季餐餐吃蒸糯飯,不大容易消化。以酸佐食就能增加胃酸,幫助消化。侗家不僅平時喜酸食,辦酒席時菜譜里總有一半是酸的。侗家以有酸食待客為榮,更以有高級酸食待客為殊榮。同樣,到侗鄉做客,凡能吃到侗酸的人是受歡迎的人,若能吃到高級侗酸,那他就是最受尊敬的人。1980年以來,龍勝山門大開,遊客13增,各地酒家飯店均有酸食待客,侗家酸食很受旅客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